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陛下圣明。”群臣齐齐躬身应和,声音里听不出太多情绪。

只有少数几个老臣偷瞄了一眼御座,想起当年晋阳起兵时裴寂与太上皇陛下的君臣相得,眼底掠过一丝复杂。

李世民指尖的叩击声停了,目光转向站在前列的几位御史:“私盐走私一案,查得如何了?”

御史大夫出列奏道:“回陛下,涉案官员已尽数查实。其中裴氏一人、崔氏二人、卢氏一人、郑氏三人,皆为五品至七品中级官员,利用职权勾结盐商,走私私盐牟取暴利,证据确凿。”

他说着,将一卷厚厚的卷宗高举过顶,“这是涉案人员的供词与赃物清单,请陛下御览。”

内侍将卷宗呈至案前,李世民却未翻开,只是望着阶下:“律法面前,不分亲疏。该当如何,诸位自有公论。”

大理寺卿接过话头:“依唐律,官员监守自盗、走私禁物者,革职抄家,永不录用。涉案七人罪证确凿,臣请陛下准奏,依法处置。”

“准。”李世民吐出一个字,干脆利落。

阶下顿时起了一阵微不可察的骚动。

崔家五郎站在队列中,握着朝笏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他虽未涉案,却与郑家三郎是连襟,此刻听着“永不录用”四字,只觉后颈一阵发凉——这哪里是革职,分明是断了这些人在朝堂的生路。

退朝的钟声在宫墙内回荡,官员们低着头快步离去,彼此间连眼神交汇都透着谨慎。

崔五郎刚走出朱雀门,就见郑三郎站在街角那棵老槐树下,青灰色的朝服下摆沾了尘土,往日里用香膏梳得一丝不苟的发髻此刻散乱着,几缕发丝垂在苍白的脸上,整个人像被抽走了骨头。

“五郎……”郑三郎看到他,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残叶,怀里紧紧揣着那卷革职圣旨,边角都被攥得发皱,“旨意……我接到了。”

崔五郎左右看了看,拉着他拐进旁边的僻静巷弄,巷子深处飘来胡饼摊的焦香,却暖不了两人心头的寒意。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崔五郎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压抑的急躁。

“你且回荥阳老家,闭门谢客,家里自有安排。别忘了,你是郑家三郎,只要根基还在,怕什么?”

郑三郎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肩膀剧烈地颤抖:“根基?我在长安五年,从九品小官做到六品郎官,好不容易攒下的人脉,就因为那几车私盐……”他猛地抬起头,眼里布满血丝,“我兢兢业业,没贪过一文俸禄,就因为族叔说‘帮着运点货’,就落得个‘永不录用’?”

他想起去年中秋,自己还在同僚面前夸口“三年之内必入五品”,想起妻子临产前还盼着他能挣个爵位,让孩子生下来就能袭个荫封,再看看如今这灰溜溜的模样,喉咙里像堵着团滚烫的棉絮,烧得他说不出话。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崔五郎拍着他的背,语气里带着世家子弟特有的笃定。

“你当陛下真能一网打尽?裴寂都能全身而退,何况你我?这长安城的风,刮得快,变得更快。回去教孩子读书,侍弄田产,过个三年五载,谁还记得这桩事?”

郑三郎没说话,只是从怀里摸出块玉佩——那是他入仕时父亲给的,说“见玉如见人”。

他用力将玉佩攥在手心,冰凉的触感稍微压下了些心头的灼痛。

最后,他站起身,拍了拍沾满尘土的袍角,拖着灌了铅似的腿,一步步走出了巷弄。

那背影在秋日的阳光下拉得格外长,却透着说不尽的仓皇,在这长安城里,郑三郎这有家族庇佑的世家子弟——本该匆匆游刃有余,此刻却慌慌张张连滚带爬,像条丧家之犬一样离了长安。

