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学宫首批百余名学员的名单确定,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青岚国东南区域引发了持续的热议与质疑。选拔标准之奇特,入选者资质之“低劣”,无不挑战着此界根深蒂固的认知。许多人都在冷眼旁观,等待着看这个标新立异的“真理学宫”如何将这些“歪瓜裂枣”点石成金,或者,更可能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
然而,学宫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象。
祠堂后方,原本的村庄空地已被平整出来,一座座由青石和木材构建的、简洁而坚固的屋舍拔地而起,它们并非传统的飞檐斗拱,线条更加硬朗,布局暗合某种几何规律,构成了学宫最初的宿舍与讲堂区域。整个区域都笼罩在“复合型灵气引流与净化阵列”的作用下,灵气充沛而纯净,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神宁静的盎然生机。
百余名新学员,怀着激动、忐忑与无限的好奇,聚集在最大的那间讲堂内。讲堂前方,没有香案,没有祖师画像,只有一面光滑如镜、由能量凝聚而成的巨大光屏。林可和杨华站在光屏前,平静地看着下方这些面貌、年龄、出身各异,但眼中都闪烁着求知火光的年轻面孔。
“欢迎诸位正式踏入真理学宫。”杨华温和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每一个学员的心田,悄然抚平着他们的紧张与不安,“从今日起,你们将暂时放下过往的一切认知,以空杯之心,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你们自身。”
林可则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正题。她轻轻一点,前方的光屏瞬间亮起,呈现出清晰的结构图和人形能量模型。
“在传统认知中,修行是感悟天道,是淬炼己身,玄之又玄,依赖天赋与机缘。”林可的声音清冷而平缓,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但在真理之道中,修行,是一门可以被认知、被量化、被优化的科学。”
她的话,如同第一道惊雷,在学员们心中炸响。科学?这个词对他们而言陌生而奇异。
“何为修行之基?引气入体,筑基塑道。”林可操控光屏,画面切换到一个标准的人体三维模型,经脉、穴窍、气海清晰标注,“本质上,这是一个能量吸纳、提纯、存储与转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被分解为以下几个可量化、可优化的子项目:”
1. 能量接口优化(灵根与经脉): 光屏上显示出不同颜色、不同宽窄的能量通道模拟图。“灵根,即身体对不同属性灵气的亲和通道。经脉,是能量运行的管路。传统方法视其为天生,难以改变。但根据我们的研究,这属于‘生物能量接口’的工程技术问题。”林可开始展示一系列复杂的数据和公式,“通过特定频率的能量谐振(谐振疏导法),可以安全、无痛地拓宽狭窄的经脉,降低能量流阻。通过精准的‘属性场微激活术’,可以调整身体对不同属性灵气的亲和度,改善所谓的‘灵根资质’。”
2. 能量筛选与提纯(功法路线): 光屏上对比展示了《引气诀》的原始路线和林可优化后的新路线。原始路线迂回曲折,多处亮起代表能量损耗和无效回路的红色标记。而新路线则简洁高效,如同经过精密计算的电路图,能量流转顺畅无比。“摒弃传统功法中冗余、错误的设计,采用基于‘最短路经’和‘最小阻抗’原则优化的行功路线,能量利用效率可提升三至五倍。”
3. 能量核心构筑(气海成型): 光屏上模拟了传统气海凝聚和林可设计的“气海螺旋结构”的对比。传统气海如同一个混乱的能量团,而气海螺旋则是一个稳定、高效旋转的能量漩涡,中心还有一个代表“信息锚点”的光点。“引入‘黄金螺旋结构’提升能量凝聚效率和稳定性,嵌入‘信息锚点’确保核心与自身生命场的绝对契合,从根本上杜绝走火入魔的风险,并提升后续修行潜力。”
4. 环境与资源辅助(阵列与营养): “修行非闭门造车。优越的外部环境至关重要。”林可展示了学宫阵列的原理图,“学宫阵列不仅提供远超外界的纯净灵气,更持续净化修行环境中的‘信息毒素’(负面情绪残留等)。同时,我们将提供标准化的‘基础营养液’,确保修行期间身体消耗得到及时补充,避免根基受损。”
林可的讲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将原本玄奥莫测的修行过程,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理解、可以操作、可以优化的技术步骤。她没有使用任何晦涩的“道韵”词汇,用的全是数据、模型和原理。
下方的学员们,从最初的震惊和茫然,逐渐变得专注,甚至有些悟性高的,眼中开始闪烁起明悟的光芒!原来,修行还可以这样理解!原来,那些困扰了无数先辈的难题,竟然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解决!
