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带着军队一路奔袭已有月余,眼见就快到了银州地界,贾环命令大军安营扎寨,傍晚时分,营长外传来几声鸟叫,贾环知道是自己人的暗号,随即回了三声,不多时高锋带着五六个人来到营地,一见贾环跪地行礼说道:“末将高锋拜见侯爷。”
贾环点头说道:“起来吧,事情办的如何?”
“回禀王爷,我带着三千军士一个月前到达银州境内,将所有暗探斥候都放了出去。前日斥候来报目前鞑靼大军只留了五万人马包围西海,其余各族人马皆回本部休整。另外我按照王爷吩咐已经将队伍训练完毕,攻守配合上也已经熟悉。”
“很好!”说完贾环对着帐外的军士说道:“传令杨将军和各位将官前来大帐议事!”军士应声前去,不多时杨淼将军带着贾琼等诸位将官齐聚中军大帐。
贾环端坐大营正中,杨淼坐于下首,贾琼等人分坐两边,贾环看着一眼下面士气正盛的众人,悠悠开口说道:“这个时辰叫诸位前来,实数有要事相商。据探马回报,围困西海的鞑靼军只有五万,与我军人数相当。眼下我们已经到了银州境内,再行军三五日就可到达西海境内,我欲将大军分为三路,对敌人形成夹击之势,争取一鼓作气打破敌人包围!众将士听令!”话音刚落以杨淼为首的诸位将军齐刷刷的起身对着贾环抱拳行礼,听后贾环发号军令!
“贾琼、王飞听令!”贾环手持令箭喊道。
贾琼、王飞听见叫自己的名字,忙上前一步应声道:“末将在!”
“命贾琼为左先锋、王飞为副将,领兵一万绕道西凉直取敌人左军!”说完将令箭交于贾琼,二人得令。
贾环又拿出第二支令箭说道“常涛、韩凌何在!”
常涛、韩凌二人也是上前一步“末将在!”
“命常涛为右先锋、韩凌为副将。领兵一万由庸城出兵取敌人右军!不得有误!”贾环将令箭交于常涛。
最后拿起令箭对着杨淼说道:“杨淼将军引本部军马两万,由大路缓慢进军,诱惑鞑靼人正面出击。届时其他两军互为策应,一举击溃鞑靼大军!”杨淼应声接过令牌。
“传令已毕,本帅亲自带领其余人马走小路前往鞑靼后方,以十日为期,十日后卯时响炮为号,各路军马于西海合围鞑靼人马!都明白了吗?”贾环朗声问道。
“末将遵命!”诸位将官齐声回应,贾环满意的点了点头,才结束议事,让其他将官回去准备,故意将杨淼、贾琼和常涛留下,贾环从大帐中的箱子里取出三面一模一样的贾字帅旗,分别交与三人?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满心疑惑,杨淼率先开口问道:“将军将帅旗交于我三人之手,不知是何用意?”
贾环笑着说:“鞑靼人生性狡诈多疑,且与兵部众人暗中勾结,我相信我出京的消息和路线早已经传到鞑靼人手中,因此我才在此处分兵,每一路都打着我的帅旗,敌人就不知道我在那一路,而且我还会安排三名士兵假扮我的模样浑于军中,迷惑敌人。解释你三人只需将假扮之人护好,敌人必会上当。不过切记不可在宽阔之地扎营。”说完对着三人拱手说道:“军中一切事务皆由三位将军自行做主,此战能否大获全胜,还要依仗诸位将军了。”
三人连忙躬身行礼,齐声说道:“谨遵将军号令!”说完便离开中军大帐。安排好一切贾环也是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第二日一早贾环就点齐兵马带着高锋离开大营向北而去,诸位将军也按照计策分别前往各处,留下杨淼带着西山本部人马沿着官道前往西海。
贾环由高锋引着行了半日的路程,来到一处山阴之处,大军停住脚步,高锋对着山上打了一个呼哨,山中也回应了三声,片刻之后便从山中冲出一队人马,每个人皆是身穿赤红铠甲,腰悬短刀,手中擎着一杆长枪,枪头的两侧却有两个倒月牙的弯钩,十分古怪!领头的一人来至近前对着贾环拱手行礼,“火麒军副将徐虎见过侯爷!”
贾环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徐将军不必多礼!”
高锋上前拍了拍徐虎的肩膀,对着贾环笑着说道:“这徐虎本是当年跟随我的斥候队长,当初侯爷让我训练私兵的时候,他就一直跟着我为侯爷办事,为人机敏,武艺超群。这次遵侯爷的命令组建火麒军,我就把他提拔上来做了我的副将!”
