第一百四十章:未响的警报
林夏的手环黑屏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张凯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冰冷的地板,指尖在手环背面的接口处反复摩挲。拆解工具散落一地,最细的螺丝刀还卡在某个卡槽里,他不敢用力,怕彻底损坏芯片——这是他们找到的第三块备份手环,前两块在破解时因触发熔断机制,数据烧成了焦块。
“还能救吗?”林夏的声音发颤,她扶着墙才没倒下。窗外的规则组巡逻车正碾过积水,车灯在天花板投下晃动的光,像极了三年前那个暴雨夜,父亲被带走时的情景。
张凯突然爆出一声闷响,是额头磕在地板上的声音。“熔断程序启动了……”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最后一次数据同步在十分钟前,规则组把‘彻底重置’的触发条件改了——只要有一人执行原始代码,所有手环锁死当前体重,包括16岁以下和60岁以上。”
林夏踉跄着扑到桌前,抓起那张从父亲日记里撕下来的纸条。纸条边缘已经泛黄,上面用铅笔写着“16岁以下豁免权代码:土豆花开时”。她突然想起王奶奶的土豆田,今天清晨去送药时,第一朵土豆花正顶着露珠绽开,嫩白的花瓣上还沾着泥土。
“阿杰!”她抓起对讲机嘶吼,“带孩子们去土豆田!立刻!”
对讲机里传来电流杂音,夹杂着阿杰的喊声:“他们在围堵菜园!小宇被按在地上了!他的手环在报警——”
林夏冲出房门时,正撞见巡逻队的人拖着个瘦弱的身影往车上塞。是小宇,他怀里紧紧抱着那本画满土豆的画册,画册边角被撕得破烂。“放开他!”林夏扑过去咬住巡逻队员的胳膊,那人吃痛松手,小宇趁机滚到她脚边,手腕上的手环正发出刺耳的蜂鸣,屏幕上跳动着“体重32公斤,低于临界值”。
“他才14岁!”林夏把小宇护在身后,“规则里写着16岁以下不受限——”
“新规则生效了。”巡逻队员冷笑一声,举起手环对着她扫描,“林夏,编号734,关联人阿杰触发代码预警,你的增重期资格被取消。”
林夏的手环突然亮起红光,屏幕上跳出一行字:“强制稳定期启动,当前体重41公斤,锁定90天。”她眼前一黑,差点栽倒——上周体检时她的体重还是45公斤,这几天为了找代码,每天只啃半块压缩饼干,竟然掉了4公斤。
张凯的声音从对讲机里炸出来:“别管规则!我破解了部分熔断程序,16岁以下可以通过植物基因解锁豁免!让阿杰把孩子们的手环贴在土豆花上!”
林夏拽着小宇往菜园跑,脚下的路突然变得熟悉——三年前父亲就是沿着这条小路去的仓库,再也没回来。那时她还不懂父亲为什么总在深夜翻修那台旧缝纫机,直到上周张凯拆开机器,从齿轮里倒出半罐芯片,才知道那些芯片里存着原始规则的备份。
土豆田已经被围了起来。阿杰正被按在泥地里,脸上全是血,他的手环掉在一旁,屏幕碎成蛛网,显示着“体重29公斤”。孩子们被圈在中间,最小的朵朵吓得直哭,她的手环早就黑屏了,三天前在冷库废墟里找代码时,被掉落的钢筋砸中。
“把花摘下来!”林夏对着阿杰喊,自己则冲向最近的那株土豆花。巡逻队员的电击棍扫过来时,她侧身躲开,后背却结结实实挨了一下,瞬间麻痹得失去知觉。倒下的瞬间,她看见阿杰挣脱束缚,抓起一朵土豆花按在小宇的手环上——小宇的手环屏幕闪了闪,蜂鸣声突然停了。
“有用!”阿杰的喊声里带着狂喜,“快摘花!给每个孩子都贴上!”
林夏想爬起来,却发现四肢都在抽搐。巡逻队员的靴子踩在她手背上,她听见自己的手环发出“嘀”的一声长鸣,屏幕彻底暗了下去。张凯说过,手环黑屏意味着体重锁定失效,身体会进入“自然流失”状态,就像那些在稳定期里突然消失的人。
她想起父亲日记的最后一页:“规则的漏洞,从来都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土豆花能解锁豁免,是因为二十年前制定规则时,王奶奶用土豆花给我们当书签。”
土豆花的香气漫了过来,带着泥土的腥气。林夏看见第一缕晨光爬上篱笆,王奶奶种的土豆藤正沿着栅栏往上爬,新抽的藤蔓上,更多的花苞在微微颤动,像无数只攥紧的小拳头。
巡逻队员突然发出惊呼,林夏费力地转头,看见那些贴着土豆花的手环正在冒烟,屏幕上的体重数字开始跳动——小宇的体重从32公斤慢慢涨到33公斤,然后是34公斤。阿杰趁机踹倒一个队员,抓起朵朵的手环按在花苞上,黑屏的手环竟重新亮起,显示出“豁免权激活”。
“它在增重……”有个孩子怯生生地说,“我的手环在增重……”
林夏笑了笑,感觉力气正在流失。她的手环虽然黑了,但怀里还揣着张凯塞给她的芯片,芯片里存着所有被篡改的规则记录。刚才摔倒时,芯片好像掉进了泥土里,她能感觉到身下的土地正在发热,像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
巡逻队开始撤退,大概是接到了新指令。阿杰跑过来把她抱起来,他的眼泪掉在她脸上,滚烫的。“别睡!”阿杰嘶吼,“张凯说你的体重还能恢复——”
林夏摸了摸他的脸,他瘦了太多,颧骨都凸了出来,像极了父亲最后那张照片。“告诉张凯……”她的声音越来越轻,“缝纫机的抽屉里……有我藏的种子……”
意识模糊时,她听见孩子们的欢呼,还有土豆花绽放的声音,一朵接一朵,像无数个细小的生命在齐声宣告。她好像又回到了三年前的夜晚,父亲坐在缝纫机前,灯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他说:“等土豆花开满田埂,规则就会记得,人该好好吃饭,好好长肉。”
手环始终没有发出警报。林夏最后想,或许真正的警报,从来都不是屏幕上的倒计时,而是当有人开始为“好好活着”而抗争时,那些被掩盖的裂痕里,终于透出了光。
泥土里的芯片突然发烫,像是在回应某个遥远的信号。林夏的嘴角扬起一点笑意,她知道,那是种子在生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