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八点五十分。
市政府大楼庄重肃穆,冰冷的玻璃幕墙在冬日晨光下反射着微光,与年前走访时感受到的年节温情截然不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正式而紧张的行政氛围。陆宇、沈清寒、陈峰、陈浩、张志远五人准时抵达会议室门口。他们皆穿着比平日正式不少的服装,神情收敛,带着一种即将踏入战场的审慎。
陆宇深吸一口气,与沈清交换了一个眼神。沈清寒今日作为技术顾问出席,她专业的姿态和沉静的气场无形中给团队增添了一份底气。陆宇推开厚重的会议室门。
室内,椭圆形的会议桌已经坐了不少人。主位上是李副市长,旁边是图书馆馆长、市政府信息办主任等几位年前见过的领导。然而,让陆宇目光微微一凝的是,会议桌的另一侧,坐着三位身着笔挺西装、气质精干的人员。为首是一位约莫四十岁左右、戴着金丝眼镜、神色从容自信的中年男子,他面前的桌牌上写着“星海科技 副总经理 赵启明”。他身后坐着的一男一女,看起来也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精英。
星海科技的人果然来了。虽然早知道他们目标是后续更大规模的系统升级,但在此刻碰面,空气中立刻弥漫开一种无形的、微妙的竞争张力。
“李市长,王馆长,刘主任,各位领导好。”陆宇率先打招呼,语气不卑不亢。
“小陆你们来了,快请坐。”李副市长笑着点头,示意他们坐在空着的一侧,“正好,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几位是星海科技的赵总和他的团队。星海科技是我们国内软件行业的翘楚,这次也对我们市图书馆系统的整体改进规划非常感兴趣。”
赵启明站起身,主动向陆宇伸出手,笑容标准而富有职业感:“陆总是吧?久仰。你们‘析模科技’年前完成的第一模块,我们也有所耳闻,做得非常出色,后生可畏啊。” 他的话听起来是夸奖,但“后生可畏”四个字,隐隐带着一种前辈打量后辈的意味。
陆宇与他握手,力道沉稳:“赵总过奖了,我们只是尽力做好项目。星海科技是行业标杆,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应对得体,既未露怯,也未过分张扬。
双方团队简单介绍后,会议正式开始。
信息办的刘主任主持了会议:“各位,今天这个内部讨论会,主要目的是基于‘析模科技’出色完成的第一、第二模块基础,研讨第二模块后续的深化推进方案,以及论证后续第三、第四模块乃至整个图书馆系统升级的可行性。首先,请‘析模科技’就第二模块的后续计划做详细汇报。”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陆宇团队这边。
陆宇朝张志远微微点头。张志远打开笔记本电脑,将ppt投影到大屏幕上。他推了推眼镜,冷静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响起:“各位领导,赵总,关于第二模块(智能编目与资源深度关联系统)的后续推进,我们团队在假期期间也进行了深入复盘和规划。我们的核心思路是‘深化’、‘拓展’与‘赋能’。”
他切换着ppt页面,上面是清晰的数据流图、架构设计和阶段性目标。
“深化,指的是在现有算法模型基础上,引入更先进的深度学习技术,进一步提升古籍、地方文献等特殊馆藏的自动识别与分类准确率,目标是从目前的92%提升至97%以上。这部分,沈清寒博士所在的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可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我们已经做了初步的技术对接方案。”
沈清寒适时点头,补充道:“是的,我们有一篇顶会论文提出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模型,非常适合解决此类复杂文献的识别难题,愿意为这个项目提供技术转化支持。”
张志远继续道:“拓展,是指将智能编目系统与市民公共查询平台、手机App进行更深度的数据接口融合。不仅让内部管理高效,更要让市民能直观感受到检索效率的提升和关联推荐的精准。我们设计了一套完整的ApI扩展方案。”
陈浩接着展示了接口设计的原型图,逻辑清晰,考虑周全。
“赋能,则是我们计划开发一个‘专家协同标引子系统’。”陈峰接过话头,语气带着一丝技术极客的兴奋,“对于一些机器难以百分百确定的文献,系统可以一键发起线上协同邀请,由图书馆特邀的领域专家(如大学历史教授、地方文化研究者)进行远程辅助标引,并将结果反馈给机器学习模型,形成闭环,持续优化。这能将图书馆的专家资源也纳入系统生态。”
析模团队的汇报条理清晰,技术扎实,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应用和未来扩展,不仅是在做技术,更是在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生态。图书馆馆长频频点头,显然对这些能直接提升馆藏管理和服务质量的点子非常感兴趣。
李副市长也露出赞许的神色:“嗯,想法很好,考虑得很细致。特别是这个专家协同系统,很有创新性,也符合我们打造‘智慧文化共享平台’的初衷。”
星海科技的赵启明一直安静地听着,手指偶尔轻轻敲击桌面。等到析模团队汇报完毕,他微笑着鼓了鼓掌:“非常精彩的规划。不得不说,‘析模科技’虽然团队年轻,但在技术敏锐度和创新思维上,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他先给予了肯定,但话锋随即一转,“不过,我也有一些顾虑,想和各位领导以及陆总探讨一下。”
