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的夏秋之交,曹操在徐州境内的攻势愈发猛烈。郯城外围据点接连失守,城池岌岌可危,每日都有坏消息传入城中。陶谦度日如年,翘首以盼着北方的回音。
与此同时,一路风尘仆仆的糜竺,终于穿越了曹操控制下的泰山郡与琅琊郡部分地区,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青州夜枭的暗中接应,有惊无险地抵达了青州齐国临淄。
临淄州牧府,气氛与徐州的危急截然不同,透着一种沉静的秩序感。听闻糜竺到来,刘备即刻在偏厅接见,贾诩与郭嘉两位心腹谋士陪同。
“糜别驾远来辛苦!”刘备见糜竺面带倦容,衣袍沾染尘土,亲自起身相迎,态度恳切,“徐州情形如何?陶使君安否?”
糜竺见到刘备,如同见到了救星,不及寒暄,便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急切与哽咽:“刘使君!徐州危矣!曹孟德以报父仇为名,兴不义之师,屠戮百姓,兵围郯城,日夜猛攻!陶府君心力交瘁,危在旦夕!今特遣竺冒死前来,奉上亲笔书信,恳请使君念在同盟之谊、苍生之苦,速发援兵,救徐州百万生灵于水火!”说罢,双手颤抖着呈上陶谦的求救信。
刘备神色凝重,接过书信,迅速览毕。信中,陶谦不仅详述了曹操暴行和郯城危局,更深刻剖析了曹得徐州后对青州的威胁,言辞悲切,情真意切,最后几乎是以托付后事的口吻恳求刘备出手。
刘备将书信递给身旁的贾诩,沉声道:“曹孟德此举,人神共愤!陶恭祖仁厚长者,竟遭此劫难,徐州百姓何辜!”
贾诩与郭嘉快速传阅信件。郭嘉眼中闪过一切尽在掌握的光芒,率先开口:“主公,曹操残暴不仁,已失徐州民心;陶恭祖穷途末路,求救于我。此正是我青州吊民伐罪,扬威立德,进而经略东南之天赐良机!出兵救援,刻不容缓!”
贾诩阴柔的声音接着响起,带着一丝冷冽:“然出兵亦需章法。曹操主力集于郯城,其后防空虚。我可双管齐下,令其首尾难顾。”
刘备颔首,基于先前谋划,他心中早有定计,此刻更是果断:“文和、奉孝所言,正合我意!此番救援,不仅要解郯城之围,更要让曹操知难而退,不敢再窥视徐州!”
他当即下令:
“文和,你与宣高留守临淄,总揽青州事务,确保后方无虞!”
“传令平原云长、济南儁乂,以元直为军师,即刻起兵,自西线南下,大张旗鼓,做出进攻兖州腹地之势,佯攻牵制,务必让曹操感到后方压力!”
“传令北海子龙、东莱子义,速率本部精锐骑兵为先锋,轻装疾进,直扑徐州!”
“传令管承、徐盛,水师即刻启航,沿泗水南下,输送粮草军械与叔至的尖刀营等步军士卒,并配合步骑作战!同时传令叔至,带领尖刀营通过水师先行进入东海郡支援陶恭祖守卫郯城!”
“其余青州主力,随我与奉孝,并典韦、管亥等将,即日开拔,与糜别驾一同,兵发徐州!”
这一连串命令,清晰明确,瞬间勾勒出一幅多路并进、水陆协同的宏大进军图景。糜竺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他没想到刘备竟如此果决,而且部署得如此周密!不仅直接派兵救援,还考虑到了牵制曹操后方,更动用了水师!这绝非简单敷衍,而是倾力相助!
“刘使君……高义!竺代陶府君,代徐州百姓,拜谢使君!”糜竺激动得再次深深下拜。
刘备连忙扶住他:“子仲不必多礼!备与陶使君乃至交,青徐更是唇齿之盟,岂能坐视曹贼逞凶?救兵如救火,我等这便出发!”
随着刘备一声令下,整个青州军事机器高效运转起来。西线,关羽、张合在徐庶的谋划下,开始调动兵马,旌旗招展,战鼓擂动,营造出大军压境的态势。北线,赵云的白毦营与太史慈的侦骑营如同离弦之箭,率先冲出青州,卷起烟尘,直插徐州北部。东莱港口,管承、徐盛的水师战舰升帆起锚,满载士卒与物资,驶入渤海,转而进入泗水河道。陈到及其尖刀营则通过水师战舰秘密进入东海郡,然后通过陆路朝着郯城前进。
而刘备本人,则与郭嘉、典韦、管亥等将,率领着青州最核心的无当营及数万步骑主力,以糜竺为向导,浩浩荡荡,离开临淄,踏上了南下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