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村苏家老宅堂屋,窗外天色微明,鸡鸣阵阵。苏老夫人正戴着老花镜,仔细端详手里绣着松鹤纹的红色小肚兜。苏浅浅端着一盘刚洗好的脆枣走进来。
苏浅浅:“ 祖母,您这都看了一早上了,这松鹤都快被您看出影子来啦”。
苏老夫人头也不抬,嘴角含笑道:“你懂什么,这是给云山小曾孙的。松柏长青,鹤寿千岁,寓意好着呢。婉婷那孩子性子软和,生的娃娃定也乖巧,得用这稳重的图案压一压”。
苏浅浅将枣子放在桌上,凑过去看“那云野的呢?您可别偏心”。
苏老夫人从身旁的笸箩里又拿起一个绣着灵动鹿纹的蓝色肚兜“喏,这儿呢。“鹿”同“禄”,蔓婧聪慧,云野这孩子,将来定是个有福气、心思活络的。你三哥信里不是说,生产时虽耽搁了些时日,但孩子哭声洪亮,精神头足得很,像个小牛犊。这鹿啊,正配他.”
苏老爷子笑呵呵地从书房踱步出来
苏老爷子:“ 老婆子,你这又是松鹤又是祥鹿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要开绣坊了”。
苏老夫人 嗔怪地看他一眼“总比你强,关在书房半天,就憋出“云山”、“云野”两个名儿?我听着倒像是俩看林子的兄弟”。
苏老爷子捋着胡须,不以为意“妇人之见!山野之间,方显真性情。咱们苏家如今不缺富贵,不缺权势,缺的就是这份扎根泥土的踏实和气度。云山稳重,云野开阔,正合我意!比那些风花雪月的强多了”。
苏浅浅递过一个枣子给祖父,笑道“祖父起的名儿极好。听着就让人觉得心安,像是能闻到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比京城里那些“瑾”、“瑜”、“琛”、“琰”听着亲切多了”。
苏老爷子满意地点头“还是浅浅懂我。对了,前日收到舟儿的信,说秀秀那丫头识字极快,石小子在账房方面也显出了天分,都是好苗子。咱们在清溪村,也算是为家里将来又埋下两颗种子”。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花儿爽朗的喊声。
花儿:“ 老夫人!郡主!俺给你们送刚摘的嫩南瓜来了!”
苏浅浅迎出去,接过花儿挎着的篮子,里面是几个翠绿欲滴的小南瓜。
苏浅浅: “花儿嫂子,你这也太客气了”。
花儿撩起衣角擦擦汗,脸上红扑扑的“这有啥!地里的东西,不值钱!俺刚在村口听见你们这儿有喜鹊叫,准是有大喜事!”
苏老夫人笑着招手让她进屋“可不是嘛!京城里,浅浅的两个嫂子,都给我们苏家添了大胖小子!”
花儿:“ 哎呦!这可是天大的喜事!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一下子添两个丁,苏家真是人旺财旺!起名儿了没?”
苏浅浅: 祖父给起了,一个叫云山,一个叫云野。
花儿:“ 苏云山,苏云野……”喃喃念了两遍,眼睛一亮好名字!“听着就皮实、敞亮!像咱们清溪村后山的那片野林子,有劲儿!比俺家那石头名字好听多了!”
众人都笑起来 。
花儿看着苏浅浅,真心实意地“郡主,您瞧瞧,这日子就是这样,旧的总过去,新的不断来。京城里小少爷们呱呱落地,俺家那俩猴儿在京城也跟着六爷学本事。您啊,在咱这儿好好将养,等心情彻底敞亮了,将来啥好日子都在后头等着呢!”
苏浅浅看着花儿真挚的眼神,听着她朴实却充满生命力的话语,又回头望了望桌上那两件象征着新生命的小小肚兜,心中最后一丝阴霾仿佛也被这清溪村的晨风吹散了。她伸手拿起一个翠绿的南瓜,指尖感受到那饱满而充满生机的触感。
苏浅浅轻声而坚定地“是啊,花儿,日子还长着呢。等南瓜熟了,咱们摘下来,给京里也送些去,让他们也尝尝清溪村的滋味。”
阳光透过窗棂,洒满堂屋,照亮了红色的肚兜,翠绿的南瓜,和每个人脸上充满希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