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心事,来到翊坤宫,与阿箬坐在一起,一起画着给喵喵做衣服用的图纸。
这样平淡却仿佛拉长了时光的事情,却叫弘历放松了许多。
也有心情与阿箬打趣了,“喵喵都得了你亲自设计的衣服,朕可都没这个待遇。”
“皇上这话说的,臣妾着实冤枉,皇上的衣服多到穿不过来,哪里需要臣妾设计衣服。”阿箬说这话时,似有些酸地睨了眼弘历。
这……弘历是收到许多后宫嫔妃亲手做的衣服鞋袜荷包什么的,也确实有的根本就没穿过,但看到阿箬酸涩的模样,他眉头微挑,“朕记得你送给朕的荷包,朕都戴旧了,也没见你再给朕绣个新的来。”
听到他这么说,阿箬嘴角都要抽抽了,就他每回戴四个荷包的操作,她也不觉得需要再送他荷包啊。
“皇上就会拿臣妾寻开心。”阿箬不再说这些了,反正不太想送就是了。
“也就你敢这么说了。”弘历叹了口气,好像刚才的开心都远去了。
毕竟心里压着事呢,开心也只是开心一时,事儿不解决,开心过后只会更烦闷。
“皇上若是累了便休息一下,也没旁人会打扰皇上。”看着斜躺下的弘历,阿箬说着。
“阿箬,朕记得你阿玛如今在高斌手下做事,于治水之事颇有心得,等他归来,怕是也该往上动一动了。”弘历想到了阿箬的出身。
“阿玛能为皇上分忧就好,只不过等他回家,额娘怕是又要唠叨他了……”听弘历提起自己的家人来,阿箬神色都活泼了许多。
“你不恼把你送去做伺候人活计的家人吗?”弘历不由问着。他以为阿箬的父母怕是对她不亲厚的,不然怎么舍得她小小年纪去伺候别人,可看阿箬提起父母时的表情,那般鲜活。
“皇上不知,臣妾家里也是没办法才送臣妾去了乌拉那拉府上的,做父母的,总是多为儿女打算,臣妾年幼时,家中情况并不好,能进乌拉那拉府上也是拼条出路……”阿箬不介意把这些现实存在的情况说给弘历听。
“做父母的,总是为儿女打算……”弘历重复着这话,是啊,他当日出生虽然颇为意外,但他的出生却是母亲用命换来的,可如今,他却连为生母做些什么都不能。
“皇上。”阿箬抚着弘历皱起的眉头,“皇上可是心中有事?为何总是皱起眉头?”
或许是这个环境太安逸太温馨,叫弘历把困扰心底多时的事都给问了出来了。
“阿箬,你说朕追封朕之生母如何?”弘历不错眼地看向阿箬,没了当初如懿提起他生母时的暴怒来。
阿箬没有犹豫地点头,“皇上一片孝心,无人可以置喙,想来太后也愿意成全皇上一片心意的。”
“皇额娘那里,朕……”弘历有些犹豫,他知道这样做,会让太后心中不愉。
“死者已矣,太后做母亲的,自然不忍皇上难做的,皇上不若把心底所想说与太后,您这般做,太后只会觉得您是在意她的想法的,而且,追封先帝嫔妃一事历来有之,皇上愿意听从太后意愿,也是孝心所致。”不然直接追封了又如何,谁还能说什么,人都死了,又不会跟活着的抢什么了。
太后那般聪慧人,怎么会不知道如何做才是对的,才是利于自己的。
“那追封太贵人,皇额娘不知可否愿意。”弘历激动道。
听到他这话,阿箬脸上的表情都变奇怪了。
弘历注意到后连忙道:“可是不妥?”
“皇上。”阿箬就不说他也忒小气了,自己的生母,不给搞个嫔位,还太贵人?!有没有搞错。
而且,只听过尊还在世的先帝嫔妃为太嫔太妃之类的,没听过死了的也这么称呼啊,不都是追谥为皇考x(封号)妃,皇考皇贵妃的,没听过追谥为皇考太妃的……
“想来太后娘娘心胸宽广,不止给皇考贵人之名。”阿箬没说什么太贵人的毛病,把事情直接抛给太后决定就是了。
她也算是坐实做父母的,总是为儿女多打算考虑的说法了。
太后这般养母,也逃脱不了为皇上这个儿子打算的行为。
而且,皇上愿意与太后袒露心声,太后欣然允之,那这功劳皇上不都记在太后那里了,至于最开始提起这茬的如懿,嘿,她提的那些算什么东西。
弘历不知是不是信了阿箬的话,反正看着好了不少,进忠担心的阿箬会惹怒弘历一事,根本没有发生。
别人和皇上提起他的生母,他当然生气了,不说太后的想法,就这样的作为,不是等于在打皇上的脸吗,都说了以孝治国,结果对生身之母不闻不问,谁提这个,不就相当于指着皇上的鼻子骂他不孝吗。
但皇上放松之下,自己主动与旁人提起自己生母,那意义可不大一样了,就信任这一条,已经胜过许多了。
正如阿箬所想,能够成为上届宫斗冠军的太后自然不容小觑,在皇上犹犹豫豫去到慈宁宫后,几番铺垫才提起追谥一事时,太后当即就点头同意了。
甚至还玩了一手慈母心肠。
“都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哀家在心中思量了许久,也不知该如何说起这事,如今皇帝提了,哀家哪有不同意的,旁的不说,伺候过先帝的李氏,哀家看皇帝不若追其为李嫔,随葬先帝地宫,使其香火不绝。”甄嬛一旦唱念做打,端的是为弘历考虑的模样。
“皇额娘。”弘历情真意切唤着,“皇额娘为儿子思虑良多,儿子谨遵皇额娘之言,追封其为皇考李嫔。”
甄嬛又表了表疼爱儿子之心,才送走了弘历。
待人一走,她挑了挑眉,“听听哀家的好儿子说的什么话,得亏哀家如了他的意了,不然,还真是损了母子情份,倒是再亏了哀家的儿女。”
福珈在一旁能说什么,太后能说皇上的不是,她能说吗?
不过,福珈却道:“皇上没有直接下定决心反倒先来征询主儿的意见,足可见皇上之孝心。”
“哀家看是有人劝了皇帝来,不然,真如了如懿所愿了,到时,可就是她乌拉那拉氏得意了。”甄嬛看的分明,“福珈,查一查皇帝来慈宁宫前见过谁,哀家得记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