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巧梅就站在门口,她身后突然冲出来一个人,是情绪格外激动的秦四。
差点撞到秦巧梅,幸好被陆旷及时拦住。
秦四双目赤红,手指着东院大骂,“爸用不上你赵欢欢养老!我还没死呢!”
秦巧梅一听更是皱起眉,“到底怎么回事。”
秦四愤怒转头,扑进秦巧梅怀里,“姐!赵欢欢说以后不给爸妈养老!”
“你这死孩崽子,瞎说啥呢。”秦妈把人撤走,“你大嫂没那个意思,我跟你爸好模好样的,还用得着人养老吗。”
“那她为啥说那话?”
秦妈看了一眼秦巧梅,不太想说。
但架不住秦四说,“赵欢欢知道妈把陪嫁东西给你送过去了,一大早就过来拿话磕哒爸妈,明里暗里说爸妈对他们两口子偏心,还说二哥,给供销社做代购,宁可带着外人,也不带着大哥!”
“还说什么,偏心眼子的事儿做多了,往后养老别指望一头热。”
秦妈一听就哭起来,她身上还系着粗布围裙,不自禁地抬手抹眼泪,“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
秦四梗着脖子还在继续说,“我看她自打二哥结婚之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对爸妈也没好脸色!”
秦巧梅静静地听着。
脸色也越来越平静。
等秦四不再说话,秦巧梅才看着屋内的一片荒唐说了一句。
“爸妈,你俩做了什么?”
赵欢欢眼睛瞎,可不代表她也瞎。
秦妈多偏心秦大,秦家人都一清二楚。
虽说给她那个金簪子让她没想到,但她也知道,秦妈的家底大部分都给秦大留着的。
两口子,因为秦大,口吃,那都是心疼到心尖上的。
秦二不着调,跟着他秦爸秦妈都不安生,早早就把主意打在了秦大身上。
再说了,再怎么如此,现在也不是能因为养老问题吵架的时候。
秦四都还没成年。
秦爸秦妈也还正当壮年,没到干不动的时候。
到底是因为什么让赵欢欢能把那些话说出口,还闹了起来?
秦巧梅觉得不可能全是是秦四说的这些。
秦妈一听秦巧梅说这话,顿时眼神就不对了。
秦爸那股怒气梗在心头,胸膛都还在起伏着,终于沉声说,“还不是你大哥,又跟人不清不楚,你妈给你大哥,打掩护,你嫂子知道了,赶着今天闹起来了。”
人一发脾气,那就会逮着什么说什么,赵欢欢在屋里破口大骂,能骂的都骂了一遍。
秦妈护着秦大,就跟赵欢欢吵了起来。
这才让赵欢欢把那些话说出口。
秦巧梅听的脸色沉了沉。
问题的根又出在秦大和秦妈身上。
赵欢欢本来嘴皮子就利索的不行,而且出赵小小那事之后,她看秦大看的很紧。
没成想秦大还不老实,死性不改,秦妈也是真糊涂。
赵欢欢气到不管不顾说以后别指望她养老这事,秦巧梅甚至都觉得有理有据。
一旁的秦爸显然跟其他人生气的点都不一样,他说完之后就骂了一句,“那也不能拿养老说事,我们秦家还轮不到看一个媳妇儿脸色过日子的地步!”
这才是触碰到了秦爸的逆鳞。
秦爸骨子里就这样,做一家之主惯了,秦家拍板钉钉的就得是他秦爸。
在秦爸的认知里,他三个儿子,想去谁家养老就去谁家,还轮不到赵欢欢说三道四。
“家都分了,妈你怎么还管七管八。”秦巧梅皱着眉说了一嘴秦妈,没有管秦爸这句话。
这句话没法接。
接了她就还得跟秦爸吵起来。
秦巧梅只能抓别的重点。
秦妈又无声啜泣了,替秦大狡辩,“你大哥就跟一个小丫头多说了几句话,你大嫂就一直揪着这事不放……”
一看秦妈就在说谎。
秦巧梅懒得问下去,她这个大哥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秦妈也是,儿媳跟婆婆永远不在一条心。
指不定秦大脚踏八只船,秦妈都觉得她儿子就是招人稀罕。
而不会认为秦大没有自觉。
秦巧梅索性话说的直接,“妈,要是爸年轻的时候跟别人不清不楚,你能不能坐得住。”
“而且养不养老的,现在说出口了,就说的准了?人在气头上本来就是什么话都说。”
听秦四那意思,赵欢欢说出口的那些事,显然早已积压心底很久。
秦妈偏心偏的也不对,这完全就是助纣为虐。
一想到这秦巧梅就脑袋疼。
“你们老两口过好,工分赚好,钱攒好,指不定大嫂巴不得给你们养老,但前提是大哥和大嫂两个人夫妻得和睦。”
不然到时候就算去了也是不得安宁。
秦巧梅话说的难听,“人本质就是趋利避害。”
何况是赵欢欢那种爱算计的人。
“偏心是想办法为了大哥和大嫂那一家好,而不是心疼大哥,不管有什么行为都放纵不制止,这不就出事了。”
秦巧梅又看了一眼秦爸,“爸向来做主惯了,但家分了,爸也只是这个家的主人,大哥和二哥,他们俩也是他们家的主人,他们的家自然是他们说的算。”
至于秦二,供销社代购这事,她也不知道秦二怎么想的,不带秦大。
秦大脑袋不灵光,也不感兴趣买卖这件事,乐不得地不带他。
但赵欢欢不一样。
心思多,现在又有了儿子,谋划的自然也多。
言尽于此,秦巧梅不再多说,放下东西拉着陆旷拽着秦四就走了。
以后就是有钱有地就是硬道理,现在争这些有的没有,在她眼里根本一点用没有。
不想看别人脸色,那很多东西,秦爸和秦妈就得自己攥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