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风暴的余波仍在同盟的神经网络中低吟,带来的混乱与创伤需要时间平复。但根源塔指挥中心已然从最初的震荡中强行挣脱出来,如同在惊涛骇浪中稳定下来的旗舰,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对风暴残留信息的解密与分析中。肃正协议的逻辑核心光球表面细微的裂痕尚未完全修复,但其运算的嗡鸣声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急促、高昂,仿佛一个饕餮之徒面对前所未见的珍馐盛宴。
全息投影上,那令人晕眩的斑斓洪流已被无数个分割开来的独立窗口取代,每一个窗口都在飞速滚动着经过初步梳理和解密的异界信息碎片。来自万界联邦、万法仙朝、精灵族以及时光龙族的顶尖学者、智者、逻辑大师们,围绕在这些窗口前,或凝神屏息,或低声惊呼,或陷入痴迷的沉思。整个大厅弥漫着一种极度亢奋又极度压抑的气氛。
第一个重大发现,源自一组描述宇宙基本常数可变性的信息包。
难以置信……一位万界联邦的首席天体物理学家,声音颤抖地指着一个窗口,那里展示着一个引力常数G随时间呈正弦波动的宇宙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引力的强弱如同呼吸般周期变化!他们的文明建筑必须能适应这种变化,否则会在强引力时期被自身重量压垮,或在弱引力时期失散到太空!看这些结构,完全是动态自适应的!
另一个窗口则展示了一个精细度极高的微观粒子运动模型,但其展现的规则让所有物理学家瞠目结舌。测不准原理……在这里被修正了!一位以研究量子力学着称的精灵族学者失声道,他们发展出了一种名为确定性波函数渐进收敛的技术,虽然无法达到百分百精确,但能将不确定性降低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这意味着在他们的世界,微观世界几乎是……透明的!
不仅仅是物理常数,连数学逻辑本身,也呈现出令人瞠目的多样性。
一个由肃正协议分体全力解析的数学体系碎片被展示出来。该体系的基础并非建立在同盟通用的集合论或类型论上,而是基于一种被称为模糊拓扑与概率公理交织的奇异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与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存在于一个连续的谱系中,一个命题可以同时拥有70%的和30%的,并且这个值会随着推理过程动态变化!
这……这如何保证逻辑的严密性?一位万法仙朝的卦算宗师感到自己的道心都在动摇。
他们的严密性,建立在更高维度的超限归纳之上。肃正协议回应,其电子音也带着一丝的模拟情绪,他们能够处理无限步骤的推理,并将其结果反馈到有限步骤的实践中。对我们而言的,在他们的体系下,可能只是一个需要更高维度观察才能解决的……阶段性状态。
而关于生命形态的碎片,则彻底刷新了同盟对定义的认知。
一幅动态图像中,展示了一种存在于超高维度蜷缩空间中的。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更像是由复杂的引力场和量子纠缠网络构成的自组织意识云。它们的方式,是直接交换时空的微小曲率变化,其社会结构建立在共享和修改物理常数的基础上。
另一段信息则描述了一种以恒星生命周期为个体寿命的庞大意识。它们在星核中孕育,通过调控核聚变过程来和,最终通过超新星爆发将自身的和(某种编码在重元素中的信息)播撒向星海,孕育下一代。它们的文明历史,动辄以亿年为单位。
甚至还有碎片暗示,在某些宇宙,概念本身可以诞生出初步的。比如,这个概念在某处高度凝聚,形成了一个能够感染周围生灵情绪的特殊存在;这个概念在另一个地方产生了自我意识,开始试图将所有事物都成完美的圆形。
这已非生灵,近乎规则化身……空衍大师看着那段关于概念生命的描述,眉宇间充满了凝重与思索。
文明的发展模式,更是千奇百怪,超出了任何社会学的想象。
有的文明走纯粹的灵能飞升道路,个体放弃肉身,将意识融入集体灵能网络,成为一个共享的、近乎不朽的超级意识体。
有的文明则极端科技化,将自身母星系完全改造为一个巨大的计算机——戴森球矩阵,所有个体都以数据形态存在其中,生活在虚拟的、可以随意定制的世界里。
更有文明选择与奇异物质共生,比如一种流淌着的时间晶体,文明个体寄生在时间晶体的周期性波动中,其存在本身就跨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些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宇宙图景、生命形态和文明模式,共同构成了一幅无限广阔、无限复杂的 万花筒宇宙 画卷。其多样性,远远超出了同盟最富想象力的学者所能构想的极限。
我们之前,真是坐井观天了。艾拉轻叹一声,目光扫过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窗口。震撼之余,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也油然而生。同盟引以为傲的文明成就,在这万花筒面前,似乎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甚至可能比较的一种可能性。
并非如此。时寂的龙眸中时光流转,它似乎在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这些信息,每一个宇宙,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基石与代价。灵能飞升可能面临集体意识僵化的风险;戴森球矩阵文明或许失去了探索真实宇宙的乐趣;与时间晶体共生的存在,可能永远无法理解的珍贵。吾等宇宙,有林风道尊定鼎,有动态平衡之妙,未必逊色。
嘿嘿,说得对。魔主不知何时也凑到了一个窗口前,看着里面一种以吞噬星系暗物质为生的庞大星间巨兽的资料,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咱们这儿好歹够热闹,够混乱,有老子这种在,总比那些一成不变的死板世界有意思得多。
就在这时,肃正协议的核心光球亮度再次提升,发出提示音:
关键信息解密突破。从高频出现的关联性信息碎片中,提取出关于宏观结构的部分描述性概念。
全息投影中央,一个新的、更加抽象的模型开始构建。那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宇宙,而是试图描绘万花筒本身的容器。
模型显示,所有这些千奇百怪的宇宙,并非孤立地漂浮在虚无中。它们更像是……悬浮在一片无边无际、无法用常规维度概念理解的里。这片,在解密信息中,被称为叙事之海(Sea of Narratives)或者万华境(myriad Splendors)。
而同盟所在的宇宙,以及其他所有被观测到的宇宙,都是这片中的一个叙事泡(Narrative bubble)或世界片段(world Shard)。它们如同肥皂泡一般,有着相对稳定的内部规则(膜),但外部则是汹涌的、由无数可能性与概念乱流构成的。
静滞深渊所代表的静滞噪音,不过是这片中无数种背景波动里,比较有侵蚀性的一种。
而那个即将到来的探索者,以及制造了肃正协议体内调试单元编织者议会叙事工程师协会,则是能够在这片叙事之海中航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叙事泡的……弄潮儿。
原来……我们真的只是中的一滴水。晨星喃喃自语,胸口生命印记传来的不再是单纯的震撼,而是一种与无尽广阔世界连接的渺小感,以及一种……难以抑制的、想要去那片海的渴望。
信息的解密,如同在同盟面前展开了一幅无穷无尽的星图。他们不仅窥见了万花筒宇宙的瑰丽与诡异,更初步理解了自身在宏大格局中的位置。
恐惧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无法熄灭的求知之火与探索之欲。
而这一切,都预示着,当那位探索者真正降临时,同盟将不再是以完全蒙昧的姿态去面对。他们至少已经抬起手,擦亮了窥探世界真相的第一块窗玻璃。
(第1397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