会议室的气氛稍稍收紧。
赵启明身体前倾,语气变得更为正式:“第二模块的深化和拓展,无疑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交互和存储需求。据我了解,目前图书馆的底层数据基础设施,还是五年前建设的。贵团队的计划是否包含了对底层架构的承压评估和升级方案?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底层支持,后期的扩展性和稳定性可能会遇到瓶颈,甚至存在数据安全风险。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盘考虑。”
他点出的问题非常实际,直指核心要害。这也是陆宇团队之前讨论过,但限于当前项目范围和预算,尚未能彻底解决的痛点。
陆宇面色不变,从容应答:“感谢赵总提出的宝贵意见。底层架构的重要性我们非常清楚。在我们的规划中,已经将数据压测和分阶段扩容方案作为优先级任务。并且,我们与两家云服务提供商正在接洽,探讨采用混合云模式来弹性应对流量和算力需求的可能性,初步方案已经形成。” 他示意陈峰展示了相关的联络记录和方案概要。“当然,这确实需要市政府在后续预算上给予支持。我们认为,分阶段投入,比一次性推翻重来更具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赵启明笑了笑,不置可否,继续抛出第二个问题:“技术前瞻性很足,但项目的长期运维和持续迭代能力至关重要。恕我直言,创业团队充满激情,但抗风险能力和长期投入的稳定性,往往是大平台更具优势。一旦项目核心人员出现变动,或者公司战略重心转移,如此深度定制化的系统,后续的维护和升级由谁来保障?市政府是否需要考虑将核心系统建立在更具可持续性的合作基础上?”
这个问题更为尖锐,直指析模科技作为创业公司的“软肋”。陈峰陈浩的脸色微微有些变化,张志远也抿紧了嘴唇。这正是他们之前内心挣扎过的点。
陆宇沉默了片刻,会议室里落针可闻。然后,他抬起头,目光直视赵启明,也扫过在场的各位领导,声音清晰而坚定:
“赵总的问题很现实。确实,和大公司相比,我们‘析模’规模小,看起来抗风险能力弱。但正因为我们小,所以这个项目对我们而言,不是众多项目之一,而是核心、是生命线。我们会投入百分之两百的心血和资源,确保它的成功和持续发展。我们的团队稳定性极高,拥有共同的愿景和股权激励。相反,大公司项目众多,资源调配灵活,但也意味着任何一个单一项目都可能因战略调整而被优先级下调。”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恳:“至于长期运维,我们提出的正是‘共建、共赢’的模式。我们愿意培养图书馆自身的技术团队,移交部分权限,提供全套技术文档和培训,确保即使未来有变化,系统也能平稳过渡和持续运营。我们追求的不是做一个一锤子买卖的黑盒系统,而是打造一个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平台。我们的‘野心’不仅仅是完成一个项目,而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成为市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值得长期信赖的合作伙伴。”
陆宇的回答,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将劣势转化为了一种专注和投入的优势,并且展现出了开放合作的态度。
李副市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赵启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似乎没料到陆宇如此沉稳和老练。他不再纠缠这个问题,转而笑道:“陆总很有信心。很好。” 他看向李副市长,“领导,我们星海科技对于图书馆整体系统的升级改造,有着非常成熟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大量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在大型公共项目的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和全国性资源整合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非常期待能参与到后续更具挑战性的模块中,为我市的文化数字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他的发言,巧妙地将其定位从“挑刺者”转向了“更有实力的后续合作者”,将竞争焦点从析模正在进行的第二模块,引向了未来更广阔的天地。
会议的后半段,主要围绕着后续更大规模系统升级的愿景、技术路线图以及市政府的整体规划进行探讨。星海科技展示了他们为其他大型图书馆或公共文化机构做的成功案例,庞大的平台、炫目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实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描绘的蓝图更为宏大和系统。
而析模团队则更侧重于基于现有项目的深度挖掘和渐进式创新,显得更接地气,更了解本地化需求。