贾环笑着说道:“既然是高将军举荐定然是难得的人才,此时跟随本帅出征切勿让本帅失望!”说完贾环便带着人马跟着徐虎去往营地......
数日后西海沿子鞑靼军营的主账内,主帅哲尔根斜倚在铺着虎皮的座椅上,指节粗粝的手正把玩着腰间镶嵌绿松石的弯刀,副将阿勒坦则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一张羊皮地图,正低声说着粮草调度的事宜。“天朝那边还是没动静?”哲尔根忽然开口,声音像磨过石头般沙哑,目光扫过地图上标注的天朝边境,带着几分不耐。
阿勒坦刚要回话,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披铠甲的鞑靼兵踉跄着闯入大帐,单膝跪地,连声道:“主帅!副帅!大事不好——正南方三十里处,发现天朝军队!约莫有数万人马,阵前大旗……大旗上写的是‘镇南侯贾环’!”
哲尔根闻言挑了挑眉,放下弯刀坐直身子,阿勒坦则“嗤”地笑出声,猛地拍了下大腿:“贾环?就是那个传闻里探花出身的娃娃?听说他不过弱冠年纪,毛都没长齐,天朝竟派这么个人来对阵?”他说着,眼角眉梢都堆着嘲讽,“看来天朝是真没人了!”
哲尔根也跟着笑起来,手指点了点帐壁,语气带着轻视:“探花郎舞文弄墨还行,领兵打仗?怕是连马都骑不稳。传我命令,让西方哨探盯紧些,不必惊慌。”
可话音还没落地,又一阵脚步声撞进帐内,另一名探子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来,脸色比前一个更白,声音都发颤:“主帅!不好了!东边二十里处,又发现天朝大军!足有上万人马,军中……军中打的也是贾环的旗号!”
“什么?”阿勒坦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猛地站起身,靴子踩得地毯发响,“你再说一遍?西边不是已经有个贾环了?怎么东边又冒出来一个?”哲尔根也收敛了笑意,眉头拧成一团,指节叩了叩座椅扶手,沉声道:“你看清楚了?大旗上确是‘贾环’二字?军中人数可有虚报?”
“小人看得真切!大旗红底金字,绝不会错!人数也仔细数过,至少一万,队列整齐,不像是虚张声势!”探子急声回话,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
哲尔根心头一沉,挥手道:“再探!务必查清楚东边那支军队的底细,还有西边的动静,不许漏过任何细节!”探子应声退下,帐内的暖意仿佛瞬间被抽走,阿勒坦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邪门了……一个贾环怎么会出现在两个地方?难不成是天朝玩的什么把戏?”
哲尔根没说话,目光落在地图上南方与东方的两处标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他征战多年,见过不少虚虚实实的兵法计谋,可同一人同时出现在两处战场,还是头一遭。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帐外再次响起脚步声,这次进来的探子脸色惨白如纸,连跪都跪不稳,扶着帐帘喘了好一会儿,才断断续续道:“主……主帅……南边!南边十里处,又发现一支天朝大军!打的……打的还是贾环的旗号!”
“哐当”一声,阿勒坦手里的铜酒壶掉在地上,酒液泼洒在地毯上,浸湿了一大片。哲尔根猛地站起身,腰间的弯刀撞在座椅扶手上,发出刺耳的声响。“三个?”他声音发紧,死死盯着探子,“你确定?西边也是贾环的旗号?人数多少?”
“数……数不清!至少也有上万人!阵仗比西边、东边的还要大!”帐内彻底死寂,只有火盆里的松枝还在噼啪作响,却显得格外刺耳。阿勒坦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怎……怎么会这样?四面八方都是贾环?他到底有多少人马?难不成是会分身术不成?”
哲尔根脸色铁青,双手紧握成拳,指节泛白。他原本以为天朝派来的是个不堪一击的毛头小子,可这短短半个时辰,东南西北四面接连出现打着“贾环”旗号的大军,加起来足有五六万人马,这哪里是文弱书生能办得到的事?
“不对……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哲尔根猛地回过神,大步走到帐帘边,掀开一条缝隙望向外面,草原上的风更烈了,远处的天际线灰蒙蒙一片,仿佛藏着无数看不见的人影。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着帐内的亲兵厉声道:“传我将令!所有哨探全部派出,仔细探查四面大军的动向!另外,让各营将士即刻整队,做好迎战准备!这贾环……绝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阿勒坦站在原地,看着哲尔根紧绷的侧脸,先前的嘲讽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满心的疑惑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