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柳襄顿时语塞。
脸色也是一阵青一阵白。
他嘴唇动了动,但终究没敢再吐出一个字。
这等诛心之言,他哪里敢接?
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而且青龙作为锦衣卫排名第一的指挥使,品级乃是正三品,比他还高。
虽然两人分属不同衙门,但他也不敢太过造次。
青龙(朱厚聪)见状。冷哼一声。
“柳大人身为朝廷重臣,应当比谁都清楚,当年皇上设立锦衣卫的初衷。”
“此案不仅关乎前线军事,更可能牵扯敌国细作暗中作祟,于法于制,都应交由我锦衣卫全权审理。”
旁边的熊仁闻言立马就要辩驳。
但被柳襄及时抬手阻拦。
面对青龙(朱厚聪)抢夺办案权,柳襄虽然心有不甘,但是还是决定暂避锋芒。
他知道在此刻与锦衣卫硬碰硬实属不智。
所以打算退而求其次。
以保证案情的侦查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于是柳襄深吸一口气,走到青龙(朱厚聪)面前,恭敬的说道。
“青龙大人所言在理,不过依我朝律法,凡涉军国重案,须经三司会审,大理寺亦有监察之权。”
“下官请青龙大人准予下官列席旁听。”
青龙(朱厚聪)审视了柳襄片刻,没想到此人还真是个人才。
以前朕竟然未曾太过注意他。
若此人没有加入裕王阵营,此案过后倒是可以委以重任。
他微微颔首,便径直走向大堂主位,大马金刀地坐下。
随手拿起案上的卷宗,低头翻阅起来。
堂内一时间鸦雀无声,只有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
时间在一片寂静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嘣!
突然,他猛地将卷宗往桌上一摔,发出一声巨响。
随即一掌重重拍在案上。
整个人怒目圆睁,声如雷霆的厉声质问道。
“你们大理寺,就是这么办案的?”
“无凭无据,单凭揣测,就敢公然恐吓朝廷大员。”
“这和屈打成招有什么区别?”
柳襄立刻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解释道。
“青龙大人,此事绝非凭空臆测。”
“我等是根据多方线索综合推断而来,从打捞上来的船骸痕迹,到宋老三被临时安排上船的可疑行径,再到钱参领生前的活动轨迹…”
“诸多线索相互印证,环环相扣,方才得出此结论。”
“我等认为,事实真相十有八九…”
“哼!”
青龙(朱厚聪)未等他说完,便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直接将其打断。
“沉船残骸,宋老三上船,外加一个钱参领,而恰巧这个钱参领还死了。”
“好故事、好设计,全都符合推理的逻辑,除了关键证据。”
柳襄闻言顿时哑口无言,陷入了沉默。
他心中再清楚不过。
倘若此案是他们大理寺内部处理,何须如此纠结于所谓的铁证?
只要能让梁仲春招供出来实情便行。
可如今,偏偏横插进来的是与他们素来不睦的锦衣卫。
青龙此举分明就是看准了证据链上的薄弱环节,故意借题发挥,存心找茬。
只见青龙(朱厚聪)目光如炬,步步紧逼道。
“证据呢?”
柳襄正欲开口周旋,试图缓和气氛。
却见身旁的熊仁猛地踏前一步,毫不畏惧地怒视青龙,厉声反呛道。
“证据?”
“你们锦衣卫拿人下诏狱的时候,又何曾讲过什么证据?”
柳襄一听这话,心中顿时咯噔一声。
暗骂熊仁鲁莽坏事。
他只觉得局面似乎要失控了。
果然,就在熊仁话音落下的一瞬间,青龙(朱厚聪)眼中杀机暴涨。
只见他右手猛地一拍桌案。
桌上那柄绣春刀应声出鞘,化作一道凄厉的寒光。
刀芒如电,破空而去。
噗嗤!
血光迸溅!
熊仁甚至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整个人已被这道凌厉无比的刀气从中劈开。
身躯直接被劈成两半,向两边倒了下去。
刹那间,整个大堂死寂一片。
“保护大人。”
大理寺的缇骑们反应过来,纷纷惊怒交加,拔刀出鞘。
而周围的锦衣卫也是反应迅捷,顷刻间刀光闪烁。
与大理寺众人形成对峙之势。
场面瞬间剑拔弩张,杀气弥漫,仿佛下一秒就要发生械斗。
柳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慌忙张开双臂,拦在剑拔弩张的两拨人马之间。
“别别别,都别冲动。”
“快把刀收起来,有话好说。”
“青龙大人,此事…”
“柳大人!”
青龙(朱厚聪)冷声打断,目光锁定在柳襄身上,淡定的说道。
“看,你们大理寺也没什么证据吧!”
柳襄的额角已经渗出了冷汗,他连声应道。
“是是,没什么证据。”
“没有证据,就去找,不要用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构陷忠良。”
青龙(朱厚聪)说着,随手指了指那具被劈成两半的尸体,看都懒得看一眼。
语气淡漠地吩咐道。
“给他发阵亡抚恤金。”
“你打报告,我批条子。”
柳襄闻言连声应道。
“是!是!”
一旁的萧平旌将方才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峙尽收眼底,心中不由得一沉。
他早知锦衣卫与大理寺因职权重叠,素来明争暗斗。
私下里更是势同水火。
但他万万没有料到,在此案即将触及核心的关键时刻,青龙竟会突然现身。
以如此强势的姿态介入搅局。
硬生生打断了他们的审讯进程。
萧平旌原本并无意卷入朝堂派系之争。
他唯一的诉求,便是查明军资沉船一案的真相,为兄长报仇,告慰甘州阵亡将士的在天之灵。
可眼下局势已经容不得他再作壁上观。
若因青龙的阻挠而无法审讯梁仲春,那么深藏幕后的真凶必将逍遥法外。
此案也将永无水落石出之日。
想到这里,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于是萧平旌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青龙大人!”
“据在下查验沉船残骸所得,船体本身在建造时便存在重大隐患。”
“由此可见,问题根源恐在工部。”
“而在下听闻,工部尚书严东楼与梁大人之间,似乎颇有私交…”
梁仲春闻言脸色骤变,他一个箭步冲到萧平旌面前,手指几乎要戳到小平旌的鼻尖了。
他高声叫嚷道。
“我警告你不要乱讲话,我告你毁谤你知道吗?”
接着对着众人情绪激动,唾沫横飞地重复了好几遍。
“我告你毁谤啊!”
“他毁谤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