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一念筑基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以清河村为中心,迅猛无比地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不仅仅是周边的凡人村落,就连一些消息灵通的散修,以及青岚国境内某些不得志的小家族、小宗门子弟,都听闻了这个堪称逆天的奇迹。
“听说了吗?清河村那边来了两位真正的上仙,弹指间就灭了黑煞宗的厉无血!”
“何止!他们布下大阵,让整个村的灵气变得比大宗门的福地还浓!最吓人的是,他们点化了一个五行伪灵根的少年,一个时辰,就一个时辰!那少年就直接筑基了!”
“五行伪灵根?一个时辰筑基?这……这怎么可能?!莫非是上古大能转世?”
“千真万确!现在清河村那边放出话来,要开什么‘真理学宫’,广收门徒,据说……不分灵根,不论出身!”
各种各样的传言,有夸大,有失真,但核心信息却惊人一致——清河村有高人,能逆天改命,能批量制造修士!
一时间,整个青岚国东南区域都为之震动。怀疑、嘲讽、好奇、渴望……种种情绪交织,最终化作了汹涌的人潮,从四面八方向着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汇聚而来。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当黎明再次降临清河村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原住民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村庄外围,原本的废墟已被初步清理,空出的巨大平地上,黑压压地挤满了人头,粗略看去,竟不下数千之众!其中有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凡人,有眼神闪烁、带着江湖气的低阶散修,也有少数衣着光鲜、却眉宇间带着郁结之色的年轻人,看样子是来自某些小家族或宗门。
人声鼎沸,嘈杂无比。有人激动地张望,有人怀疑地议论,也有人试图往前挤,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而在人群的最前方,祠堂之外,已然模样大变。
一座简洁却充满几何美感和奇异力场的石制门楼拔地而起,门楼上方,悬挂着一块朴素的木质牌匾,上面以一种从未见过的、却蕴含着某种道韵的字体,镌刻着四个大字——真理学宫。
字迹并非雕刻,更像是能量自然凝聚而成,隐隐流动着理性与秩序的辉光。
门楼之下,摆放着三张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木桌,桌后空无一人。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屏障,将喧嚣的人群隔绝在外,无人能够越过雷池半步。
陆明身着干净的青色布衣,气息沉稳,眼神明亮,已然有了几分修行者的气度。他站在门楼内侧,看着外面汹涌的人潮,心中亦是感慨万千。曾几何时,他也是这群渴望改变命运之人中的一员。
太阳完全升起,金色的阳光洒落在“真理学宫”的牌匾上。
就在这时,两道人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楼之下,坐在了那三张木桌之后。正是林可和杨华。
他们的出现,瞬间让嘈杂的现场安静了下来。数千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两人身上,充满了探究、敬畏、渴望,以及深深的怀疑。
林可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没有任何威压散发,却让每一个人都感觉仿佛被看了个通透。她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不带丝毫感情波动,却蕴含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真理学宫,今日开山招生。”
“招生原则:有教无类。”
“招生标准:不分灵根优劣,不论出身贵贱,只考核三项——逻辑、算学、格物。”
“通过考核者,可入我学宫,习真理之道。”
话音落下,现场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哗然!
“不分灵根?不论出身?这……这简直是……”
“逻辑?算学?格物?这是什么?不打坐悟道吗?”
“开玩笑吧?修仙不看资质,看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我看就是哗众取宠!怎么可能有这种好事!”
质疑声、嘲讽声、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来。尤其是那些自诩有些资质或者出身尚可的人,更是觉得受到了侮辱。修仙问道,何等神圣玄奥,岂是这些凡俗学问可以衡量的?
然而,也有不少人,尤其是那些灵根低劣、出身卑微、在传统道路上几乎看不到希望的凡人和散修,眼中却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光芒。这,或许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林可和杨华对下方的嘈杂充耳不闻。杨华轻轻一挥手,翠绿色的调和之力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无声地抚平了众人激荡的情绪,让现场重新恢复了秩序,但那种怀疑和不解的氛围依旧浓郁。
“考核开始。”林可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直接宣布。
只见她袖袍轻轻一拂,三张木桌之上,同时亮起了柔和的白光。光芒之中,凝聚出一份份看似由光线构成的……“试卷”?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光质试卷仿佛拥有灵性,自动飞向排在最前面的三名考核者面前,悬浮于空。
那三人,一个是满脸皱纹、手指粗糙的老农,一个是眼神精明、带着市侩气的商人模样的低阶散修,还有一个是衣着华贵、但脸色有些苍白、似乎身体不太好的年轻公子哥。
三人看着悬浮在眼前、散发着微光的“试卷”,都有些手足无措。试卷上并非文字,而是一些奇怪的图形、数字和简单的图案。
“第一题,图形推理。”林可的声音如同指引,“观察左侧图形的变化规律,从右侧选项中,选出符合规律的一个。”
老农看着那些由方块、圆圈和线条构成的,不断微妙变化的图案,一脸茫然,完全看不懂。
散修皱着眉头,努力想从中找出什么“道韵”或者“阵法痕迹”,却一无所获。
那年轻公子哥则是撇了撇嘴,觉得这些儿戏般的图案,简直是对他智商的侮辱。
“第二题,基础算学。甲、乙、丙三人合作挖掘灵矿……”
“第三题,格物致知。一木块置于水面,为何能漂浮?若将其完全按入水中,松手后为何会上浮?请简述其理。”
题目接踵而至,没有一道涉及打坐、感悟、经脉、灵气这些传统的修仙内容。全部是逻辑推理、数学计算和物理现象分析!
