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讲台上的吴老师并没有立刻发作,甚至没有去看底下低眉塌眼、努力缩小自己存在感的彦宸。他从那沓所剩无几的卷子中,慢条斯理地抽出了最上面的一份。他清了清嗓子,目光在教室里逡巡了一圈,最后落在了第一排靠窗的一个女生身上。

“今天的课,我们换个方式。”吴老师的声音依旧是他惯有的、略带沙哑却极具穿透力的调子,只是今天,那声音里似乎少了几分平日不怒自威的严厉,多了几许难以言喻的平和,“有几份期末考试的作文,我觉得有些……嗯,值得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我念到谁,谁就自己站起来,把自己的大作,朗读一遍。然后,我们再一起评点。”

此言一出,底下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压抑着的骚动。自己读自己的作文?这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可是破天荒头一遭!要知道,吴老师的点评向来以犀利精准着称,偶有佳作,他会亲自范读,但多数情况下,都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当众朗读,再接受他的“公开审判”,这……这简直比直接公布分数还要磨人。

第一份试卷被吴老师轻轻拿起,他看了一眼上面的名字,然后目光投向了教室的某个角落。“第一份,这位同学,你来。”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片的男生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接过自己的试卷,声音细若蚊蚋,开始磕磕绊绊地读他那篇关于“勤俭节约”的议论文。文章本身中规中矩,只是举例略显陈旧,论证也有些乏力。男生读完,头几乎要垂到胸口。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吴老师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不足,反而语气温和地说道:“嗯,主题选得很好,勤俭节约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文章结构也还算完整。如果能在举例方面更贴近我们当下的生活,论证上再深入一些,比如思考一下勤俭节约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表现形式,或许会更好。坐下吧,继续努力。”

那男生如蒙大赦,几乎是跌坐回座位上的。

接下来是第二份。一个文文静静的女生,写的是一篇散文,描绘了雨后校园的景色,辞藻尚算华丽,但情感略显空泛,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女生读的时候,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

吴老师听完,依旧是和风细雨般的点评:“文笔不错,观察也还算细致。写景散文,最重情景交融。景是外在,情是内核。试着把自己更真实、更独特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去,让景物为你说话,文章才会更有灵魂。不错,有进步空间。”

教室里开始响起一些细细簌簌的议论声。

第三份,第四份……

吴老师似乎真的改变了风格。对于那些平日里成绩中游,作文也总是平平无奇的学生,他不再像以往那样不留情面地指出其“言之无物”、“逻辑混乱”,反而耐着性子,从结构、立意、乃至遣词造句上,一一给予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点评的语言也少了许多锋芒毕露的词句,多了几分循循善诱的引导。

“这篇文章的切入点不错,能够从小处着眼,引发出一些思考。如果在论证部分,能再多引用一两个有力的例证,说服力会更强。”

“这位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故事的构思也很有趣。要注意的是,情节的推进不能只靠巧合,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另外,对话可以再精炼一些,避免口语化。”

如此这般,一份又一份试卷被点评、下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讲台上的试卷也肉眼可见地越来越薄。

坐在前排,一向是班级活跃分子的李晓雯,悄悄回过头,对着后排相熟的同学,用手掩着嘴,满脸惊诧地小声嘀咕:“天呐,老吴头今天转性了?怎么这么温柔?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她身后的几个同学也纷纷点头,表示深有同感。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以“毒舌”和“严苛”闻名的吴老师吗?难道是新学期新气象,连带着吴老师的教学风格也焕然一新了?

温柔?彦宸心里咯噔一下。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这老狐狸,难道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先用“怀柔政策”麻痹大家,然后等到自己这份“惊世骇俗”的《铁杵磨针的反思》登场时,再来个“重点打击”、“公开处刑”?越想越觉得可能性极大,彦宸把头埋得更低了,几乎要钻进抽屉里,恨不得自己立刻变成一只缩头乌龟,与世隔绝。他就这么一直装死似的趴在桌上,任凭讲台上那叠象征着“命运判决书”的试卷一张张减少。

他默默地在心里计算着。一张,两张,三张……吴老师手里的卷子越来越少。教室里的气氛,也从最初的紧张,逐渐变得有些……轻松,甚至带着一丝对吴老师“反常”表现的好奇与探究。

