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上的夜风带着圣域特有的、混合了植物清香与能量微尘的气息。杨强俯瞰着脚下这片日益繁荣的土地,心中的决意愈发清晰而坚定。
未知的威胁如同悬于星空之外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它落下的时间无人知晓。与其在焦虑中等待,不如将每一分每一秒都投入到夯实根基、壮大自身之中。
他转身,一步踏出,身影并未落入下方的家,而是直接出现在了圣域总指挥部。
虽是夜晚,指挥部依旧灯火通明,各级人员忙碌而有序。巨大的全球全息沙盘上,代表净化区域的健康蓝色正在以稳定而清晰的速度扩张,吞噬着最后残余的污浊色块。
“先生!”值班的指挥官见到他,立刻起身行礼。
“通知所有部门负责人,一小时后,召开‘新伊甸园计划’第二阶段启动会议。”杨强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通知范围包括:行政、科研、建设、军事、后勤、以及虫族与机械方舟代表。”
“是!立刻下达通知!”指挥官精神一振,立刻转身传达命令。他们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一小时后,最大的战略会议室座无虚席。人类各方代表、以太的几何光流投影、莉薇娅的翠绿精神体投影均已就位。林薇也坐在杨强下首的位置,眼中数据流微微闪烁,显然已准备好进行汇报。
杨强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吞界之骸’的威胁已基本解除。但我们脚步不能停下。”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宇宙从未真正安全过。我们必须利用这宝贵的和平窗口期,让人类文明,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强大和坚韧。”
“因此,‘新伊甸园计划’第二阶段——【文明升华】,即刻启动。”
他看向林薇。
林薇微微颔首,起身。全息平台随之亮起,展现出宏伟而细致的蓝图。
“第二阶段核心目标如下:”她的声音冰冷而清晰,却如同最激昂的战鼓。
“一:能量基础升级。全面铺开基于【永动悖论】原理简化的‘辉光能源矩阵’,取代现有所有能源系统,实现清洁能源无限供应。”
“二:防御体系重构。以‘天网’为基础,构建覆盖全球乃至扩展至地月系的【行星护盾系统】,防御等级需能抵御主神级存在的全力一击。”
“三:生命层次提升。开放基于杨帝林、于月芹同志能力研究优化的【基础生命强化术式】,逐步提升全球公民身体素质与寿命上限。建立【超能教育学院】,系统化培养能力者。”
“四:科技跨越发展。整合人类科技、虫族生物科技、机械法则科技,成立【三联科学院】,重点攻关星际航行、环境改造、医疗复兴等领域。”
“五:社会结构整合。完善‘地球议会’职能,加速全球幸存者聚集地融合,建立统一的法律、货币、教育体系。”
每一项计划的后面,都跟着无数细分的项目、资源分配方案、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其宏伟程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但这蓝图又是如此清晰和可行,因为它建立在杨强那近乎神迹的能力和已经获得的资源之上。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和兴奋的低语。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激动与渴望的光。
“这不是幻想,这是我们必须且必将实现的未来。”杨强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我需要诸位竭尽全力,各司其职。”
“谨遵使命!”所有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干劲。
会议结束后,庞大的圣域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圣域乃至整个地球,都陷入了一种蓬勃的、充满希望的忙碌之中。
在城市边缘,巨大的“辉光能源矩阵”接收塔开始奠基,散发着温和白光的能量管道如同城市的血管般开始铺设。
在郊外,【超能教育学院】和【三联科学院】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其设计融合了人类建筑的实用、虫族风格的有机曲线和机械族的极简高效,成为了圣域新的地标。
于月芹变得更加忙碌,她带着医疗团队和农业团队,奔走于各个复苏中的农场和聚居点,用她的【生命共鸣】加速作物生长、治愈伤病,被民众亲切地称为“生命圣手”。
杨帝林则坐镇圣域农业中心,他的【丰饶之手】结合了法则残骸优化过的土壤,催生出的作物不仅产量惊人,更蕴含着微弱的灵能,长期食用对人大有裨益。
杨壮统御的圣域军团,在清剿残敌的同时,也承担起了大型工程护卫和秩序维护的重任,忙得脚不沾地,但他乐在其中。
就连星瞳,也有了自己的“任务”。她不再被允许前往前线,但杨强和林薇为她专门设计了一套“学习游戏”。她每天都会在安全的训练室里,努力控制自己的“心辉”,尝试与体内的秩序意识体进行更清晰的沟通,或者用她那纯净的力量去滋养一些从“吞界之骸”附近抢救回来的、濒临枯萎的奇特植物。看着她小脸认真地和一株发光的幼苗“说话”,成了家人忙碌之余最好的调剂。
苏婉宁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她没有强大的力量,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细心、温柔,善于倾听,很快成为了后勤保障和心理疏导工作的核心人员之一。她尤其关心那些在末世中失去亲人的孩子和老人,经常去新建的福利院看望他们,用她的方式抚平着战争的创伤。她的脸上,重新焕发出了自信和温暖的光彩。
家,依然是杨强最常停留的港湾。无论多忙,他总会回来吃晚饭,听父母唠叨田里的事,听弟弟吹嘘前线的战绩,听苏婉宁轻声细语地说着后勤部的琐事,看星瞳展示她一天的学习“成果”。
偶尔,他也会去实验室。林薇几乎常驻在那里,冰冷高效地处理着海量数据,协调着无数项目。但杨强发现,当他提到家里的事情,比如“妈今天又研究出新菜式”或者“婉宁负责的福利院孩子们画了画”时,她眼中奔腾的数据流会出现那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捕捉的凝滞。
变化在悄然发生,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
夜幕降临时,杨强依旧会独自登上露台,望向星空。
那遥远的、“第七深渊”的坐标,如同一个沉默的坐标,深深烙印在他的意识里。
他知道,平静的日子是积蓄力量的过程。终有一日,他会去往那里,揭开谜底。
但在此之前,他要让脚下的这片土地,成为足够坚实的后盾,成为无论面对什么风浪,都能安然返回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