这股肃杀之气并未弥漫太久。

三日后,内侍又传旨让陈睿入宫上朝。

早朝的议题转到了精盐官营的成效上,太极殿内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

房玄龄出列奏报,声音洪亮如钟:“禀陛下,精盐司自官营以来,已建成工坊七处。各作坊皆按工艺流程分院生产,洗卤、煎煮、提纯各司其职,秩序井然。唯有助溶剂,仍由禁苑工坊统一调配分发,确保精盐成色如一。”

他顿了顿,展开手里的账册:“推行一月以来,共产精盐两万七千石。其中上等盐三千石,专供宫廷与勋贵;中等盐八千石,售予商户与富户;平价盐一万六千石,供关中百姓日常食用。截至昨日,已尽数售罄,总销售额两万零六百贯。”

殿内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谁都知道官盐利薄,却没想到仅仅一月就能有如此收益。

房玄龄接着道:“另有三处工坊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下月即可投产。届时每月产能可达四万石,足以供应关中及周边各州。只是……”他话锋一转。

“近来有外地客商与百姓,采购少量精盐带回原籍售卖,虽数量不多,却已有地方官上奏,请求打击此类倒卖行为。臣请陛下示下。”

李世民手指轻叩案几,目光扫过阶下:“诸位怎么看?”

侯君集性子最急,立刻出列:“臣以为当严打!精盐乃官营之物,岂能容小民私自倒卖?若放任不管,各地效仿,岂非要坏了规矩?”

“此言差矣。”民部尚书戴胄摇头反驳,“百姓自带少量精盐回乡,或是馈赠亲友,或是自家食用,并非大规模贩卖。若强行禁止,反倒显得朝廷吝啬,寒了民心。”

两人各执一词,殿内顿时起了争论。李世民却没说话,只是看向站角落的陈睿,笑道:“宣德郎陈睿,你是精盐之法的首创者,说说你的看法?”

陈睿没想到陛下会点自己的名,连忙出列躬身。

大臣们也纷纷哗然,什么时候朝廷这么重大的决策,要问一个八品小官了!

陈睿刚要说自己职位低,不好说。

李世民:“不必顾虑,你说就是!””

陈睿硬着头皮回答道:“臣以为,百姓带少量精盐回乡,并非为牟利,而是念及亲情乡情。譬如关中百姓,带些精盐给陇右的亲友,让他们也尝尝‘干净盐’,这本是好事。若强行禁止,反倒让百姓觉得‘精盐是长安人的,与我无关’,不利于新政推行。”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客商倒卖,可限定数量——每人每次携带不得超过一石,且需在关卡登记。如此既不碍官营大局,又能让精盐慢慢流通到各地,让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推行精盐,是为了万民,而非仅仅为了关中。”

李世民听得抚掌大笑:“说得好!‘为了万民’!百姓向往好日子,向往干净盐,这是人之常情,咱们怎能拦着?传朕旨意:凡百姓自带精盐回乡自用者,不拘数量,各地不得阻挠;客商携带超一石者,需在关卡登记,按市价缴纳三成利税,违者严惩。”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应和,殿内的气氛彻底松弛下来。

李世民正欲再说话,陈小九捏了一把手里的曲辕犁图纸,继续说道:“陛下,现在正值春耕,微臣有一新农具,已经设计完毕,只待将作监试制。此农具名叫曲辕犁,对比以前的直辕犁,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耕作效率,臣请陛下御览,准臣寻农地试一试!”

李世民闻言,目光落在陈小九紧攥图纸的手上,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浓厚的兴趣。他抬手示意:“哦?新农具?呈上来朕瞧瞧。”

内侍接过图纸,呈至御案。李世民展开一看,只见纸上画着一具犁,其辕弯曲如新月,与寻常直辕犁截然不同,犁梢、犁评等部件标注得清清楚楚,旁边还用小字写着“一牛可引,人力二人亦可引,日耕五至十亩”。

