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资本李锐那通要求“下调估值”的电话,像一盆冰水,把我心里那点刚被培训班点燃的小火苗浇了个透心凉。下调估值?这不就是明抢吗?合着我们拼死拼活把项目做上线,把团队稳住,到头来反而更不值钱了?这口气堵在胸口,噎得我半天没顺过来。
老张和小刘听到消息,反应比我还激烈。老张直接炸了,在办公室里拍着桌子骂娘,说鲲鹏那帮人就是吸血鬼,看到点肉腥就扑上来咬一口。小刘虽然没骂人,但脸色也很难看,说这是典型的“趁你病要你命”,吃准了我们现阶段不敢轻易让他们撤资。
我心里憋着火,但还得强装镇定。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得想办法破局。硬扛?人家拿着合同,真要求提前还款,我们现在这现金流肯定扛不住,公司立马就得停摆。服软接受压价?那也太憋屈了,而且对团队士气打击太大,以后还怎么带队伍?
山重水复疑无路?这次感觉是被人用枪顶着后腰,逼着你往悬崖下跳!
正当我们仨在办公室里大眼瞪小眼,一筹莫展的时候,前台小姑娘内线电话进来了,声音带着点不确定:“沉哥,有您的电话,是……是‘华康医疗集团’打来的,说想找技术负责人聊聊。”
“华康医疗集团?”我愣了一下,这名字听着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具体是干啥的。我现在满脑子都是鲲鹏压价的破事,哪有心思接什么推销电话?“说我不在,有什么事留个联系方式,回头让刘总监联系他们。”我烦躁地准备挂断。
“等等沉哥,”前台赶紧补充,“对方说,是看了咱们在医疗AI联盟官网上的项目展示,对咱们那个影像智能分析技术特别感兴趣,想咨询一下定制合作的可能,点名要找能做主的技术负责人。”
医疗AI联盟?定制合作?我心思一动。联盟官网上的展示,主要是我们之前为“安康”项目做的那套东西的简化版,能吸引到“华康”这种听起来规模不小的集团?
“接进来吧。”我改变了主意,示意老张和小刘先别出声。
电话接通,对方是个声音沉稳的中年男性,自称是华康医疗集团信息中心的主任,姓梁。梁主任说话很客气,但条理清晰,直奔主题。他说华康正在规划建设新一代的智慧医院平台,其中影像辅助诊断模块是重点,他们在联盟平台上看到我们的技术演示,觉得在特定病种的分析精度和效率上有独到之处,希望能深入了解,探讨合作可能性。
我一边听着,一边快速用手机查了下“华康医疗集团”。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华康集团竟然是省内排名前三的大型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旗下有好几家三甲医院和专科医疗机构,实力雄厚!要是能跟他们搭上线,那可就不是“安康”那种量级的合作了,简直是抱上了一条粗得不能再粗的大腿!
我心里那盆冰水,瞬间又被这通电话点燃了!真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鲲鹏那边想压价?要是我们能拿下华康这种级别的客户,还怕你鲲鹏撤资?有的是资本抢着给我们送钱!
我强压住激动,尽量用平静专业的语气跟梁主任交流,介绍了我们技术的核心优势和在“安康”项目上的应用效果,也坦诚说明了定制开发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评估工作量和周期。梁主任听得很认真,问的问题也很专业,最后表示会尽快把初步需求文档发过来,希望我们评估后能给个方案和报价。
挂了电话,我激动地一拍桌子:“老张!小刘!机会来了!大机会!”
我把华康集团的情况和电话内容一说,老张和小刘也瞬间来了精神。
“华康集团?我靠!这可是条大鱼啊!”老张眼睛都亮了,“要是能做进去,咱们在医疗AI圈可就彻底站稳脚跟了!”
小刘比较谨慎,但也很兴奋:“沉哥,这确实是个重大机遇!不过,华康这种大集团,项目流程肯定复杂,竞争也激烈,咱们得好好准备。”
“对!必须全力以赴!”我斩钉截铁地说,“小刘,你立刻跟进,拿到需求文档后,组织最精干的力量,最短时间内拿出最有竞争力的方案和报价!老张,技术这块你亲自抓,把咱们最拿手的东西都亮出来,确保方案技术领先、可行性强!”