“以上,为《科学筑基原理》总纲。”林可结束了理论部分的讲解,“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个性化方案制定与实践指导。”
她话音落下,那巨大的光屏上,数据开始飞速滚动。早已放置在讲堂角落的、经过伪装的微型探测单元(基于灵气频谱分析仪技术),开始对每一位学员进行快速的身体扫描。
片刻之后,光屏上列出了所有学员的名单,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一串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报告:
【学员:阿木】
【身体状况:左臂缺失,生命场局部缺损,但核心坚韧;经脉通道平均宽度:标准值68%(偏窄,需疏导);能量亲和:木属性潜力突出(72%),土属性次之(55%),其他均衡(约40%);主要问题:肢体残缺导致能量循环存在天然不对称性,需设计补偿回路。】
【个性化方案重点:强化谐振疏导,侧重木、土属性激活,设计‘单臂循环补偿模型’,气海螺旋结构微调以适应身体状态。】
【学员:赵铁柱(前账房先生)】
【身体状况:亚健康,经脉淤塞较重(长期伏案),能量亲和:金属性(61%),土属性(58%),逻辑思维能力突出。】
【个性化方案重点:优先进行深度经脉疏导,强化金、土属性,利用其逻辑优势辅助理解能量模型。】
【学员:李猎户】
【身体状况:强健,经脉相对通畅,能量亲和:火属性(65%),木属性(60%),观察力与空间感佳。】
【个性化方案重点:常规疏导,强化火、木属性,引导其将观察力应用于自身能量感知。】
一份份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修行优化方案》,通过精神链接,直接传入对应学员的脑海之中。方案中包含了具体的行功路线图、能量运行参数、注意事项,甚至还有针对他们个人思维习惯的理解窍门。
学员们接收到这信息洪流,先是短暂的眩晕,随即便是巨大的惊喜!他们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身体的问题所在,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路径!这种感觉,就像是黑暗中突然亮起了指路的明灯!
“现在,所有人,进入指定静修室,依据方案,开始第一次引导修行。”林可下达指令,“杨华会巡视护法,确保安全。陆明,你负责协调,解答基础疑问。”
“是,师尊\/上仙!”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干劲。
学员们迅速有序地进入早已分配好的、遍布阵列节点的静修室内。这些静修室隔音良好,内部只有简单的蒲团,但灵气浓度却高得吓人。
阿木盘坐在属于自己的静修室内,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他按照脑海中那无比清晰的方案,开始尝试“谐振疏导法”。他集中精神,感知着方案中指示的那道特定频率的能量波动,引导着它,如同最细腻的水流,温柔地冲刷、扩张着那些狭窄的经脉。
起初有些生涩,但很快,他就找到了感觉。那同频的共振感让他体内的生命能量自然而然地随之脉动,原本滞涩的通道,真的在以一种可以感知的速度,缓缓变得宽松、通透!没有丝毫不适,反而有一种淤塞被疏通的畅快感!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尝试“属性场微激活术”,重点引导周围那浓郁而温顺的木、土属性灵气,滋养和激活身体对应的区域。他仿佛能“听”到身体深处,某些沉睡的潜能正在被唤醒,发出欢快的低鸣。
另一边,赵铁柱(前账房)则遇到了点小麻烦。他长期伏案,经脉淤塞较为严重,初期疏导进度缓慢。但他凭借出色的逻辑思维,仔细分析方案中的每一个步骤,调整呼吸和意念的配合,如同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耐心而专注。渐渐地,他也感觉到了那细微的、但确实存在的疏通感。
