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影带回的西北消息,如同阴霾天空中透下的一缕金色阳光,瞬间驱散了苏府多日来的低沉。苏浅浅第一时间便带着这个好消息,快步走向李氏养病的院落。
院内依旧弥漫着药香,但比之前多了几分生机。李氏半靠在榻上,由侍女伺候着喝药,脸色虽仍苍白,眼神却不再是一片死寂的空洞,只是望着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伯母。”苏浅浅轻声唤道,脸上带着一丝真切的笑意。
李氏回过神,见到是她,勉强扯出一抹笑:“浅浅来了。”
“大伯母,有好消息。”苏浅浅坐到榻边,握住李氏微凉的手,声音清晰而柔和,“魅影从西北回来了。二哥苏景和四哥苏寒,都已安全抵达军营,通过了考核,正式入伍了。怀风将军对他们颇为照拂,他们在军中一切都好,尤其是二哥,武艺精进,还在比武中露了脸呢!”
李氏的手猛地一颤,反手紧紧抓住苏浅浅,眼睛瞬间瞪大,充满了不敢置信与狂喜的希冀:“真……真的?景儿……他真的没事?都好?” 作为母亲,她最牵挂的自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千真万确!”苏浅浅用力点头,“魅影亲眼所见,二哥在军营里吃得饱,穿得暖,同袍友善,上官赏识。四哥苏寒也一切安好。大伯母,您放心,他们都好着呢!”
“好……好……好啊!”李氏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但这一次,不再是绝望的痛哭,而是喜极而泣。她紧紧攥着苏浅浅的手,仿佛抓住了救命的浮木,嘴里反复念叨着:“景儿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老天保佑,菩萨保佑……” 虽然她仍然深深担忧远在南境的亲生儿子苏新,但苏景平安无恙的消息,无疑给了她巨大的慰藉和支撑。
这消息如同最好的良药,李氏的精神肉眼可见地振作起来。她挣扎着要坐直身体,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光彩。“快,快去告诉你祖父和大伯他们!让大家也宽宽心!”李氏催促道。
“已经让人去通知了。”苏浅浅笑着安抚她,“大伯母,您如今最要紧的是把身子养好。等大哥、二哥他们将来立了功回来,看到您健健康康的,不知该有多高兴。”
“对,对,我得快点好起来……”李氏喃喃着,主动接过了侍女手中的药碗,一口气将苦涩的药汁饮尽,眉宇间的郁气散去了大半。
苏浅浅见状,心中大定。好消息是治愈心病的良药。
李氏病情好转的消息和西北的喜讯一同传开,苏府上下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借此机会,苏浅浅再次召集了家族核心会议。这一次,李氏坚持要参加,在苏承光的搀扶下,来到了书房。她的脸色虽仍虚弱,但眼神已然恢复了往日的精明。文氏听闻儿子苏寒也平安,眉宇间的忧色也淡去了不少。
“人都齐了。”苏老爷子坐在上首,目光最终落在苏浅浅身上,“浅浅,说吧。”
苏浅浅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祖父,父亲,各位伯父伯母。如今二哥苏景、四哥苏寒西北暂安,大哥苏新去了南境,三哥苏杭在外行医,我苏家看似子弟离散,但实则根基未动,反而因圣上封赏,名声更盛。然而,树大招风,落雁城虽好,却终究只是一隅之地。”
她走到悬挂的简易地图前,指尖点在落雁城的位置:“我们的产业,几乎都集中于此。粮行、酒楼、衣坊、杂货,看似繁花似锦,但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
众人神色一凛,纷纷点头。
“所以,我认为,苏家是时候将眼光放得更远了。”苏浅浅的指尖在地图上划出一个圈,“我们不能只盯着落雁城,必须将生意,做到外城去!”
苏承光沉吟道:“浅浅说得在理。只是,贸然进入陌生之地,人脉、市场皆不熟悉,恐非易事。”
“大伯所言极是。”苏浅浅点头,“因此,我们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她开始具体部署:
“粮行是我们的根基,也是扩张的先锋。大伯、二伯、父亲,你们三位可先在距离落雁城最近、水路便利的江州府,开设第一家分号。大伯可统筹此事。”
苏承光三人齐声应下。
“苏记酒楼名声已打响。娘,大伯母,我们可先在商贸重镇云集县开设分店。娘负责后厨人员培训和药膳配方的把控,大伯母负责前期选址和楼面管理。”
柳氏和李氏如今配合默契,闻言立刻点头,开始低声商议起来。
“苏氏衣坊走的是高端路线,二伯母,您的重心仍在落雁城总店,但可以尝试将非定制精品成衣,放到祖母的‘百味杂货’在外的分号寄售,试探市场。”
文氏仔细想了想,觉得此法稳妥,表示赞同。
“百味杂货模式灵活。”苏老夫人笑道,“老婆子我觉得,可以先跟着粮行或酒楼的步子,在他们站稳脚跟的地方,开一家分号。”
“祖母考虑周全。”苏浅浅赞道,“产业联动,互相支撑,方能降低风险。”
她最后总结道:“此次向外扩张,不求速度,但求稳妥。每一处新店,都需投入核心族人或信得过的管事负责。资金方面,我会统筹安排。诸位长辈,苏家未来的格局,能否更上一层楼,便看此次外拓了!”
会议结束后,苏家众人心潮澎湃。李氏更是精神头十足。文氏也因苏寒平安且家族有了新目标而倍感振奋。苏浅浅看着重新焕发活力的家人,嘴角微扬。将生意向外扩张,不仅能分散风险,壮大实力,更能编织一张更广阔的信息网络。这对于有子弟在南境(苏新)、西北(苏景、苏寒)、四方行医(苏杭) 的苏家而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