当讲台上只剩下孤零零的最后一份试卷时,彦宸反而奇异地平静了下来。他缓缓地抬起头,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那感觉,就像是溺水的人终于放弃了挣扎,任由自己沉入水底。他慢条斯理地坐直了身子,甚至还煞有介事地整理了一下被自己压得有些褶皱的衣领,脸上露出一副“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悲壮表情。

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讲台上的吴老师,拿起那最后一份薄薄的、却仿佛有千钧之重的试卷,目光在上面停留了许久。他似乎也察觉到了教室里气氛的微妙变化,尤其是最后一排某个学生那突然“挺直”的腰杆。他抬起头,目光在教室里逡巡了一圈,最后,精准地定格在了彦宸身上。

这一次,吴老师的语调里没有了之前的平和,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纠结,甚至可以说是犹豫。他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似的:“这最后一份作文……是彦宸同学写的。”

“唰——!”

全班同学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一般,齐刷刷地从讲台汇聚到了教室最后一排的彦宸身上。那目光里,有好奇,有同情,有幸灾乐祸,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期待着一场“好戏”的上演。毕竟,彦宸同学的“光辉事迹”,以及他在吴老师课堂上“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英勇表现,早已是同学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经典桥段。尤其是当很多人都知道,这位仁兄的语文期末考试总分,不多不少,正好卡在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七十九分上。

面对这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彦宸非但没有丝毫的局促与不安,反而嘴角一咧,露出了一个堪称灿烂的笑容。他微微侧身,潇洒地抬起右手,对着讲台方向,以及四周“关切”的目光,优雅地行了个半屈的致意礼,同时口中还念念有词,声音不大,却足以让邻近的几排同学听得清清楚楚:

“bravo! bravo! 感谢各位的厚爱!压轴出场的机会,总是留给最特别的人!”

他那副轻松自若、仿佛即将登台领奖的模样,配上他那滑稽的动作和故作深沉的语调,瞬间引爆了教室里的笑点。

“噗嗤——”

“哈哈哈……”

前排的李晓雯更是笑得花枝乱颤,指着彦宸,半天说不出话来。其他同学也纷纷忍俊不禁,教室里一时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张甯坐在彦宸身旁,无奈地用手扶了扶额头,看着这个活宝上蹿下跳的表演,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地跳。她压低了声音,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带着浓浓无力感的话:

“恭喜你,彦宸同学,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也……‘与有荣焉’。”

她特意加重了“与有荣焉”四个字的发音,语气里的那份“荣幸”,任谁都听得出其中的深意。

吴老师等教室里的笑声稍歇,目光在彦宸那张得意洋洋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眼神复杂难辨。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教室里迅速安静下来。

“彦宸同学,”吴老师缓缓开口,“既然你已经做好了‘压轴出场’的准备,那这份‘特别’的作文,就由我来为大家朗读吧。”

彦宸那刚刚抬起一半,准备应声起立,甚至已经构思好开场白(比如“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接下来,请欣赏由我带来的,发人深省、启迪灵魂的……”)的屁股,顿时像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僵在了半空中。他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微张,形成一个滑稽的“o”型。

什么情况?!老吴头亲自操刀?这……这剧本不对啊!难道不是应该先把我绑赴刑场,然后由我自己声泪俱下地控诉这不公的命运,哦不,是朗读我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作”吗?现在这算什么?主审官亲自代读犯人的忏悔书?规格太高了吧!

他那悬在半空的屁股,此刻落也不是,不落也不是,姿势极其尴尬。张甯在一旁看得真切,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强忍着笑意,用手肘轻轻捅了捅他,示意他赶紧坐下。彦宸这才如梦初醒,讪讪地将屁股重新落回椅子上,只是那表情,依旧是充满了错愕与不解,以及一丝……不祥的预感。

吴老师并没有理会彦宸的小动作,他拿起那份试卷,习惯性地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目光落在纸面上。教室里再次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吴老师的声音。他们都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篇作文,能让一向以严厉着称的吴老师,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甚至要亲自朗读。