“这辕为何要弯?”李世民指着曲辕,饶有兴致地问道。

陈小九定了定神,上前一步解释:“陛下,直辕犁需两牛并排牵引,不仅费牛,转弯时更是费力,窄田埂根本施展不开。这曲辕缩短了长度,一牛便可拉动,即使没有牛,人力二两人亦可拉动,转弯时灵活自如,即便是梯田、小块地也能耕得平整。”

他又指着犁评处的三个小孔:“这里可调节深浅,沙土浅耕不伤根,黏土深耕能翻透,农户只需插上木销,随手就能调,比旧犁省了一半的力气。”

殿内的大臣们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一牛能顶两牛用?这怕是玄乎了吧?”有老臣捋着胡须,满脸怀疑。

“人都能拉?不可能吧!”

“这曲辕看着单薄,能禁住耕田的力道吗?别耕着耕着断了,反倒误事。”

陈小九却不慌不忙:“诸位大人,成与不成,试过便知!”

李世民听得连连点头,忽然一拍御案:“好!那就试试!陈睿你就先把这曲辕犁制出来,到时候在禁苑找一块地先耕作一番,与直辕犁比试比试,让司农寺和青城宫监的官员前来评判!”

陈睿退出太极殿时,官袍已被冷汗浸湿了。

他攥着曲辕犁图纸的手指却依旧滚烫——三天,陛下只给了三天时间。

“陈郎君,这犁真有这么厉害?”阎立德靠上去,见他手里还紧攥着图纸,眼里满是好奇。

“少监大人,相信我,陛下让三天后在禁苑试犁。”陈睿语速飞快,脚步不停,“我得去将作监,这事耽搁不得。”

两人并肩往将作监赶。

将作监的工坊区还是一片叮当声。

铁作里,李忠正看着铁匠抡着八斤重的铁锤,对着烧得通红的铁块猛砸,火星溅在他脚边的水盆里,“滋啦”一声腾起白雾。

“李管事!”陈睿人还没进门,声音先传了进去。

李忠见是陈睿,咧嘴笑道:“陈郎君来得巧,你来看咱们现在打的铁锅怎么样……”

“锅的事稍后说!”陈睿打断他,展开图纸,“有急事!帮我打这个犁头,三天后要用!”

李忠凑过来看图纸,眉头渐渐拧起:“这犁铧是等腰三角形?两边都开刃?”他用粗糙的手指在纸上划着,“寻常犁铧只开一面刃,你这要两面受力,得用精铁才行,不然容易卷刃。”

“正是要用精铁!”陈睿指着图纸上的标注,“刃口要磨得锋利,却不能太薄,入土时得能吃住劲。还有这连接犁梢的凹槽,得严丝合缝,差半分都不行。”

李忠拿起图纸对着光看了看,忽然拍了拍胸脯:“你放心!,明天必定你赶出来!只是这淬火得拿捏好火候,早一刻软,晚一刻脆……”

“我信得过师傅们的手艺。”陈睿拱手道,“用料上别省,这事是陛下亲自要看的。”

“这是自然!”李忠转身冲里屋喊,“把那堆炼好的精铁抬出来!给陈郎君打犁头!”

从铁作出来,陈睿又直奔木作。

王木匠正蹲在院里给一根枣木去皮,刨子过处,卷卷刨花落在脚边,像堆雪。

他接过图纸看了半晌,手指着曲辕的弧度:“这弯得是五年以上的老料,火烤着慢慢弯,不然容易裂。”

“王师傅有现成的料吗?”陈睿急道。

王木匠往墙角努了努嘴:“这个不用担心,咱们将作监啥木料都有。”他摸出个尺子量了量图纸,“犁架用榆木,耐水泡;犁梢得用硬木,不然拉犁时容易断。”

“能在三天内做好吗?”

王木匠掐着指头算了算:“够了。我让徒弟们先把料锯好,只是这曲辕的弧度得看仔细了,太弯了挡事,太直了又白费力气。”

“那就劳烦王师傅多费心了。”陈睿递过图纸,“我明天再来看看进度。”

“郎君放心吧。”王木匠把图纸折好揣进怀里。”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