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衍带着一帮小将手挫飞机——模型的时候,
蓝星上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大事件。
这事儿还得从阿美利卡向脚盆人开出的那一炮开始谈起。
获救的二十一名船员被秘密关押在冲绳基地,
冲绳的基地可不是用来关押犯人的,二十一人到了以后被看管起来,接受过一段时间问询以后就过上了猪一样的生活,每天吃了睡睡了吃,
阿美莉卡大兵绝口不提什么时候能够放人。
船长中野二次郎猜测这次恐怕很难善了,招呼大家将猜测说了出来,
……这还了得?
好好的这就再也回不了家了?
这可不行,必须想办法自救……
于是这二十一人一合计,必须想办法送一个人出去报信,脚盆官方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二十一人一齐行动,
有人掀起暴乱吸引大兵注意,有人跟赶来的大兵扭打到一起,还有人干脆脱光衣服来个即兴舞蹈,反正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来,
原本就不是戒备森严的地方,
有一名船员就这样跑了出来……
……
脚盆官方不断接到阿美莉卡军舰缠渔网的消息,被询问的都有些发毛,毕竟渔网的材质是尼龙,脚盆厂子的尼龙还丢了,想不通其中蕴含的道道,但最起码得警惕还是有的。
听闻跑回来的船员一说,脚盆方面立马就信了,这不是应该的?
他们缠了渔网,于是就迁怒咱,咱不就是最好的背锅侠吗?
人得救,但是不能激发冲突,于是没过几天,全世界可以办事的电视台和报纸集体登了一则新闻,标题是《无辜的海员》,
事情就这样闹了开来,
脚盆本体大量民众走上街头开始游行,世界各地的脚盆人也开始纷纷响应,
打是不可能打的,先吵起来再说。
……
赵衍是从约翰那边得知的消息,
……怎么说呢,
有点小郁闷,布了好长时间的局,空间里的械族生产了好多的大力马纤维渔网,还有大量的拟真游鱼和微型推进器,还没来得及真正用力,这两边就闹了起来。
造出来那么多的东西不是浪费了吗?
‘怒气值没拉满,输出恐怕有限啊。’
赵衍思虑一阵,最后一咬牙,
“不管了,全丢出去吧,这次就别光盯着人家军舰了,把范围扩大一点……”
赵衍夜间行动,给红空船王那宝凤名下“曙光航运”的七十多艘货轮底部预留的密封舱中全部装上了这种渔网,不是一块两块,
而是像枪械的弹匣一样,一次装配几百块,这些渔网自带推进器,具备识别功能,
就蹲守在全蓝星各个航线的海底,随时期待着跟某些眉清目秀的远洋轮船来一场亲密接触……
……
双方媒体吵来吵去,阿美利卡火力全开,脚盆方面色厉内荏,
最终,可怜的二十一名船员总算是放出来了,也只是船员放出来而已,
不但赔偿一分没有,两国商业上,脚盆方面还做出了很多让步,
谁让尼龙是脚盆生产的呢,
人家阿美利卡可是说了,不管真凶是谁,东西是不是你们生产的?
包括那些金熊步枪,是不是你们生产的?
是你们生产的,那就是你们的责任,真凶我可以帮你们查,但责任你们得承担起来……这话有毛病吗?
脚盆:
——没毛病。
……
赵衍带着一帮孩子从最基础的空气动力学开始一点点攀爬科技树,
每天一大早,赵衍的妻子何雨水都能带一张请假条亲手交到一车间主任郭大撇子手中,
借口五花八门,总结一句就是:缺乏灵感,需要冷静一段时间。
副厂长刘玉华当然不会有意见,
杨爱国不敢有意见,
李怀德被人追问过好几次,比如帮赵衍招来橡木的那位就亲自打来了电话询问。
李怀德都很随意地搪塞了过去,
“兄弟,好饭不怕晚,人家没有明确拒绝,你就高兴去吧,
告诉孩子准备好先练练基础,头一批那些人前期的艰苦我可是见过,一般人是真的不一定能熬下来。”
电话中的声音非常振奋,
“兄弟,你放心,绝对不会给你丢脸,回头啊,你们就别把孩子当人,就当牛马来用,机会现在是给到了,再不努力,那都不配做咱家的人……”
……
棒梗这小子为了能亲手打造自己心仪的作品,着实下了些功夫,
每天从赵衍这里回去都已经是九点, 这小子还能拉着专门等着他的冯小曼敲敲打打好一阵子,
对于棒梗这点要求,冯小曼是全力支持,
要说两人关系是真的好,那是常人难及的友谊,
当初冯小曼家的小屋可都是两人一起联手打造的,
包括后来冯小曼学到的木匠手艺,
虽然都是从赵衍手里漏出去的,可这直接人情可都落在棒梗身上,
是棒梗拿着那本木匠百科去的冯小曼家,也是棒梗将那本木匠百科寄存在冯小曼家,
这才有了冯小曼母女俩赖以生存的手艺和工作。
郭秀琴和潘宝儿对棒梗的工作也很支持,这小子做起事来是真的像赵衍,很讨郭潘二人的喜爱,
郭秀琴特意在实验室里用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给棒梗配置出了一大瓶兼具结构和密封能力的胶水,
棒梗还是第一次主持如此重要的工作,
之前打打家具,做做模型,建造个小屋,在棒梗看来那都是小打小闹,
天窗这东西才是真真的高难度,高端木匠的代表,
平常木匠是真的不敢弄这玩意,做出来十个有九个九都得漏水,
即使当时不漏,过段时间,窗户木材受潮或者干燥,稍稍变形后都会漏水,
但对棒梗来说,这活儿有趣啊,
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到棒梗这边给解决了,那得是多大的成就感?
有限的条件能做出让人大开眼界成果,
木匠的问题就要靠木匠的本事来解决。
最终天窗成型的时候赵衍还特意去看了一眼,
精巧到极点的玻璃镶嵌工艺,严丝合缝的做工,
一遍又一遍刷上去用来避免木材开裂变形的桐油包浆,赵衍能从中看出两人的创造力和匠心。
——不到八岁的棒梗和二十四岁的冯小曼,可以出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