吴老师的声音沉稳而缓慢,带着一种特有的韵律,仿佛不是在念一篇学生的考场作文,而是在品读一篇值得细细玩味的文学作品。

“《铁杵边的启发:一次“震撼”点亮“诗仙”之路》”

标题念出来,教室里便起了一阵极轻微的吸气声。这个题目,听起来就和那些四平八稳的议论文不太一样,带着点引人探究的意味。彦宸的心又提了起来,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双手紧张地攥成了拳头。

吴老师开始朗读正文:

“‘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就听,它就像一面亮闪闪的镜子,告诉我们要坚持,总会成功。大家通常都佩服老婆婆那种像愚公移山一样的坚持,觉得是这种精神点燃了小李白,让他后来成了‘诗仙’。这当然是故事最重要的道理。”

读到这里,吴老师微微顿了顿,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全班,像是在确认大家对这个传统观点的认同。一些同学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开头,似乎没什么特别出格的地方。

“但是,”吴老师的语调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转折的意味,继续念道,“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看呢?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李白为什么会突然改变?也许能发现另一层意思,对我们现在也很有启发。这个故事不光是讲坚持,它其实也展示了一种特别的教育方式有多管用。它告诉我们,当平时那种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好像不管用的时候,一种来自生活、很有冲击力、能直接打动人的‘震撼’体验,反而可能成为唤醒一个人潜力、达成教育目标的神奇‘钥匙’。”

教室里的气氛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一些脑子转得快的学生,已经从这几句话里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震撼体验?”“神奇钥匙?”这些词汇,显然与他们平时作文里惯用的“持之以恒”、“勤学苦练”有所不同。

彦宸的心跳不由得又快了几分。他偷偷瞄了一眼张甯,只见她也正微微蹙着秀眉,眼神里带着一丝思索。

吴老师的声音依旧平稳,继续往下读:

“故事开头说,小李白‘读书未成,弃去’。简单几个字,就画出了一个学习上有点‘问题’的小孩形象。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在李白那个时候,学习可能就是不停地背古文、守规矩。老师可能苦口婆心地教,每天功课也少不了。但这种一步一步来的、主要靠灌输知识的方法,好像没能抓住这个脑子活、天性有点管不住的少年。他‘弃去’,就是不想学了,跑出去玩了。这说明,当时用在他身上的教育方法,至少在那会儿,没能让他真正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可能让他觉得有点闷,有点烦。道理可能讲了很多遍,知识也可能塞了不少,但这些东西没能真正变成他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这其实反映了很多按部就班教育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一些特别的孩子,如果缺少能触动他们个性的东西,缺少情感上的连接,教育效果就会差很多。”

读到这里,教室里已经完全安静了下来。吴老师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学生们的耳中。彦宸的这番对传统教育方式的“猜想”和“反思”,对于这些一直处在应试教育压力下的学生们来说,无疑是有些大胆,甚至有些“刺耳”的。一些同学开始交头接耳,用极低的声音议论着,眼神复杂地看向彦宸。

彦宸感觉自己的脸颊有些发烫,后背也开始微微冒汗。他能感觉到,吴老师念出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块小石子,投入了这间坐满了学生的教室,激起了一圈圈或明或暗的涟漪。

吴老师没有停顿,继续用他那不疾不徐的语调念着: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教室外面,很偶然。李白在小溪边碰到了一个埋头苦干的老婆婆。注意,这不是老师安排好的‘课外活动’,就是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老婆婆没有讲一堆大道理,也没引用名人名言,她只是在做一件看起来特别‘不靠谱’的事——用一根粗铁棒去磨一根细小的针。这本身就让人觉得很吃惊:**一个那么粗的铁棒,一个那么细的针,这对比太强烈了!这种做法也太不可思议了!**这比书本上的字、课堂上的话更能一下子吸引住一个孩子的好奇心。李白自然就问了:‘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这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当念到加粗的字体时,吴老师的语调略微加重,仿佛也在体会那种视觉上的巨大冲击。

“老婆婆的回答很简单,但特别有力量:‘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为什么那么震撼人?不光是因为它讲了坚持的道理,更是因为说这话的人,正在做着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语气那么平静、那么肯定。**这就是‘说’和‘做’的完美结合,是想法和行动的高度一致。**老婆婆不是在刻意教训李白,她只是在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但是,正是这种从真实行动里来的简单的话,就像往平静湖里扔了块大石头,在小李白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浪。”

随着吴老师的朗读,彦宸那篇作文的核心观点逐渐清晰地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不再是单纯地歌颂“坚持”,而是从“震撼”、“体验”、“情境”的角度,去解读李白转变的深层原因。

“这种‘震撼’是怎么产生教育效果的呢?

