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府的书房,烛火一如既往地明亮,却似乎比往日多了几分凝滞。
胤祥的神色带着明显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他面前的书案上,堆放着厚厚一摞卷宗,皆是康亲王案及后续清查的文书。
“晚晚,你来了。”胤祥示意她坐下,揉了揉眉心,“康亲王案虽已审定,但其牵扯出的藤蔓,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更广。”
苏晚晚在他对面坐下,沉声问道:“王爷,可是查到了什么?”
“粘杆处根据王珂的口供和那份名单,顺藤摸瓜,确实抓到了不少‘暗夜之眼’的外围成员,也捣毁了几个据点。但……”胤祥叹了口气,语气凝重,“其核心成员,尤其是知晓‘梅煞’全貌和‘标记’激活方法的高层,依旧如同人间蒸发,线索到了几个关键的节点,便断了。”
他拿起一份密报:“天津卫那边,弘晟的别院查抄出的东西,经过你鉴别,确认大部分是培养毒株的媒介和实验器具,但最重要的毒株母本和完整的配方记录,并未找到。显然,他们在我们行动前,已经转移或销毁了最关键的部分。”
苏晚晚并不意外:“‘暗夜之眼’经营多年,狡兔三窟,自然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王爷,那份名单上被标记的人……”
“正在暗中排查监控。”胤祥眉头紧锁,“情况不容乐观。名单上涉及的人员,从宗室勋贵到地方官吏,甚至……后宫之中,亦有数人名列其上。皇兄的意思是,暂不打草惊蛇,严密监视,看看能否引出更大的鱼。”他顿了顿,看向苏晚晚,目光深邃,“晚晚,你如今身为院判,又得封郡主,身处漩涡中心,更需万分小心。有些人,明面上对你恭贺有加,背地里,不知在盘算什么。”
苏晚晚知道胤祥指的是裕皇贵妃之类的后宫势力,以及那些因康亲王倒台而利益受损、对她心怀怨怼的朝臣。她点了点头:“晚晚明白。今日裕皇贵妃召见,言语间便多有试探。”
“哦?”胤祥挑眉,“她说了什么?”
苏晚晚将裕皇贵妃关于“梅花烙”、“陈年旧事”的试探之语,选择性地说了一些,隐去了与自己身世直接相关的部分,只道:“裕皇贵妃似乎对‘梅花烙’标记之事颇为忌惮,言语间像是在提醒我莫要深入,以免引火烧身。”
胤祥沉吟片刻,冷笑一声:“她倒是‘关心’你。钮祜禄氏一族在军中颇有势力,与康亲王一系也曾有过姻亲往来,虽然后来疏远了,但未必干净。她此番试探,或许是做贼心虚,怕你查到什么;或许……是想借你之手,清除异己也未可知。后宫之事,诡谲莫测,你心中有数即可,不必过于亲近,亦不必轻易得罪。”
“晚晚谨记。”苏晚晚应道。她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将那张画像之事和盘托出。不是不信任胤祥,而是此事关系太大,在她没有完全弄清真相、找到自保之法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还有一事,”胤祥换了个话题,神色稍缓,“你献上的,以镇魂石为核心改良的‘清心防疫散’,皇兄已下令太医院加紧配制,优先供应宫中及京畿驻军。此事你做得很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苏晚晚研制的“清心防疫散”,是在镇魂石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几味常见的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的药材,虽不能完全克制“梅煞”,但对于防范类似的毒素侵袭、稳定心神有一定效果。这既是出于医者本心,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此乃微臣分内之事。”苏晚晚谦逊道。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太医院后续的管理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线索继续追查“暗夜之眼”等事宜,直至夜深,苏晚晚方才告辞离开。
回到自己的院落,四周寂静。苏晚晚屏退左右,独自坐在灯下,再次拿出了那张泛黄的画像。
画中女子温婉的眉眼,在烛光下愈发清晰。陈氏遗孤……流落辛者库……这几个字如同魔咒,在她脑中盘旋。
她穿越而来,占据了这具身体,却也对原主的过去一无所知。只依稀记得刚醒来时,身处辛者库那阴暗潮湿的环境,周围是麻木的面孔和永无止境的劳役。原主似乎性格怯懦,沉默寡言,在那种环境下更是如同隐形人一般,这也使得她后来的“改变”(穿越后的行为)显得尤为突兀,幸而当时无人深究。
如今看来,原主的身世恐怕极不简单。陈实功是前明御医,他的后人为何会流落大清宫廷为奴?是家族获罪?还是被人刻意安排隐藏?这枚“梅花烙”标记,是陈氏家族固有的?还是原主因为某种原因被“暗夜之眼”打上的?
“暗夜之眼”执着于清除“异数”和“标记者”,自己这个穿越者加标记者的双重身份,无疑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而大清皇室,若知晓她与前明御医有关,又会如何看她?雍正帝的猜忌之心,她再清楚不过。
前途迷雾重重,危机四伏。
她轻轻摩挲着镇魂石,冰凉的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无论如何,提升自身的实力,才是应对一切危机的根本。医术,是她唯一的依仗。必须尽快完全掌握镇魂石的用法,并找到彻底化解“梅煞”以及其他潜在威胁的方法。
同时,她也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可靠的信息网络。不能事事依赖胤祥,尤其是在涉及自身核心秘密的事情上。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晚愈发低调勤勉。她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太医院的事务和研究中,对上下都保持着谦和的态度,对后宫各位主位的召见也应对得滴水不漏,既不刻意亲近,也不轻易得罪。她利用院判的职权,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几个背景干净、颇有天赋的年轻太医,并通过他们, subtly地了解宫内外的一些消息。
周鹤年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变化,偶尔会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却不再多言,只是在专业上给予她更多的支持和便利。苏晚晚感念于心,却也不敢完全信任。
朝堂之上,因康亲王案引发的震荡逐渐平息,但一种新的、压抑的气氛开始弥漫。雍正帝似乎因为此事,对宗室和朝臣的监控愈发严密,推行新政的手段也更为强硬,朝野之间,暗流涌动。
后宫亦不平静。裕皇贵妃似乎真的只是“关心”了一下便再无下文,但皇后乌拉那拉氏对苏晚晚的倚重却与日俱增,时常与她商议六宫事务,尤其是涉及妃嫔皇子健康之事。齐妃李氏更是几乎将苏晚晚当成了救命稻草,稍有不适便要请她诊视。这种过度的依赖,让苏晚晚在获得便利的同时,也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就在这种看似平静实则暗涌不断的日子里,时间悄然流逝,进入了雍正八年的初秋。
这一日,苏晚晚正在太医院核定一批新采购的药材账目,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来,气喘吁吁地道:“安和郡主!不好了!皇后娘娘请您立刻去一趟长春宫!四阿哥……四阿哥他突然呕血不止!”
四阿哥弘历?!
苏晚晚心中猛地一沉!如今宫中皇子,除了尚在襁褓的,以四阿哥弘历和五阿哥弘昼最为年长,亦是雍正帝较为看重的皇子。弘历突然呕血……
她立刻抓起药箱,也顾不上仪态,快步向长春宫赶去。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如同乌云般迅速积聚。
难道……“暗夜之眼”的余孽,又一次将毒手伸向了皇子?还是……这后宫之中,又有人按捺不住,开始了新的阴谋?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预示着,短暂的平静即将被打破。或许将以另一位皇子的安危,拉开最后的序幕。而苏晚晚自己,也将被再次推向风口浪尖,她的医术、智慧,乃至她竭力隐藏的身世秘密,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