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马岳这只“蝴蝶”的微妙影响,崇祯皇帝竟比历史上更早地遭遇了种种困境。
大明的进程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搅动,局势的动荡愈发严重。
当崇祯皇帝逐渐还在恐慌菩萨怪罪的时候,李自成与张献忠则分兵两处,义军的势力逐步壮大。
汉中凤县。
眼看明军那边没动静,马岳也没闲着。
凤县的土地改革在马岳的推动下,进行得有声有色。
有了地以后,百姓们脸上的笑容都比以前多了。
马岳转头看向赵友,眼神坚定,他安排道:
“赵友,你带着你的第六营绕过沔县,突击南郑。南郑没能力支援沔县了,沔县便可实行前后夹击,届时敌人自会不攻自破。”
“记住,你人数少,要做的是虚张声势,牵制南郑,伺机骚扰即可。”
赵友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随即又流露出几分担忧:
“将军,我去南郑,凤县可就只剩下周成的第七营了。”
他眉头紧锁,显然内心充满了矛盾。
周成瞪大了眼睛,看着赵友,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怎么?你还信不过我?”
赵友皱着眉,摇了摇头:
“不是信不过你,是这么多的事情都要将军去处理。我走了,万一明军从其他方向攻打,我是担心将军的安危。”
赵友担心自己走了,凤县的防守变弱了。
周成听闻此言,也陷入了沉思,他看着马岳,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虽然他自信自己的第七营不比别人差,但毕竟事关马岳的安危,他也不敢轻易下决定。
马岳见状,微笑着拍了拍赵友的肩膀:
“别担心,要是只指望你们,那我还打什么仗?我已经传信给吴冲和宋准,命令他们将宝鸡训练完成的一万辅兵带过来了。等到这一万兵来到,凤县的兵力就有一万出头,足以镇压一切了。”
宝鸡县征召的一万辅兵,经过将近四个月的休养整训,上次吴冲传信已经可堪一用。
这些原本的流民,已经有了一些精兵的模样。
当然,比起马岳的系统士卒那还差得远。
但马岳有自信,这些辅兵经过吴冲等人训练,跟大明兵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
赵友听闻宝鸡一万辅兵即将来到,心中的担忧终于烟消云散。
他点了点头,神色坚定:
“遵命,将军!”
马岳看着赵友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虽然最开始召唤的那一百名士兵中,也有不少人升任总旗、百户之职,保护着他。
但要说他最经常接触、最为熟悉的,还是吴冲、钱元、赵友这些人。
接触多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已经培养出来了。
汉中府治所南郑。
唐世济与赵光远望着西安的方向,一封封求援信如石沉大海,迟迟未见回音。
唐世济心中充满了焦虑,暗自咒骂着那些置他们于不顾的郑崇俭。
其实郑崇俭也是满腹苦水。
他几乎每隔数日便能收到唐世济的求援信件,而他也不停地向朝廷上书,请求增拨银两,派遣援军。
但朝臣忙着应付崇祯,崇祯自己又沉浸在朱慈焕逝世的悲痛之中。
导致马岳那边动作不断,而大明这边却如死水一般沉寂。
赵友出兵不过七日,唐世济得到了一个坏消息:
南郑城外出现了马家军的踪迹,天色昏暗,探子只看不下万人。
唐世济没想到马家军都打到南郑了。
顿时大惊失色,脸色苍白,急忙下令关闭四门,将城内外居民全部迁入南郑城内。
瑞王朱常浩得知南郑出现贼军,心急如焚,再次来到了知府衙门。
对着唐世济和赵光远怒吼道:
“怎么回事?敌军怎么都已经出现在南郑了?”
瑞王心中惊恐万分,南郑四分之一的面积可都是他瑞王府的产业。
如果贼军入城,不用想他的后果就不太好。
作为明朝王爷,他虽然手上没有实权,亲卫也被削减,但银子却从不缺。
佃户更是数不胜数。
如今敌军已兵临城下,他怎能不心急?
唐世济和赵光远面对瑞王的质问,面露尴尬之色。
赵光远硬着头皮说道:
“王爷,这些年许多关卡都已年久失修,知府大人的银两又有限,所以我只能先维修了虎头关和保险关。”
“可能……可能沔县已经被贼所破?”
唐世济没想到赵光远此刻还在推卸责任。
要知道他拨给赵光远的两万两银子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他当场反驳道:
“王爷,这些年瑞王府的宗室俸禄有多少您也知道,而且朝廷加征的赋税又比较重。府衙的银两也并不多。”
几人还没搞清楚这股贼军是怎么来的,就先因为怀疑沔县被破大吵一番。
朱常浩当然知道自己每年领取的俸禄有多少。
虽然他被封瑞王才将近四十年,但在他这些年辛勤耕耘下,瑞王藩人数也不算少。
他轻咳一声,岔开了这个话题:
“现在怎么办?敌军都已经到城下了,能不能把他们给打发了或者驱逐了?”
听到瑞王的话,唐世济将目光转向了赵光远。
在场的三个人中,只有赵光远是武将,这个重任自然得由他来承担。
赵光远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说起来他也是名将之后,他的父亲是袁崇焕爱将赵率教。
但这些年他作为总兵,养尊处优惯了,早已没有了冲锋陷阵的勇气。
他只能干咳两声,说道:
“王爷,为了安全起见,咱们还是先固守南郑,以静制动,方为上策。”
朱常浩虽然想让赵光远出兵尽快剿灭这股贼寇,但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还是忍住了没有说出来。
万一赵光远出兵再败了,那还不如现在先固守南郑来得安全。
南郑那边在摸不清赵友兵力虚实的情况下,不敢轻举妄动。
就是接连派出沔县的探马也都被赵友连人带马全收了。
接连几次断了消息,赵光远只能派人去褒县,让他们代为探查情况。
在整个汉中充斥着兵戈之气的时候,九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