首先,是场景的冲击力特别强,特别具体。课堂上讲的道理通常比较抽象,但眼前看到的景象是具体的、能摸得着看得见的。粗铁杵、硬磨石、老婆婆专心的样子和不停的动作,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让人忘不了的画面。这种具体的感觉,让‘坚持’这个比较虚的概念,一下子变得有形有力量,比一百句空洞的口号管用多了。我们知道,对青少年来说,生动具体的例子往往比抽象的理论更容易说服人。

其次,是对比带来的内心冲突和反思。老婆婆为了磨一根小针,都能付出那么大的耐心和力气,一天又一天,好像不问结果,只管努力。李白自己呢,作为一个读书求学问的少年,遇到一点学习上的困难,就选择了‘不干了’。这种强烈的对比,肯定会让他心里受到震动。‘她为了根针都这样,我为了学习怎么能怕难呢?’这种由对比产生的不好意思、佩服,以及对自己的反问,是非常强大的内在动力。它不是外面给的压力,而是内心深处被打动后,自己开始反思和醒悟。这正是很多‘填鸭式’教育缺少的一环——打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自己主动去想、去思考。

再有,是意想不到带来的‘顿悟’时刻。这次碰面是偶然的,老婆婆做的事是出人意料的。这种意想不到的‘惊奇’,打破了李白平时的想法,给新的认识和感觉打开了一扇门。有时候,教育的机会就藏在这些打破常规、让人觉得‘咦?’的时刻。它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计划、有流程,反而更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想法。李白的转变,不是被‘教’会的,而是被‘点醒’的。

最后,是榜样的力量在悄悄起作用。老婆婆用自己的行动,成了一个关于‘可能性’和‘坚持’的活生生的榜样。她没想去改变李白,但她的存在本身,她那种近乎‘犟’的专注和坚持,无声地传递了一种强大的信念: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只要有决心和持续的努力,也可能实现。这种来自一个真实的人的力量,往往比冷冰冰的规定和要求更能感染人、影响人。”

读到这里,吴老师的声音微微停顿了一下,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视了一圈底下的学生。许多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思索的神情。彦宸的这番层层递进的分析,显然已经引发了他们的共鸣,或者至少是让他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张甯的眼神也变得深邃起来。她看着讲台上神情专注的吴老师,又看了看身边虽然紧张但腰杆挺得笔直的彦宸,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复杂的感觉。她知道彦宸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但偶尔也会冒出一些异想天开却不乏深度的想法。只是没想到,他竟然能将这些想法如此系统地、有条理地组织成一篇完整的论述。

吴老师继续念道:

“从这个角度看,‘铁杵磨针’的故事,就像一个巧妙的教育比喻:当一种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就像李白当时可能经历的课堂学习)对某个孩子效果不好时,一次充满‘震撼’的、具体的、能引起强烈情感共鸣和深入自我反思的‘另类刺激’(就像溪边磨针的经历),反而可能成为打开他心门、激发他潜力的关键。这并不是说系统的学习不重要,而是强调教育方法需要多样化,需要适合不同的人。”

这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教室里炸响。直接点出“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效果不好”、“另类刺激”、“教育方法需要多样化”,这几乎是在含蓄地批评现行的某些教育模式了。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凝重。

彦宸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他能感觉到,吴老师在念这一段的时候,语速似乎都放缓了一些,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特殊的重量。

然而,吴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将彦宸的“反思”继续推向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

“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启发呢?

现在知识更新快,信息也多,我们当然还需要系统地学习知识,但更需要关注怎么点燃学生心里学习的热情。当学生对日复一日的课堂感到有点累,对单纯的知识灌输觉得没感觉时,我们能不能学学‘铁杵磨针’的智慧,创造更多有‘震撼力’的教育机会?

