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定策
油灯将陆明远的身影投在密室的土墙上,随着火焰的跳动而摇曳,仿佛他内心汹涌的思绪。来自延安的铁令与“穿山甲”这个意外强援的出现,如同两股强劲的东风,催动着他必须尽快拿出一个可行之策。
他摒弃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老轴承”提供的信息和“壁虎”自身的弱点上。强攻不可取,唯一的胜机在于精巧的渗透与破坏。
时间在笔尖与纸张的沙沙摩擦声中流逝。一份代号为“惊蛰”的行动方案,在他脑中逐渐清晰,并最终化为纸上缜密的文字与图表。
定策核心如下:
目标:利用“壁虎”返回车库维护的窗口期,潜入其内部,破坏其核心冷却系统,诱发其因“过热”而自毁,制造一场看似意外的技术事故。
关键步骤:
1. 接应与潜入:由城外游击队选派精干人员(“穿山甲”为核心),于行动前夜,通过一条未被敌人掌握的隐秘小路潜入西安。陆明远将亲自在预定地点接应,并提供必要的装备与身份伪装。
2. 钥匙获取:这是整个计划最脆弱的一环。目标是控制保管车库钥匙的警卫班长“独眼龙”。方案是利用其嗜酒如命的弱点,在其常去的一家小酒馆设伏。由“穿山甲”出手,在其醉酒归途的僻静处将其制服,用强效迷药使其昏迷,复制钥匙模后,将其置于看似醉倒街头的状态,最大限度延迟被发现的时间。
3. 车库渗透:行动时间严格限定在“壁虎”返回车库后的维护时段(凌晨1:45-3:45)。“穿山甲”利用复制的钥匙进入车库外围。根据“老轴承”提供的内部岗哨示意图,避开固定哨,利用巡逻队间隙,潜入“壁虎”停放的核心区域。
4. 破坏执行:破坏行动必须快速、无声、致命。目标是“壁虎”的液冷系统核心管路。“穿山甲”将使用特制的腐蚀性溶剂,涂抹于关键管路的连接处和散热鳍片上。这种溶剂起效需要一定时间,会在设备后续高强度运行中逐渐腐蚀、导致冷却液泄漏和系统过热,最终引发短路或火灾,造成“自然”故障的假象。此举既能达成破坏目的,又能最大限度规避事后追查。
5. 撤离与隐匿:破坏完成后,“穿山甲”按原路撤离车库,并在预定时间内与陆明远汇合。随后,由陆明远安排其通过另一条秘密通道立即转移出城,返回游击队。整个过程要求速战速决,绝不恋战。
风险与应对:
· “独眼龙”失控:若制服“独眼龙”失败或复制钥匙过程中出现意外,则立即取消整个行动,全员静默。
· 潜入暴露:若在车库内被巡逻队发现,“穿山甲”需凭借个人能力尝试强行破坏,或制造混乱后利用预备路线撤离,陆明远在外围策应。
· 破坏未遂:若因故未能完成破坏,以人员安全为第一要务,立即撤离,等待下次机会。
整个计划环环相扣,依赖于精准的时间把控、对敌人内部规律的掌握,以及“穿山甲”高超的潜入和破坏能力。它将所有微小的可能性串联起来,指向那个最终的目标。
陆明远反复推演着每一个细节,寻找可能存在的漏洞。他知道,这个计划成功的概率或许不足五成,但这是目前条件下,唯一能响应那如山铁令、告慰牺牲战友的方案。
他尤其关注第一步——如何确保“穿山甲”能安全潜入,并顺利拿到钥匙。这需要创造一个短暂的机会,一个能让“独眼龙”脱离其日常环境,且疏于防备的机会。
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他需要主动诱敌。
不是引诱“壁虎”,而是引诱“独眼龙”。
他可以通过梅姐,散布一个模糊的消息:近期有一批“特殊”的走私好酒(比如来自敌占区的洋酒或陈年佳酿)将会在某个地下酒坊出现。这个消息要足够隐晦,但又恰好能传到“独眼龙”这种酒鬼耳中,勾起他强烈的兴趣,促使他在特定时间前往特定地点“碰运气”。
而那里,就是“穿山甲”设伏的战场。
这是一个精巧的心理陷阱,利用人性的弱点来为行动铺路。
定策已毕。陆明远将方案要点用密写方式记录下来,准备通过渠道送达城外的白曼琳和游击队。
然而,就在他即将发出指令的前一刻,一种莫名的悸动让他停下了笔。他想起了徐远舟。那个老对手同样狡猾多疑,尤其是在叶莲舟死后,他如同受伤的野兽,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异常敏感。
自己这边在定策,徐远舟那边,会不会也正在编织一张更大的网?那个关于好酒的诱敌消息,会不会反而成为暴露的线索?
他走到密室透气孔旁,深深吸了一口窗外冰冷的空气。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铁令如山,战友的血仇待报,纵然前方是龙潭虎穴,也必须去闯。
他回到桌边,坚定地写完了最后的指令。
行动,进入倒计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诱敌序幕,即将拉开。它能否顺利引“独眼龙”入彀?又是否会引来更危险的猎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