会议结束时,李副市长做了总结发言:“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析模科技’对第二模块的深化规划做得非常扎实,有创新,有想法,我很期待看到成果。星海科技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内顶尖企业的实力和视野,为我们未来的整体规划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他目光扫过双方:“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析模科技’全力落实好第二模块的后续工作,这是基础,一定要打牢。信息办和图书馆要全力配合。同时,市政府也会启动对整体系统升级的可行性研究和预算评估,届时希望星海科技也能积极参与进来。”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就是把我们市的图书馆系统,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智慧图书馆标杆。不管是初创企业还是行业巨头,只要有实力、有诚意、能做出好东西,我们都欢迎!”
这番话,暂时为双方的竞争划下了一个休止符。现阶段,第二模块依然是析模科技的阵地,但未来更大的蛋糕,星海科技已经强势插足,获得了入场券。
走出市政府大楼,冬日阳光刺眼,但寒风依旧。
陈峰长出一口气,抹了把并不存在的汗:“我去,压力真大!那个赵总,句句都往要害上戳。”
陈浩心有余悸:“是啊,特别是问我们抗风险能力的时候,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还是宇哥你稳得住。”
张志远沉吟道:“他们确实厉害,问题提得很专业,展示的案例也很有说服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陆宇神色凝重:“这只是开始。李副市长的话说得很明白,我们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必须把第二模块做到极致,做到无可挑剔!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本去和星海这样的巨头竞争后续的项目。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也被激起了更强的斗志。
沈清寒轻轻握了一下他的手:“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面对星海这样的对手,能稳住阵脚,清晰表达自己的优势和价值,很难得。接下来,就是执行和证明了。”
回到工作室,气氛没有了早晨出发前的紧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紧迫感和燃烧的战意。
他们来不及休息,立刻围坐在一起。
“兄弟们,”陆宇看着大家,眼神锐利,“会议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我们没有退路,第二模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且要超出所有人的预期!我们要让市政府看到,选择我们‘析模’,不仅仅是给年轻人一个机会,更是做出了一个最优的技术和性价比选择!”
“没错!”陈峰猛地站起来,“星海牛又怎么样?咱们就要让他们看看,小团队也能爆发出大能量!干就完了!”
“技术细节上还要再打磨,特别是底层架构的应对方案,必须尽快细化落实。”张志远已经打开了电脑。
“接口标准和数据安全规范,我立刻去优化!”陈浩也回到了自己的工位。
无需更多动员,巨大的外部压力反而凝聚了团队,将之前因高薪offer而产生的些许动摇彻底碾碎,转化为了一种同仇敌忾、必须证明自己的强大动力。
陆宇打开项目管理系统,将任务一条条分解、指派, deadlines定得比原计划更加提前。
他知道,市政府图书馆项目这个小小的会议室,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他们与星海科技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接下来的日子,“析模科技”工作室的灯光几乎每晚都亮到深夜。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潜能压榨到了极致。沈清寒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帮助团队攻克算法难题,并利用自己的学术资源,联系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
挑战层出不穷,技术难题、进度压力、与图书馆方面的沟通协调……但团队没有人抱怨。星海科技的存在,像一条鞭子,时刻鞭策着他们必须更快、更好、更精密。
在一次深夜加班后,陆宇看着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的伙伴们,沉声说道:“记住今天的感觉。总有一天,我们会让‘星海’这样的名字,在面对我们‘析模’时,也会感受到同样的压力!”
窗外,城市灯火阑珊。属于他们的战斗,正在这小小的工作室里,激烈地进行着。而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他们又将投入新的攻坚。证明之战,已然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