这可能是一次用心组织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价值;可能是一次和行业牛人的深入交流,让榜样的力量变得真实可感;可能是一个有挑战的跨学科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坚持的意义;甚至可能只是课堂上一个精心设计、让你‘咦?’一下的问题,或者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分享。

关键在于,这些方法要尽量做到:

有情境,能体验: 让学习发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场景里,能看到摸到,不只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

有冲击,能启发: 能打破学生固有的想法,引起他们的好奇、惊讶,甚至一点点困惑,从而激发深入思考。

有情感,有认同: 能触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体验中产生共鸣,从心里认同知识、目标或某种价值。

能主动,能生成: 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提问、反思,让学习过程变成一个自我发现和理解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

这一连串的设问、排比和具体化的建议,让彦宸作文的论证显得更加充实和有力。吴老师在朗读这些段落时,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他也在认真思考着这些“启发”的可能性。

终于,到了作文的结尾部分:

“当然,我们不能故意去安排每一次‘溪边奇遇’,教育也不能完全靠这种戏剧性的‘顿悟’。但‘铁杵磨针’的故事提醒我们,教育的路不止一条,有效的教育往往需要跳出单一的模式。它告诉教育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敢于创新的心,去观察、去理解每一个独特的学生,去寻找那些可能触动他们心灵、激发他们潜能的‘铁杵’和‘磨石’,哪怕它们看起来很普通,甚至有点‘笨’。

李白的顿悟,来自一次偶然的遇见,却成就了一段传奇。这个故事的深层魅力,也许就在于它不仅赞美了坚持,更用一种很诗意的方式,揭示了教育的某种可能:最深刻的教育,有时并不发生在整齐的教室里,而是在那不经意的小溪边,当一个平凡的坚持,用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和一颗需要被点亮的心灵相遇时。它告诉我们,唤醒远比灌输更重要,体验远比说教更深刻。在追求知识的路上,我们不仅需要‘铁杵磨针’的毅力,更需要创造和抓住那些像‘铁杵磨针’一样能带来顿悟和震撼的教育瞬间。”

当最后一个字音落下,吴老师合上了试卷,轻轻地放在讲台上。教室里,依旧是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的学生都还沉浸在彦宸这篇“惊世骇俗”的作文所带来的冲击之中。他们从未想过,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励志故事,竟然还能被解读出如此深刻而新颖的教育哲理。尤其是那句“唤醒远比灌输更重要,体验远比说教更深刻”,像警钟一般,在每个人的心头敲响。

彦宸自己也有些发懵。他虽然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但此刻听着吴老师用那沉稳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呈现出来,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种奇异的陌生感和……一丝小小的得意。他偷偷地挺了挺胸,感觉自己那七十九分的语文成绩,似乎都在此刻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吴老师缓缓地走回到讲台中央,他没有立刻开口说话,而是摘下了鼻梁上的老花镜,用指尖轻轻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角。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他的神情看起来少了几分平日的威严,多了几分长者的温和与……不易察觉的思索。

