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如既下,幽州大局已定,但余波未平。辽西、辽东、右北平、渔阳等郡,仍有许多地区被叛军的残部、趁乱而起的土匪以及一些摇摆不定的乌桓小部落占据,政令不通,民生凋敝。
蓟城州牧府内,刘虞、刘备、公孙瓒以及一众将领谋士齐聚一堂,商议善后与进军方略。
刘虞抚须道:“肥虽已破,二张遁逃,然辽西、辽东、右北平、渔阳诸郡,仍有多处为乱军残部或心怀叵测之徒所占,民生凋敝,亟待恢复秩序。当速派精干之力,分头进剿,安抚百姓,重建郡县。”
公孙瓒立刻起身,抱拳请命:“大人!辽西、辽东乃叛军起事之地,情势最为复杂,且毗邻塞外,需强力弹压,以防胡虏再窥伺!末将请命,率本部兵马,平定辽西、辽东!”他话语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显然,管子城之围的仇,他誓要亲手向那些曾依附叛军的势力讨还。
刘备略一沉吟,亦道:“公孙将军所言极是。辽东汉胡杂处,非将军之威不能震慑。备愿与云长、子龙、翼德等,分定右北平、渔阳诸郡,清剿残寇,安抚流民,为将军稳固后方。”
刘虞看了看二人,心中明了公孙瓒的复仇之火与刘备的顾全大局。他点点头:“如此甚好。伯圭勇烈,足定辽地。玄德仁厚,可安渔阳、右北平。便依此议行事。”
计议已定,大军再次开拔。
公孙瓒怀着重建势力、一雪前耻的决心与重新补充整顿后的五千幽州铁骑,如同白色的风暴,席卷向辽西、辽东。所到之处,负隅顽抗的叛军残部和不服管束的胡部被毫不留情地碾碎,曾与叛军勾结的豪强坞堡被连根拔起,局势迅速得以控制。公孙瓒之名,再次成为边塞胡汉各族的噩梦。
另一边,刘备则与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麴义等将,分头行动。
关羽与赵云,率领一部精锐,直扑右北平郡。二人一个沉稳如山,一个细致如发,配合无间。关羽以威压人,降者甚众;赵云则善于安抚,清查户口,恢复生产,很快便将郡内叛军肃清,民生渐复。
刘备则与张飞、太史慈、麴义,亲自进军渔阳郡。渔阳郡毗邻塞外,此地是张纯起家之地,残余势力盘根错节。张飞勇猛,冲锋在前,扫荡敢于抵抗的叛军据点。太史慈的侦骑营如同猎鹰,将叛军残部的动向牢牢掌控。而麴义的先登营则在攻坚拔寨中再次大放异彩,无论叛军据守何种险要营垒,在麴义那针对性极强的战术面前,往往一鼓而下。刘备更是亲自走访地方豪强与百姓,广泛宣传刘虞的仁政,招抚流民,任用本地贤良,采取剿抚并施之策,很快便稳定了局势。
就在幽州战事如火如荼进行之时,遥远的洛阳深宫之中,一场影响天下格局的权力格局调整,也正在悄然发生。
大将军府,车水马龙,冠盖云集,投效其门下的名士、武将络绎不绝。曹操身着崭新朝服,步入这权力核心之地,他目光深邃,心中既有重返中枢的抱负,也对何进与外戚权势的急剧膨胀保持着本能的警惕。而袁绍,这位汝南袁氏的嫡子,以其冠绝天下的名望和手腕,迅速成为何进最为倚重的幕僚之一,官拜虎贲中郎将,手握禁军一部,风头无两。
深宫之中,汉灵帝刘宏的身体已一日不如一日。他常年沉溺酒色,掏空了身体,如今面对何进咄咄逼人的势头,深感不安。外戚的权势已然威胁到了皇权,尤其是他深感自己时日无多,幼子刘协的未来令他忧心忡忡。
“不能再等了……”刘宏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中平五年八月,汉灵帝刘宏下旨,组建一支直接听命于皇帝、独立于大将军府之外的新军——西园八校尉。他以心腹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总领八校尉,意图以此制衡何进,宦官集团则因蹇硕的得势而士气大振。何进对此极为不满,却一时无法公然反对皇帝的旨意,便在其他校尉身上下功夫。最终,汉灵帝刘宏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不得不将曹操、袁绍等士族代表乃至何进的一些亲信纳入其中,分别授予典军校尉、中军校尉等职。各方势力在这支新军中犬牙交错,相互监视,暂时的平衡下,隐藏着更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