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耕种是成为老祖宗的必备技能。
现在的绝大部分人能传下来,靠的就是老祖宗遁入山林避世才能繁衍生息。
现在的每一个自然村落都是当时的老祖携家带口慢慢发展起来的。
平原发达的城市,不管什么时候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到了战争年代,有钱有势没有用,得躲大山里,杜绝了敌人丢炸弹的想法。
抗战拖到后期,小本子占领了城镇,这部队一旦进入山区就会被拖入游击战,山高林密,大部队施展不开,炮弹的杀伤力有限,消耗的弹药和杀伤不成正比。
就拿越战来说,老美这种炮弹犁地都没法快速打赢,慢慢的就被拖入游击战、地道战。
进入这种战争模式就需要山林作为掩避腾挪。
所以学会开荒耕种,那就等于学会开辟敌后根据地的能力。
种的出粮食,人就能繁衍,三年两胎,过二三十年就能拉一批青壮上战场。
所以农耕种地文明是发展开拓的根基。
沐子把罗南的意思跟她堂哥说了一下,对方也是醍醐灌顶,非常兴奋的要做这项目。
只不过他更改了一下。
相比于独自一人开荒经营,他提议夫妻开荒和独狼开荒一起做。
项目很快就立了起来,凤凰村里的师兄师姐就有想报名的,网上也在招募选手,搞了一万块钱抖加进去,私信报名的人还非常多。
不过参赛选手还是得到凤凰村边上的荒山进行为期三天的独处挨饿环节。
这项目最花钱的是承包山地和拍摄设备,那奖金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衣服是裴楚妃的工作室承包的,参赛选手会穿着携带logo的衣服进行参赛,算是打广告的一种。
沐子在协调这事情,罗南就在南山跟沈小鱼回忆一下去年参赛的快乐时光。
那时候的罗南还比较假正经,美女在怀都忍的住。
换成现在的罗南,那有杀错,没放过,强扭的瓜不甜,但解渴清脆爽口。
因为开荒经营的项目,来凤凰村报名的人还挺多,慢慢的也带动了村里的旅游消费。
消费频率最高的就是那个许愿牌,梧桐树上挂了一片红,看着还挺震撼。
单身的想求姻缘,结婚的求生活顺遂平安发财。
有香火和愿力,那梧桐树和凤凰山都长势喜人,同样是树木,这受香火的梧桐树明显就是比周边的树木长势好太多。
凤凰村因为拓荒项目变得热闹,罗南则是抽空出山看一看县里的情况,顺带把空间里的萤火虫诱虫带回南山的大棚养殖。
就是开车通往县城的路上,罗南发现很多个进山路口都在施工,停下车找村民打听了一下。
“大叔,我这一路开车下来,发现好多路口都在挖坑!这是搞什么项目的啊?”罗南给在边上吃瓜的叔伯递烟询问。
“搞监控的!说是搞森林防火!
双监控,把进山路全给拍摄到。
现在山里哪还有什么松树,都是荒草,花钱搞这些,真是闲的。
我听有人说,这监控设备很贵的,一个要上万块。
在西江那边弄的更多。”
“喔!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哈。”听到后面这句,罗南就瞬间懂了。
这监控分明就是用来针对自己的,一个个矗立的监控摄像头就是静默的侦察兵。
以后不管是罗南还是其它人想干点事情,那都得收敛一点。
尤其是西江段布置大量监控摄像头,那么罗南横渡西江一个没注意就会被拍摄到。
没有明牌,那就能震慑住其他人。
要是让别人知道事情与自己有关联,那么打不过就会进行围猎,直接弄一个楚门的世界来演自己。
“看来以后得小心一些了。
杀的还是不够猛啊!
给我等着,等我筑基成功,这些监控我一个个给你们拆了。”
没在县城多留,拉了几大筐萤火虫诱虫就赶回南山。
南山的对外主要业务从一开始就设定好了的。
大棚养殖萤火虫,种松树和锥子树培育芝麻菌和红菌。
赌石虽然能快速赚钱,但那个钱太虚浮了,让人不踏实。
另外这两个项目也是为了让山里的女人有点活干,不然一天到晚悠闲的时间多了,那就会想些有的没的。
让女人忙碌起来,那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比那个:钱是给女人看,不是给她用的更有必要。
人不能闲着,否则会出大事,尤其是女人。
英雄闲着会觉受冷落,狗熊闲着会捣乱,老同志闲着身体易垮,年轻人闲下来不长本事。
就像自行车,常骑没事,闲置易坏。
总之,闲则生事、生病、生乱。
南山的众女干活都比较积极,但这个前提是罗南在南山里压制着。
但自己也不能天天在家里守着,这不得出去打野赚点外快什么的,那这留守南山的女人要是没事干,那胡思乱想都是小的。
就是怕她们隔几分钟就打电话发信息找自己。
这里面最明显的就是最先怀孕的老板娘,全南山就她最闲,超过半小时不见罗南就会询问查岗。
有好有坏,心情好的时候有人念叨惦记自己,那还挺舒服的。
戾气比较重的时候,就很烦有人在一边念叨。
萤火虫大棚扩建了一个副棚,养殖箱也更规划一些,屋顶做成可推拉式阳光房。
诱虫带回来放到养殖箱里,投喂的是蛞蝓、蜗牛、蚯蚓、蝌蚪、小鱼、小贝壳。
养殖的关键在于环境的问题,养殖箱里除了空间黑土之外,罗南还在养殖棚下面布置一小型护山聚灵阵。
喂养萤火虫这活是沈小鱼在做的,老板娘会跟着过来打辅助。
因为黎采菱和她的小伙伴就是靠萤火虫在大学里创业赚钱。
“可惜了!我爸妈不会养这个东西。”沈小鱼看着罗南把萤火虫诱虫布置好,还挺感慨的。
“养羊也很不错的。等牧草种植成型,那养起来就轻松很多。”
“我担心的是,养羊多了,你又市场价包收,这一来一会损耗大,都亏本了。”沈小鱼说出自己的顾虑。
“那点损耗不算什么。
主要是给你父母有个奔头,要是直接给钱的话,这人一旦闲下来不干活,很容易就垮了。
搞个养殖场,那多少都算一份家业,你老弟多一份娶老婆的资本。
亏钱亏不了什么的,羊拉回来我自然能赚钱。”
“嗯!”
相比于沈小鱼家里养羊的大规模,爱玲家里养龙虱虫就简单轻松很多。
从南山这里捞出来卖的龙虱分分钟被皇甫胖子那边的农庄给预定完。
而供不应求。
即使是批发回来过水养一两个月的,那都抢着买。
无它,南山的水质量好,清澈见底。
批发回来的龙虱在南山放养一个月,那完全不一样了,那翅壳光亮起荧光,活力超级好。
吃过的人都说好吃,完全没有泥腥味,龙虱虫的肚子里也没有腐肉的味道。
龙虱虫罗南按市场价包收,那是很容易卖出去赚钱的。
但山羊收回来可不容易脱手,沈小鱼感觉自己里在沾南山的便宜了。
也是闲的,容易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