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着校场上正在操练的士卒,语气渐渐坚定:
乱世之中,弱肉强食。我们现在看似占据四川,实则危机四伏。
张献忠在湖广虎视眈眈,明朝官军随时可能反扑,更不用说关外的满洲铁骑。
我们必须尽快强大起来,
马岳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看着周维。
为此,冒再大的风险也值得。
周维深深地叹了口气,终于不再劝阻:
下官明白了。这就去安排调粮事宜。
成都,征兵处。
离开北大营,马岳在许大的陪同下来到了城西的征兵处。
这里与北大营的肃杀气氛截然不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成千上万的青壮年排着长队,等待着登记入伍。
大帅请看,
许大指着人群,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
这些都是来投军的良家子。
咱们推行农社、分配田地的政策已经传开了,现在每天都有数百人前来投军。
马岳仔细观察着排队的人群。
这些人大多衣衫褴褛,面有菜色,但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够吃饱饭、分到田地,已经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甄别工作做得如何?
马岳问道:可有地痞流氓混迹其中?
许大连忙回道:
大帅放心,每个投军的人都要经过三道审查。地痞流氓、兵油子,一个都不要。
马岳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个年轻人身上。
那年轻人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身材瘦小,正在接受军官的询问。
为什么来当兵?
军官例行公事地问道。
家里遭了灾,爹娘都饿死了。
年轻人低着头,声音很小。
听说当兵能吃饱饭,还能分地...
军官在本子上记录着,又问道:
可会什么技艺?
俺...俺会木工。
年轻人怯生生地回答。
军官眼睛一亮:
哦?可会制作弓弩?
普通的弓会做,弩...没见过。
军官满意地点点头,在年轻人的名字上做了一个标记:
去那边登记,你会被分配到工兵营。
年轻人千恩万谢地去了。
马岳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
大帅,
许大说道:
像这样有技艺的新兵,我们都会特别标记,分配到相应的兵种。
做得对。马岳赞许道。
军中不仅需要冲锋陷阵的勇士,也需要各类匠人。工兵、炮兵,这些技术兵种往往能在战场上发挥关键作用。
他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
对了,我军现在的军装五花八门,实在有碍观瞻。
你立即去找周长史,着手成立一个被服厂,统一制作新式军装。
许大闻言,顿时来了精神:
大帅说的是!咱们现在有的穿明军号衣,有的穿百姓衣服,确实不像话。
不知大帅对新军装可有想法?
马岳沉吟片刻,说道:
主色用玄黑,庄重肃杀。袖臂缀红色标识,左胸前绣一个字。
样式要简洁实用,便于行动。
玄黑配红色...
许大在脑海中想象着新军装的样子,越琢磨越觉得合适。
好!既威武又醒目!末将这就去办!
记住,
马岳叮嘱道。
被服厂可以招募农村妇女入厂劳作。
这既能为她们提供生计,也能让男子腾出手来从事农耕或从军。
末将明白!
许大兴奋地领命而去。
火器工坊。
正月初五,年节的气氛尚未完全散去。
马岳陪着周维、刘申、许大等人将各方事务都安排下去,这才有空来看看火器。
马岳已经在李强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成都郊外的火器工坊。
工坊坐落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四周戒备森严。
明哨暗卡林立,进出都要经过严格盘查。
大帅,这里就是咱们的新火药作坊。
“之前汉中那边的都已经年前刚刚迁移过来了。”
李强指着山谷深处的一排厂房说道:
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将火药作坊与其他工坊隔开,单独设防。
马岳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四周。
只见山谷两侧的山坡上都设有了望台,上面隐约可见弓箭手的身影。
谷口处更是设置了三道关卡,守军都是跟随马岳的系统士卒。
现在马岳在各个重要处,都是系统士卒来做守卫。
一方面是他们的战斗力有保障。
另外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泄密。
忠诚,在这个战乱的年代,远远胜过能力。
马岳是幸运的,在系统地帮助下,他可以拥有满怀忠心的士兵。
安全措施做得不错。马岳赞许道。
李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大帅过奖了。这里关系到我军的命脉,属下不敢有丝毫大意。
二人走进火药作坊,一股刺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
作坊内,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着,有的在研磨原料,有的在筛药,有的在配置火药。
大帅请看,
李强引着马岳来到一个工作台前:
这是咱们新配制的火药,威力比明军使用的要强上三成。
工作台上摆放着几个陶罐,里面装着不同配比的火药。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匠正在仔细地称量各种原料。
这位是胡师傅,
李强介绍道。
是咱们这里经验最丰富的火药匠人。
胡师傅见马岳到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就要行礼。
不必多礼。
马岳扶住他,目光落在工作台上的火药上。
这些火药,可经过测试?
回大帅,
胡师傅恭敬地回道。
都已经测试过了。按照大帅给的配方,调整了硝、硫、炭的比例,威力确实大增。
就是...就是不太稳定,容易受潮。
马岳点了点头:
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火药威力再大,若是不能稳定保存,也是无用。
是是是,胡师傅连声应道。
小的正在想办法改进。
离开火药作坊,马岳又来到了火炮铸造厂。
这里的气氛更加火热,数十座熔炉同时工作。
炽热的铁水在模具中缓缓流淌,铸成一门门火炮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