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涧的遭遇,让禹深刻认识到这片区域的凶险已远超想象。净纹会、影楼,还有其他觊觎黑风山脉机缘的冒险者势力犬牙交错,将通往南方的相对安全的路径几乎全部封锁。他如同陷入蛛网的飞虫,每一步都可能引来致命的攻击。
继续南下或强行闯关无异于自杀。禹当机立断,放弃了原定计划,转而向东北方向,朝着那片地图上标注为“相对安全”、实则意味着更加荒芜和未知的区域跋涉。
这条路,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不再是茂密的森林,而是逐渐过渡到怪石嶙峋的戈壁和荒芜的山丘。水源稀少,毒虫猛兽却更加诡异难缠。烈日灼烤着大地,风沙如同刀子般刮过,昼夜温差极大。灵魂的创伤在这种恶劣环境下被不断诱发,阵阵隐痛如同跗骨之蛆,消耗着他的精神和体力。
他像一匹孤独的野狼,在荒原中艰难求生。依靠着蓝纹之力对水汽的微弱感应寻找水源,凭借丰富的狩猎经验设置陷阱捕捉耐旱的小型兽类果腹,夜晚则寻找岩缝或洞穴躲避风沙和寒冷。他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时刻保持着最高警戒。
在这种极限环境下,他被迫将全部心神用于生存和对抗伤痛。每一次寻找水源,每一次与凶兽搏杀,每一次抵御灵魂的刺痛,都变成了一种另类的修炼。他不再刻意去运转功法,而是让身体的本能去适应,去挣扎。深蓝色的蛮纹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不再仅仅是力量的源泉,更仿佛与他的血肉、意志更深地融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历经磨砺后的沉凝光泽。
一个月后,当他终于拖着疲惫不堪、衣衫褴褛但眼神却更加锐利如鹰隼的身躯,望见远方地平线上那座依山而建、在夕阳下泛着赤红色光泽的巨大城郭轮廓时,他甚至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赤岩城。方圆千里内最大的人类聚集地,也是通往东方世界的门户之一。
越是靠近城池,人烟渐渐稠密起来。可以看到零星的村庄、田埂,以及通往城池的、被车马踩踏得坚实的黄土官道。道上行人商旅也逐渐增多,各种口音、打扮的人混杂在一起,显得颇有生气。这与黑风山脉的死寂荒芜形成了鲜明对比。
禹混在入城的人流中,低调地观察着。城墙高达十丈,由巨大的赤红色岩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城门口有身穿统一皮甲、气息精悍的卫兵把守,对入城人员进行简单的盘查和收费。城墙上刻满了复杂的防御符文,隐隐散发着能量波动,显然有阵法守护。
缴纳了少许入城费(用身上仅存的几枚从净纹会成员身上搜刮的钱币),禹顺利进入了赤岩城。
城内景象更是让从小在部落长大的他大开眼界。宽阔的街道由青石板铺就,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贩卖着各种武器、防具、药材、粮食乃至奇珍异宝,人声鼎沸,喧嚣异常。空气中混杂着食物香气、汗味、牲畜粪便味以及各种药草矿石的味道。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往来,有身负兵刃、气息凶悍的佣兵,有穿着华丽、前呼后拥的贵族子弟,有蒙着面纱、眼神警惕的独行客,也有普通为生活奔忙的居民。
这种繁华与活力,是封闭的青石部落无法想象的。但也同样,这里龙蛇混杂,暗流涌动。禹能感觉到,无数道或明或暗的目光从自己身上扫过,带着审视、好奇甚至是不怀好意。他这一身风尘仆仆、带着伤痕的样子,在这城里并不算特别显眼,但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气质和隐约透出的蛮纹波动,还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他需要尽快找到落脚点,打探消息,并想办法解决最迫切的问题——治愈灵魂创伤和获取前往东方的更详细信息。
就在他沿着主街行走,寻找合适的客栈时,一队约十人、穿着统一制式赤红色皮甲、气息精悍的城卫军,在一个小头目的带领下,径直朝着他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去路。
周围的人群见状,纷纷避让,投来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新来的?”那小头目上下打量着禹,语气不算恶劣,但带着公事公办的强硬,“看你面生得很,从哪里来?进城所为何事?”
禹心中一凛,面上却保持平静,拱手道:“这位军爷,在下禹,来自西边山里的猎户部落,部落遭了灾,出来闯荡,想寻个活计,长长见识。”他用了之前想好的说辞。
“猎户?”小头目显然不信,目光锐利地扫过禹腰间的黑铁战刀和他那虽然破旧但质地不凡的皮甲,最后落在他那双沉稳得不像年轻人的眼睛上,“你这身杀气,可不像普通猎户。最近城外不太平,净纹会、影楼的人活动频繁,我们城主有令,对形迹可疑的生面孔,要严加盘查。”
他话音一落,身后的城卫军手按上了兵刃,隐隐成包围之势。
禹的心沉了下去。难道刚进城就要惹上麻烦?他不想与官方势力冲突,但若被详细盘查,他的身份和经历很难不露出破绽。
就在气氛有些紧张之际,一个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赵队长,这位小兄弟,是城主府的客人。”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穿着青色长衫、面容清癯、留着三缕长须的中年文士,不知何时已站在一旁,手中轻摇着一把羽扇,气度从容。
那姓赵的小头目见到来人,脸色微变,立刻收起倨傲之色,恭敬地行礼:“原来是诸葛先生!不知是先生贵客,属下冒犯了!”
被称为诸葛先生的中年文士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禹,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小兄弟可是姓禹?单名一个‘禹’字?”
禹心中警铃大作!对方竟然知道他的名字!他从未见过此人!是墨渊前辈透露的?还是……对方另有情报来源?
他面上不动声色,谨慎答道:“正是在下。不知先生是?”
“鄙人诸葛明,添为赤岩城主府一名清客。”诸葛明笑容不变,做了个请的手势,“我家城主有请,还请禹小兄弟移步府中一叙。”
赤岩城主?他怎么会知道我这个无名小卒?还特意派人来请?禹心思电转。是福是祸?对方态度客气,但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意味。若是拒绝,恐怕立刻就会坐实“形迹可疑”的罪名,在这赤岩城将寸步难行。若是前去,则等于踏入龙潭虎穴,吉凶难料。
但转念一想,城主府或许也是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最佳途径。而且,对方既然能准确叫出他的名字,避而不见反而显得心虚。
瞬息之间,禹已有了决断。他抱拳道:“原来是诸葛先生,久仰。城主相邀,禹不胜荣幸,岂敢推辞?请先生带路。”
见禹如此爽快,诸葛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笑道:“小兄弟爽快,请!”
在周围人群各异的目光注视下,禹跟着诸葛明,在那队城卫军的“护送”下,朝着位于城池中央那座最为宏伟的赤红色堡垒建筑——城主府走去。
赤岩城的水,看来比想象中还要深。这突如其来的“邀请”,是机遇,还是另一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