李猎户进展最为顺利,他身体底子好,感知敏锐,很快就完成了初步的经脉疏导,开始按照优化的行功路线,引导灵气做周天循环,效率远超他过去偷偷尝试的任何粗浅法门。
整个学宫修行区,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寂静之中。没有诵经声,没有玄奥的感悟,只有无数细微的能量在有序地流动、变化。
杨华的身影如同无形的微风,悄然穿梭于各个静修室之间。他的调和领域如同最精密的监控网络,笼罩着所有学员。每当有学员气息出现细微的波动,心神稍有松懈,或者能量运行出现一丝偏差时,一股温和而及时的调和之力便会悄然降临,如同最耐心的导师,轻轻将其扶回正轨,抚平焦躁,稳定心神。
陆明也在各处巡视,他作为“大师兄”,负责解答学员们关于方案理解、能量感知等基础问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讲解,往往能一针见血,让学员们茅塞顿开。
时间在专注的修行中飞速流逝。
第一天结束,便有超过三十名学员成功引气入体,正式踏入炼气期!而且过程平稳,没有任何人出现不适或走火入魔的迹象!
第二天,这个数字增加到了六十余人!剩下的也大多感觉到了明显的“气感”,距离引气入体只有一步之遥。
阿木进展神速,他心无旁骛,专注力极高,不仅完成了大部分经脉的初步疏导,木、土属性的亲和度也有了显着提升。他甚至开始尝试构建方案中为他特殊设计的“单臂循环补偿模型”,虽然艰难,但他乐在其中,仿佛在攻克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难题。
到了第三天傍晚!
轰!
轰隆隆——!
学宫上空,异象再现!
并非个人的筑基异象,而是接二连三的、规模较小的灵气漩涡在不同静修室上空出现、消散,然后又出现!那是学员们突破炼气一层、二层时引动的灵气波动!虽然单个规模远不如陆明筑基时,但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形成了连绵不绝的景象,仿佛一场小型的灵气潮汐!
短短三天,百余名学员,全部成功引气入体!超过八成突破至炼气二层!甚至有十几名天赋和心性俱佳者,如阿木、李猎户等,已然踏足炼气三层!
这种效率,已经不能用“惊人”来形容,简直是“恐怖”!完全颠覆了修仙界“百日筑基”(指引气入体)的常识!
消息根本无法封锁,如同旋风般再次传开。
这一次,外界的质疑声浪明显小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三天……全部引气入体?这……这难道是真的?”
“流水线……他们真的在用流水线的方式‘制造’修士?!”
“真理学宫……这真理之道,究竟是何等逆天的法门?!”
学宫内部,学员们感受着体内真实不虚的力量增长,对林可和杨华的崇拜已然达到了顶点。他们对“真理之道”的信心空前高涨!
林可站在讲堂的光屏前,看着上面实时更新的学员修行进度数据图,各项指标均符合甚至优于理论预测。
“第一阶段,‘科学筑基’实践验证,初步成功。”她平静地陈述道,仿佛只是在汇报一项普通的实验结果,“数据表明,个性化方案与优化环境结合,可稳定、高效地实现修行入门,无视传统资质限制。”
杨华站在她身旁,微笑道:“火种已经点燃,而且比我们预想的燃烧得更快、更旺。接下来,该教他们如何让这火焰,照亮更远的地方了。”
他看着那些因为实力提升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学员们,知道一支完全由“真理”理念武装起来的新生力量,正在以超越世人想象的速度,茁壮成长。而这支力量,必将给这个僵化了无数年的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