老农很快放弃了,颓然退后。
散修抓耳挠腮,勉强答了几道,但错误百出。
那年轻公子哥倒是答对了几道简单的算学题,但在图形推理和格物题上,显得极其笨拙,尤其是那道浮力题,他试图用“水之柔德”、“木之生气”来解释,听得后面的杨华都不禁微微摇头。
“考核不通过。”林可平静地宣布结果。光质试卷随之消散。
那年轻公子哥脸色瞬间涨红,梗着脖子叫道:“我不服!我乃青岚赵家子弟,身具三灵根!你们这些题目,与修仙何干?分明是故意刁难!”
林可甚至连目光都未曾动一下,只是淡淡道:“真理面前,灵根与出身,毫无意义。思维僵化,逻辑混乱,无法理解万物运行之基本规律者,无缘我道。下一个。”
那赵家子弟还想争辩,却感到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将他轻轻推开,让出了位置。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在周围或嘲讽或同情的目光中,灰溜溜地钻入了人群。
考核继续。
场面变得有些诡异。一个个在传统标准下或许“资质不错”的人,无论是小家族的天才,还是炼气后期的散修,往往在那些看似简单的图形和道理面前败下阵来。他们习惯了感悟天地,引气修炼,何曾受过这种纯粹理性的思维考验?
反而是一些看似普通,甚至被判定为“毫无资质”的凡人,却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一面。
一个在镇上做过账房先生的中年人,对算学题应对自如。
一个喜欢观察鸟兽虫鱼、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的年轻猎人,在格物题上说得头头是道。
一个沉默寡言、喜欢自己琢磨些小机关的木匠学徒,在图形推理上展现了出色的空间想象力。
他们或许紧张,或许答案不够完美,但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是愿意去理解、去推理的。
林可和杨华默默地观察着,记录着。对于通过者,杨华会送上一道温和的调和之力,抚平其紧张,并给予鼓励;对于未通过者,林可也只是平静宣布结果,不做任何评价,但会将其答题过程中的思维模式记录在案,作为对此界居民认知水平的样本研究。
陆明在一旁协助维持秩序,看着那些因为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而被选中的“凡人”,心中亦是触动。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真理之道”的含义——它追求的是智慧的闪光,是认知的提升,而非先天注定的一切。
就在这时,考核队伍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少年面前。
这少年约莫十四五岁年纪,衣衫比寻常村民更加破旧,脸上还带着些许污迹,身形瘦弱,但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透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专注。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左臂袖管空荡荡的,竟是个残疾之人。
“残疾人?他也来考核?”
“连胳膊都没了,还能修仙?真是异想天开!”
周围传来低低的议论声,大多带着不以为然。
那独臂少年却仿佛没有听到,只是平静地看着悬浮到他面前的光质试卷。
林可的目光在他空荡的袖管上停留了一瞬,随即恢复正常。杨华的眼中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与好奇。
考核开始。
图形推理题,少年目光专注,手指(右手)下意识地在空中虚划,很快便找到了规律,准确选出答案。
算学题,他心算速度极快,思路清晰。
格物题,当问到“为何飞鸟能翱翔天空”时,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扯什么“风灵气”、“轻身术”,而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然后用尽可能准确的语言描述了空气流速与压力的关系,虽然用语稚嫩,但核心原理竟与伯努利定律隐隐相合!
林可的眼中,第一次闪过了一丝微不可查的亮光。
杨华也露出了欣赏的神色。他能感觉到,这少年的生命信息场虽然因为残疾而有所缺损,但其核心却异常坚韧和纯净,充满了求知与探索的欲望。
所有题目答完,准确率高得惊人!
“你叫什么名字?”林可开口问道,声音依旧平静,但熟悉她的人能听出,这已是她表达兴趣的方式。
独臂少年抬起头,不卑不亢地回答:“回上仙,小子没有名字,村里人都叫我阿木。”
“阿木……”林可微微颔首,“你的考核,通过了。”
哗!
周围再次响起一片低呼。一个残疾的、连名字都没有的流浪儿,竟然通过了这看似刁难的考核?这真理学宫,选人标准果然诡异!
阿木的眼中瞬间迸发出璀璨的光彩,他深吸一口气,朝着林可和杨华,郑重地躬身行了一礼,虽只有一臂,动作却无比认真。
考核持续了整整一天。
数千名报名者,最终通过这三项基础考核的,仅有百余人。这其中,超过八成是原本被判定为“无灵根”或“伪灵根”的凡人,只有不到二十人是有修行基础的散修或小家族子弟,而且他们的修行资质在传统观念中也大多属于中下水平。
这个结果,让所有围观者,包括那些落选者,都感到无比震撼和困惑。
真理学宫,真的要在这样一群“歪瓜裂枣”的基础上,开创一个道统?
夕阳西下,余晖将“真理学宫”的牌匾染成了金色。
林可和杨华站在门楼之下,看着面前这百余张带着激动、忐忑与无限期盼的新面孔。他们中有账房、有猎人、有木匠、有残疾的少年、有不得志的散修……
林可的目光扫过他们,清冷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今日,你们通过了初选,并非因为你们的灵根,也非因为你们的出身。”
“而是因为你们拥有未被僵化束缚的思维,拥有探索未知的好奇,拥有理解规律的潜力。”
“这,便是踏入‘真理之道’的第一块基石。”
“记住,从今日起,忘掉所谓的资质天命。在这里,知识即是力量,逻辑即为法则,探索永无止境。”
“欢迎加入,真理学宫。”
声音落下,门楼之上,“真理学宫”四个大字,仿佛与天边的晚霞融为一体,散发出一种坚定而磅礴的气息。
一个迥异于此界所有传统的道统,就在这质疑与震撼交织的目光中,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这百余颗看似微不足道的火种,谁又能预料,他们未来将燃起怎样燎原的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