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圣城的悟道阁内,灵气如薄雾般萦绕,方言指尖轻触“定魂钟”的铜纹,耳畔突然响起长老会大长老苍老的声音。这位守护圣城三百年的武圣,此刻正将人族千年未宣的秘辛,缓缓道来。
“当年并非异族布下封帝大阵,而是那场毁天灭地的‘界域之战’,打碎了两界的世界法则。”大长老的目光落在悟道阁中央的星图上,星图中蓝星与异族疆域的连线处,赫然有一道断裂的裂痕,“上古时,人族武帝与异族三位灭世境强者决战于两界通道,武帝为护蓝星,以自身帝道本源为引,引爆法则之力——最终虽斩杀两位灭世境,却也让两界的‘灵气循环法则’彻底崩碎。”
方言心中巨震,手指下意识攥紧:“法则崩碎……难道就是灵气断绝的根源?”
“正是。”大长老点头,声音带着痛惜,“法则碎后,蓝星的灵气无法再从宇宙中汲取,只能依靠自身残存的本源缓慢滋生,这便是近千年灵气愈发稀薄,无人能破武帝境的根本原因。你如今修炼时感受到的‘灵力滞涩’,便是法则残缺的后遗症——若无圣兵中残存的武帝法则碎片辅助,武王境突破都难如登天。”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凝重:“而异族的图谋,比你想象的更可怕。他们疆域的本源在大战中受损更重,早已无法支撑修炼,所以近百年来,才频频入侵蓝星,妄图吞噬蓝星的本源之力,修复自身疆域的法则,甚至……彻底占据蓝星这颗‘灵气残种’。”
方言猛地抬头,想起黑风谷中墨鸦手中的血魂晶,想起寒渊里异族对冰髓的争夺——原来这些都不是单纯的杀戮,而是异族在为吞噬蓝星本源铺路。大长老似乎看穿他的心思,继续说道:“血魂晶用百万生魂炼制,实则是在提炼蓝星生灵的‘本源精气’;异族抢夺寒渊冰髓、地心火铜,也是为了抽取蓝星地脉中的本源之力。他们要的不是一城一池,而是整个蓝星的生机。”
“那……灵气复苏可有希望?”方言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这不仅关乎他能否突破武帝,更关乎蓝星的存亡。
大长老指向悟道阁外的天空,此刻圣城上空,一缕极淡的金色灵气正从云层中飘落,落在“长生鼎”的鼎身上,鼎身纹路瞬间亮起微光:“近三十年,蓝星本源似有自主修复的迹象——你在蜀州能快速领悟枪意,寒渊盾能引动更强的冰系法则,都是灵气‘初萌复苏’的征兆。但这复苏太过缓慢,若被异族提前吞噬本源,蓝星将彻底沦为死星,再无灵气复苏之日。”
他转身看向方言,眼中闪过灼热的光芒:“而你,是千年来第一个能与圣兵产生‘帝级共鸣’的修士。圣兵中残存的武帝法则,会在你体内逐渐滋养蓝星的‘本源种子’;待灵气彻底复苏、法则重归完整之日,你便是最有可能承接武帝传承,突破武帝境的人——也是阻止异族吞噬本源的最后希望。”
方言望着手中的玄铁长枪,枪身冰魄枪意与定魂钟的法则碎片相互呼应,发出细微的嗡鸣。他突然明白,自己从寒渊斩蟒到祭坛破局,从获得青玄令到成为“帝选者”,从来都不是偶然——这是蓝星本源在选择守护者,是人族在灵气复苏的前夜,孕育的希望。
“晚辈明白了。”方言抬手,将冰系灵力注入定魂钟,钟身泛起柔和的金光,与悟道阁的灵气交织成网,“我会尽快提升实力,不仅要等灵气复苏,更要在异族吞噬本源前,守住蓝星的根基。”
大长老眼中露出欣慰之色,从储物戒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绢帛,递到方言手中:“这是武帝战陨前留下的《帝道残卷》,里面记载着他对法则的感悟,或许能助你在灵气复苏前,提前触摸到帝道的门槛。悟道阁的灵气最浓,你且在此闭关,圣城会全力为你护法——蓝星的未来,就托付给你了。”
方言接过绢帛,指尖触到绢帛上残留的帝道气息,体内灵力瞬间沸腾。他走到悟道阁的聚灵阵中央,盘膝而坐,将《帝道残卷》展开。绢帛上的文字似有生命,化作一道道金色的法则纹路,融入他的识海。
窗外,长生鼎的光芒愈发璀璨,定魂钟的钟声隐约传出圣城,与蓝星地脉深处的本源之力,形成了微弱却坚定的共鸣。方言知道,灵气复苏的序幕已然拉开,而异族的爪牙正悄然逼近,他必须在这场“本源守护战”中,尽快成长为足以抗衡灭世境的强者——因为他不仅是人族的帝选者,更是蓝星本源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