他拿起那副老花镜,镜片在窗外透进来的阳光下微微反着光。然后,他抬起头,目光再次平静地扫过全班同学,最后,定格在依旧有些紧张和期待的彦宸脸上。

吴老师轻轻地叹了口气,开始进行自己的“反思”。

CC读书推荐阅读:百亿豪门穿兽世,投喂对象抢疯了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以死谢罪?重生后全宗门跪求原谅晚来情谊深二次元之斩神调包后,狼山小公主大杀四方宠爱太多太难选离婚吧,别耽误我泡小鲜肉万界保管员:开局穿梭机被曝光修为尽废后,我被逼退出宗门处处找茬?侯府小姐我不当了婚礼当天,老公朋友圈官宣白月光了穿越古代,我被团宠了瘸腿大师姐带着宗门飞升了海贼:这个海军强到离谱黑神话西游:神佛!吃俺老孙一棍圣子大人没有心我到民国当间谍周易哲学渣了腹黑女后我的诸天无限流,从要你狗命开始气运被夺后,她虐哭宗门所有人医妃归来:重生嫡女杀疯了!断亲单开族谱,柔弱表小姐不好欺神医娘亲一出门,各地大佬追着宠斗罗:穿成唐三姐姐后我封神了长相思之寒柳依依九叔:简化金光咒,晒太阳就变强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废材巫女的鬼怪们港综:称霸香江从庙街开始娱乐:息影五年!我的女粉丝全是一线明星?港综:普通道士?随手就是五雷咒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无拘无束游走诸天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斗罗:趁雪帝落难,忽悠她做老婆被宗门诬陷后大师姐杀疯了武夫借剑无限之我的金主真难哄爱与租约快穿:满级大佬,在线追夫爱情公寓:我的幸福生活烧火丫鬟嫁东宫:太子,求你疼我薅光系统羊毛后,她飞升了古墓新娘,冥王宠得心慌慌你人皇幡都冒邪气了,还装赘婿?AI说:卷什么?躺平才可能躺赢特种姐妹穿七零,给列强亿点震撼
CC读书搜藏榜:这个宗门大有问题承光集亮剑:团长听我解释,我真是群演穿书:救赎疯批男主后,剧情崩了什么?我和二狗子杀遍了诸天hp:和德拉科相爱相杀的那些年快穿:宿主为远离小黑屋一路狂奔网游之幻兽使一吻定情,总裁的天价影后穿书后踢开男主,抱紧反派大腿重生复仇:我与夫人分天下红色王座圣骑士编年史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报告帝君,您的下属又想搞恋爱脑药神,从我不是药神开始蜜之仇九尾灾荒年:娘子有空间,婆家宠上天仙缘无双传晚来情谊深游云惊凤不求长生,只为称帝几度夕阳生HP:救世主今天又在消极怠工我隔着月亮,慢慢回头望火影:岩石巨人吊打高达兔兔生存记夜夜笙歌,公主殿下专宠暗卫白描情书邪修师妹拯救了全宗门赛博朋克:战争步行者插翅难逃,又被疯批世子逮回去了为君倾心绝世冥王妃网游——屠龙巫师八零大佬别虐了,夫人才是白月光美漫:从疯人院毕业后做蝙蝠侠凤朝华快穿之女配咸鱼人生皇女请回家偏执!疯批!真千金是朵黑莲花重生清冷貌美少年练习生后去选秀我在相声社团当团宠千户待嫁幸好正当时重生之千金小姐养成系你已进入选择模式刘一的仙途奇缘反派他每天都想欺师灭祖HP:掠夺者们有被迫害妄想症
CC读书最新小说:重生归来:六个哥哥跪求原谅纯阳圣体劫曾经,拥有,失去社牛助理带艺人杀穿娱乐圈纵横暗黑世界修仙之菜鸡逆袭记综穿:宿主他比反派还狠掌教华山,从领悟独孤九剑开始别吵了,穿越都要两个人怎么每任宿主都泡我任务对象七零娇小姐随军,惊艳家属院枭爷认栽吧,白月光一哭就沦陷外室携子进门,主母发疯,都别活霓虹残影:都市异闻簿带着究极手镯的我,穿越到原神我吞了神树后,无敌了海贼王之仙途误入海贼船帝国小农民七零军婚换嫁高冷军官后两胎六宝咸鱼仙帝七零军婚:我携亿万物资闪嫁兵王恨错师尊穿越星际,我在荒星综艺度假崩铁:超绝妈宝龙这一块儿我身边的人偷听我心声后,杀疯了冷面将军宠妻日常穿到古代也要搞事业龙皇崛起:我,蛟龙奥鲁古妹被掳后我携仙王神魂踏碎九天共感暴君前夫后,娇娇被亲到红温名柯:女扮男装后,我深陷修罗场昭璃天下重生后,我挖了绿茶女的墙脚错嫁求生让我去修正历史?可我只会破案关于我总被错认为精神病这件事望凝眉与你重逢是我的幸事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阴阳纹身师男配你干嘛,我是来撮合男女主的快穿之我帮女主逆袭人生手撕反派带狼祖宗混七零,姑奶奶多项全能学园都市:御坂美琴是我姐姐火影:这个忍者过于抽象假千金重生后,总裁们争当舔狗你是受啊,怎么忽然攻起来了!?朱墙玉碎:庶女为后双穿记你的人生我接了神印:重生月魔公主,神位我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