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策被流放宁古塔后的半个月里,苏府笼罩在一片压抑的寂静中。
苏浅浅整日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知秋守在外间,夜夜都能听见内间传来的梦呓和啜泣。
不要...萧策...为什么...深夜里,苏浅浅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额上满是冷汗。
知秋急忙端着安神茶进来:小姐,又做噩梦了?
苏浅浅靠在床头,眼神空洞地望着帐顶:我梦见他在宁古塔的雪地里,一直走一直走,我怎么追都追不上...
知秋心疼地为她擦汗:小姐,您这半个月瘦了好多,好歹吃些东西吧。
苏浅浅摇摇头,又躺了回去,背对着知秋:我吃不下。
白天里,她总是精神恍惚,时常对着窗外发呆。有时知秋进来,会发现她保持着同一个姿势,一坐就是几个时辰。
浅浅这样下去不行啊。文氏红着眼眶对苏景说,这都半个月了,她连房门都不愿出。
苏景叹了口气:娘,让妹妹静一静吧。这次的事情,对她的打击太大了。
然而就在第十六天的清晨,苏浅浅突然自己起了床。她让知秋为自己梳妆,换上了一身利落的衣裙。
小姐,您这是...知秋惊讶地看着她。
苏浅浅对着铜镜整理衣襟,声音平静得可怕:把各处的账本都拿过来,从今天起,所有的生意我都要亲自过问。
从那天起,苏浅浅像是变了一个人。她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从天亮到深夜,不停地翻阅账本、处理文书。各处的掌柜们排着队等候她的召见,苏府门前车马络绎不绝。
二嫂,城南布庄的账目有问题,你去查一下。
六哥,漕运那边的新合约我看过了,有几个条款需要重新商议。
三哥,药铺需要再进一批南疆药材,你帮忙联系一下。
她处理起事务来雷厉风行,比从前更加严苛。有时一个数字不对,她就能把掌柜的训斥得抬不起头。
浅浅,歇会儿吧。柳氏端着参汤进来,心疼地看着女儿,你这都忙了一整天了。
苏浅浅头也不抬:娘,我还有几本账没看完,您先放着吧。
就连用膳时,她也是匆匆扒几口饭就回到书房。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眼下的青黑越来越重。
苏府上下人人自危,连走路都放轻了脚步,生怕触了主家的霉头。下人们私下里议论:郡主这是要把自己累死啊。
就连在太后宫中的苏睦宁和苏柔也被接回了家。
姐姐这是怎么了?4岁的苏柔怯生生地问,她都不笑了。
苏睦宁虽然只有8岁,却已经很有长兄风范:姐姐心里难过,我们要多陪陪她。
一家人想尽办法要让苏浅浅放松下来。
这日,苏景特意从外面带回来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猫:浅浅,你看这小家伙多可爱,给你解闷儿。
苏浅浅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二哥,我还有账本要看,你先出去吧。
苏杭和董蔓婧则在院子里支起了药炉,熬制各种补药。
妹妹,这是新配的安神补气汤,你尝尝。董蔓婧小心翼翼地把药碗放在书案上。
苏浅浅接过药碗,看也不看就一饮而尽:多谢三嫂。
苏老爷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日饭后,他特意把苏浅浅叫到跟前:浅浅啊,祖父知道你现在难过,可是...
祖父,苏浅浅打断他,眼神坚定,苏家现在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不能因为个人感情耽误正事。
看着她这副模样,一家人更加担心了。
终于,在一个午后,苏浅浅在核对漕运账目时,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了书案上。
小姐!刚好进来送点心的知秋惊得摔碎了手中的托盘。
整个苏府顿时乱作一团。苏杭第一时间赶来,为妹妹把脉后,脸色凝重。
怎么样?苏老爷子焦急地问。
欧青云也被请来了,两位神医轮流诊脉后,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心气没了,气血两亏。欧青云沉痛地说,这丫头是在透支自己的性命啊。脉搏虚得不能再虚,再这样下去...
柳氏当场就哭了:我的浅浅啊...
当晚,苏家召开了家庭会议。所有在京的苏家人都到齐了,连在宫中的苏睦宁和苏柔也被接了回来。
苏老爷子看着满堂儿孙,缓缓开口:今天把大家都叫来,是要商量一件大事。
他环视众人,声音坚定:我决定致仕,带着你们祖母和浅浅回清溪村,反正我就一闲散职位,皇上应当会同意的。
众人皆是一惊。
父亲,这...苏承光想要劝阻。
苏老爷子抬手制止了他:我意已决。浅浅现在这个状况,京城对她来说就是一座牢笼。回到清溪村,或许能让她慢慢好起来。
他看向众人:京城这边的产业,就交给你们了。我和你们母亲年纪也大了,是时候回乡颐养天年了。
文氏擦着眼泪:父亲说的是,浅浅再这样下去,怕是...
李氏也红着眼眶点点头,这些日子,无论她做怎样的吃食,浅浅都会说同样一句话,好吃,没有其他了,整个人毫无生气,李氏也非常着急。
苏老爷子又看向苏浅浅的院子:我已经问过浅浅的意见,她也同意了。
三日后,苏老爷子正式上书致仕。皇帝准奏后,一家人踏上了返回清溪村的路程。
马车行驶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苏浅浅靠在车窗边,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眼中终于有了一丝生气。
清溪村的老宅依然保持着从前的模样。得知老爷和小姐要回来,留守的老仆人们早就把宅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小姐!苏叶和苏花见到苏浅浅,立即红了眼眶,您怎么瘦成这样了...
两个已是中年的丫鬟还是像年轻时一样勤快,一个忙着收拾行李,一个赶紧去厨房准备吃食。
苏安和苏康也都已步入中年,但手脚依然利落。他们指挥着年轻的小厮们搬运箱笼,把老宅打理得井井有条。
后院的菜园子里种满了各色瓜果蔬菜,几只母鸡在篱笆边悠闲地啄食。一切都和记忆中一样,却又不一样了。
苏浅浅漫步在熟悉的小院里,往日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她想起怀风将军在这里教导她武艺的情景,那个严厉的师父总是让她叫苦不迭。后来阿威接替了怀风,训练强度更是有增无减。
她想起第一次在这里做火锅吃,那个新奇的味道让全家人赞不绝口。堂屋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那时候的苏家虽然不富裕,却其乐融融。
她想起最早被收入苏家的那些奴仆——做饭的苏嬷嬷已经去世,现在掌勺的是她的女儿苏姜氏和苏刘氏。这两位厨娘见到苏浅浅,立即抹着眼泪说要给她好好补补。
小姐最爱吃我做的红烧肉,我这就去做。苏姜氏说着就往厨房跑。
苏刘氏也不甘示弱:我炖的鸡汤最是滋补,小姐一定要多喝些。
苏叶和苏花更是变着法子给苏浅浅准备各种吃食补品,恨不得一天让她吃上五六顿。
傍晚,苏老爷子和苏老夫人坐在院中的老槐树下乘凉。
还是乡下舒服啊。苏老爷子惬意地叹了口气,在京城整天勾心斗角,累得慌。
苏老夫人点头:是啊,拼不动了。让孩子们折腾去吧,我们就照顾照顾我们亲爱的浅浅,颐养天年。
苏浅浅站在不远处,听着祖父祖母的对话,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苏浅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草的清香。
这里没有京城的繁华,却有着最纯粹的宁静。或许,这里才是她真正的归宿。
夜幕降临,苏浅浅第一次在没有做噩梦的情况下安然入睡。窗外,清溪村的夜晚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远处溪水的潺潺声。
安逸的环境总能让人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