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交底之后,墨尘与柳明远的相处方式,在凡俗表象之下,已然转变为一种更为直接而深入的“论道”。
墨尘将柳明远所传授的关于阵法基础、灵力精细操控等方面的知识,与自身《黄庭阴阳五气诀》带来的独特感知,以及太虚瓶推演、炼器预习中获得的零碎体悟,不断地相互印证、融合,只觉得眼前展开了一片更为精微玄妙的天地。
这一日,墨尘心念微动,从储物袋中取出一物。
那是一块仅有巴掌大小,色泽灰暗,边缘残缺不全的老旧玉质圆盘碎片。
此物是他在归叶城这些年,于旧货摊上零星淘换物品时,夹杂在一堆无用杂物中所得,因其材质似玉非玉,触手冰凉,且表面有些模糊不清的刻痕,便留了下来。
在凡人乃至寻常低阶修士眼中,此物灵气全无,刻痕凌乱,与路边顽石无异。
但在墨尘以《黄庭阴阳五气诀》悄然感知下,那些看似杂乱的刻痕深处,却隐隐残留着某种极淡的、遵循着特定规律的韵律。
他并未直言此物可能是阵盘残片,只将其当作一件造型奇特的古物,递到柳明远面前,语气平常地说道:“柳前辈,晚辈前些时日偶得此物,看其上花纹古拙奇特,与寻常饰物大不相同,心中好奇,特请前辈一同品鉴一番。”
柳明远接过那玉质残片,枯瘦的手指极其缓慢而仔细地拂过每一道模糊的刻痕,他那双原本因生机流逝而显得浑浊的眼睛,此刻竟迸发出一种专注而锐利的光芒,仿佛在阅读一本深奥的古籍。
良久,他才缓缓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追忆与洞察,轻声道:“此物……若老夫所感不差,其上残纹,隐隐暗合了‘小聚灵’与‘固元’两类基础阵法的核心构架,可惜,年代太过久远,又残损得厉害,十成阵纹恐怕存留不足一成,灵性早已湮灭殆尽。”
“不过,单从这残存的笔触与布局来看,当年刻画此阵盘之人,于阵法一道上,应是下过一番苦功,颇有几分功底的。”
他并未就此停下,而是示意墨尘靠近些,指着残盘上一处相对连贯的刻痕,提点道:“墨小友,你且尝试,将自身灵力收敛到极致,细若游丝,然后依循这刻痕的天然走向,模拟其可能存在的灵力流转意图,记住,于此等精细微末之处,灵力非是越强猛越好,重在‘如丝如缕,意到力到’,用心去感受刻痕本身传递的‘势’。”
说着,他指尖虚点残盘另一处转折:“你且感受,此处纹路走向,看似欲要直冲,实则内里当蕴含着一股回旋、收敛之意,灵力至此,需有盘旋蓄势之念,而非一味强闯直冲……这其中差别,甚是微妙。”
墨尘闻言,立刻凝神静气,将自身那已臻筑基后期、精纯无比的灵力,控制得如同最纤细的蛛丝,小心翼翼地探入那残破的玉质阵盘之中,沿着柳明远所指的纹路,细细感应、模拟。
得益于《黄庭阴阳五气诀》对神识和能量无与伦比的精妙掌控,他很快便把握到了柳明远所说的那种“回旋之意”,灵力流转间,不再是生硬的遵循轨迹,而是带上了一种自然而然的韵律。
就在他的灵力模拟到某处关键节点时,那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早已被判定为废物的残破玉盘,竟隐隐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温热感!
虽然转瞬即逝,但那种奇异的反馈,却清晰无比地传入墨尘的感知中。
柳明远一直密切感知着墨尘的灵力波动与阵盘的细微变化,见此情形,眼中顿时爆发出难以掩饰的惊叹之色。
更让他讶异的是,墨尘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根据方才的体验,结合自身功法的特性,提出了一些对于这残存纹路如何能更有效引导、稳固灵力的模糊想法与疑问,虽显稚嫩,却角度新颖,直指核心,显示出极高的悟性与推演能力。
“妙!妙啊!”柳明远忍不住抚掌,连声赞叹,看着墨尘的目光充满了激赏,“墨小友于此道之悟性,举一反三,窥一斑而知全豹,实乃老夫平生仅见!”
“若……若早百年能与小友相遇,相互砥砺,切磋论道,或可……或可于这阵法、于这金丹大道之上,走得更远一些,可惜,可惜矣……”
他连道两声“可惜”,声音中充满了对墨尘资质的由衷赞许,对往昔蹉跎岁月、同道难寻的无尽怅惘,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超越了个人遗憾的、看到道法后继有人、薪火得以相传的深沉欣慰。
收起那再无反应的残盘,柳明远的气息有些急促,歇息了片刻,语气重新变得平和而超脱,他看着墨尘,如同一位即将远行的长者,对后辈做着最后的叮嘱:
“墨小友,需知每个人脚下的道途,皆是由自身一步步走出来的,各不相同,老夫之路,已至尽头,前方无路,此乃定数。”
“而小友之路,不过方才启程,前方皆是未知与可能。”
他目光深邃,语重心长,“切记,莫要完全拘泥于前人经验,包括老夫今日所言一切,需以他人之道为镜,映照自身,明己之长,察己之短,最终,需得凭借自身之力,去探索,去印证,走出那条独属于你自己的通天之途。”
“那金丹之境,玄妙非常,关乎对自身、对天地的根本认知,绝非简单灵力堆积、照搬前人经验便可成就。”
此言,既是殷切的鼓励,也是他基于自身失败经历,对墨尘最后的、最重要的提醒。
他不希望自己的失败成为墨尘心中的阴影,而是希望墨尘能敢于打破窠臼,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结丹之路。
是夜,月明星稀。
墨尘心神沉入太虚瓶,将白日里研究残盘所得的关于细微阵纹的理解、灵力极致操控的体会,以及对柳明远那番关于“走出自己的路”的深刻感悟,一并作为宝贵的信息投入石屋书册进行推演。
片刻后,反馈的信息缓缓浮现,明确表明,这种对古老阵纹结构意图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灵力进行“如丝如缕”般精微操控的能力。
对于未来修复阴阳鱼符剑、八卦玄铁镜等法器时,处理其内部复杂的核心阵纹、平衡不同属性能量之间的冲突,有着极大的助益,能有效提升成功率和法器品质。
墨尘心中明澈,感觉自己在那玄妙的“器道”一途的认知上,虽然依旧只是站在门槛之外,却已然凭借着今日的实践与感悟,实实在在地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小步。
而归叶城的夜空,依旧宁静,仿佛在默默见证着这段跨越了辈分与生死的道法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