“没问题!”两人异口同声,摩拳擦掌。
华康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像一剂强心针,瞬间扭转了公司里压抑的气氛。大家听说有可能跟华康这种大集团合作,个个干劲十足,连前台接电话的声音都洪亮了几分。
我也暂时把鲲鹏压价的烦心事抛到了脑后,全身心扑在华康项目的准备上。小刘带着商务和市场团队,日夜不休地研究华康的业务、分析竞争对手、打磨方案逻辑。老张则组织技术骨干,针对华康可能的需求,提前进行技术预研和原型开发。
一周后,我们收到了华康发来的详细需求文档。要求果然很高,不仅涉及多种影像设备的接入和标准化,还对算法的准确性、鲁棒性和可解释性提出了极其严苛的标准,交付周期也很紧张。
压力巨大,但机会也巨大。我们集中全公司之力,连续奋战了十几天,终于拿出了一份自认为非常出色的解决方案。技术架构先进,功能点覆盖全面,针对华康的特殊需求都有针对性设计,报价也极具竞争力。
方案提交上去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这段时间,我心里跟猫抓似的,既期待又忐忑。鲲鹏那边又催了一次,被我以“正在洽谈重要战略客户,估值需重新评估”为由,硬生生顶了回去。李锐在电话里沉默了几秒,说了句“希望贵公司好运”,便挂了电话。听起来,他们也在观望。
等待了将近三周,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梁主任的电话终于来了。我深吸一口气,接通电话,心脏砰砰直跳。
“陆总,你们的方案我们专家组评审过了。”梁主任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
“梁主任,您请讲。”我屏住呼吸。
“专家们对你们的技术思路和方案完整性,评价很高。”梁主任顿了顿,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是针对复杂病灶的识别效率和算法可解释性方面的设计,很有特色。”
有戏!我心里一喜。
“不过,”梁主任话锋一转,我的心又沉了下去,“专家组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担心你们公司规模相对较小,能否承担这么大项目的实施压力和后期持续服务保障。另外,报价方面,虽然很有竞争力,但与我们预算上限还有一定差距。”
规模和预算!又是这两个老问题!我心里一阵苦涩。果然,小公司想接大单,天生就吃亏。
“梁主任,关于实施能力,请您放心。”我赶紧解释,“我们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核心团队经验丰富,而且可以采取分阶段交付、驻场开发等方式确保项目成功。服务保障方面,我们愿意签订严格的服务水平协议(SLA)。至于预算……我们可以再优化一下方案,看看能否在保证核心功能的前提下,适当调整……”
“陆总,你的诚意我们理解。”梁主任打断我,“这样吧,我们安排一次面对面的技术答辩和商务谈判。你们派核心团队过来,当面解答专家的疑问,我们也再最后议一次价。时间定在下周三,怎么样?”
面对面答辩!还有谈判机会!这说明我们还没出局!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没问题!梁主任!我们一定准时到!全力准备!”
挂了电话,我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张和小刘。大家都很兴奋,但也都明白,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技术答辩不能有任何闪失,商务谈判更是寸土必争。
接下来的几天,公司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老张带着技术团队,反复演练答辩内容,预设了各种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小刘则精心准备谈判策略,测算价格底线,研究华康的采购流程和决策链。我则负责统筹全局,给大家打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华康这个机会,可能就是那个“又一村”!但能不能进村,还得看下周这场攻坚战打得怎么样!
出发去华康总部的前一晚,我又失眠了。脑子里一遍遍过着技术要点和谈判策略。这次机会太重要了,成了,公司可能一飞冲天;败了,不仅失去一个大客户,还可能让鲲鹏那边更加看低我们,压价更狠。
我妈看我翻来覆去,叹了口气,没多问,只是给我倒了杯热牛奶。我喝着牛奶,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稳住,陆沉!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次也一定能行!这创业之路,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