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问暂时告一段落,三位重点嫌疑人的画像虽已立体,却也被看似坚固的不在场证明包裹。
案情如坠五里雾中,支队办公室的气氛有些凝滞。
陆珩下令,一方面继续深挖三人证明的细节,另一方面,将调查范围扩大到李忆舟更广阔的社会关系。
就在这天下午,一个意外的访客,打破了僵局。
来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性,约莫二十三四岁年纪,穿着素雅的米白色针织衫和浅蓝色牛仔裤,容貌清秀,但眼眶红肿,脸上带着未干的泪痕和显而易见的惊惶。
她在接待室啜泣着,声称自己是李忆舟的学生,名叫周雨。
负责接待的陈默将她引到询问室,并通知了陆珩。
陆珩和林静走进了询问室。
周雨看到身穿警服的陆珩,身体几不可察地瑟缩了一下,双手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角。
“周雨小姐?”
陆珩在她对面坐下,语气比平时稍缓,
“请节哀。你说你是李忆舟教授的学生?”
“是……是的。”
周雨的声音带着哭腔,但努力维持着镇定,
“我跟着李老师学习快两年了,平时也帮他……整理一些研究资料和处理杂事。”
她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着陆珩,
“警察先生,李老师他……他真的……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我们正在调查。”
陆珩平静地回答,
“请你说说,你最后一次见到李忆舟教授是什么时候?”
“是……是大前天,上周五下午。”
周雨回忆着,
“我在他书房帮他校对一份即将发表的论文稿。大概五点左右离开的,当时李老师还好好的,他说他晚上要见一个重要的朋友。”
“重要的朋友?知道是谁吗?”
周雨摇了摇头:
“李老师没具体说,他只说……是一位能理解他毕生追求的同道。”
她顿了顿,补充道,
“李老师有时候会说一些比较……深奥难懂的话。”
“你之后和他联系过吗?”
“我周六早上给他发过信息,问一份资料放在哪里,他没有回。我以为他在忙,就没再打扰……没想到……”
她的眼泪又涌了出来,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纸巾擦拭。
林静静静地观察着她,适时地递上一杯温水:
“周小姐,慢慢说。李教授平时为人怎么样?有没有和什么人结怨?”
周雨接过水杯,低声道谢:
“李老师他……很有才华,但要求也很严格。在学术上,他确实……有些执着,我知道他和李彦漠教授关系不太好。其他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她回答得谨慎,符合一个普通学生对威严导师的认知。
“你刚才说,你帮他处理杂事,经常去他家吗?”陆珩问。
“嗯,”
周雨点头,
“李老师不喜欢外人动他的东西,很多资料都是我去家里帮他整理。书房……书房我也经常去。”
她提到书房时,眼神下意识地飘忽了一下,流露出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像是恐惧,又夹杂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关于案发现场……就是书房的情况,你有什么能提供的线索吗?”林静温和地问。
周雨的身体猛地一颤,脸上血色褪尽,仿佛光是想象那个场景就让她无法承受。
“我……我听说了……太可怕了……怎么会有人……做出那种事……”
她语无伦次,呼吸变得急促,
“那些字……刻得到处都是……”
“是的,刻满了墙壁和家具。”
陆珩紧盯着她的眼睛,
“根据我们的调查,那些刻痕记录了大量李忆舟教授不为人知的隐私。你认为,谁会对他了解到这种程度?”
“我……我不知道……”
周雨用力摇头,泪水再次滑落,
“李老师的事情,我……我知道的很少。我只是个学生……”
她似乎被这个问题吓到了,下意识地想要撇清关系。
询问又持续了十几分钟,周雨提供的多是李忆舟工作上的常规信息,对于其私生活和可能结怨的对象,她表示知之甚少。
她的悲伤表现得真实而克制,符合一个受器重学生突然失去导师的反应。
结束询问后,周雨在陈默的陪同下离开。
陆珩和林静回到观察室。
“林老师,你怎么看?”陆珩问道。
林静沉吟片刻,指尖轻轻敲着桌面:“她的悲伤是真实的,对李忆舟的崇敬也像是发自内心。但是……陆队,你注意到她提到‘书房’和‘那些字’时的反应了吗?”
陆珩点头:“恐惧是正常的,但她的眼神里,有一瞬间的……别的东西。不是纯粹的陌生和惊吓,更像是一种……被触动了某种关联记忆的怔忡。”
“没错。”
林静表示同意,
“而且她下意识地强调自己‘知道的很少’,‘只是个学生’,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她在试图将自己与案件核心区隔开来。要么是她真的知道些什么却不敢说,要么……就是她的潜意识在回避某些更深层的东西。”
“她提到李忆舟当晚要见一个能理解他毕生追求的同道。”
陆珩沉吟,
“这个人,是否就是凶手?或者与凶手有关?”
“需要查证。”
林静道,
“不过,这个周雨的出现,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个相对贴近李忆舟日常生活圈的视角。凶手和那三位嫌疑人不同,凶手的动机可能更隐蔽,更……情感化。”
这时,陈默送走周雨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陆队,林老师,我送周雨出去的时候,顺便问了一下她关于李忆舟社交圈的其他情况。她提到,李忆舟除了学术圈和商业伙伴,几乎没什么私人朋友,但他似乎对一个叫‘心源斋’的私人心理沙龙有点兴趣,曾提过去过一两次。”
“心理沙龙?”陆珩挑眉。
“嗯,据说是一些高知人群探讨哲学、心理学的地方,比较小众。”
陈默补充道,
“周雨说李忆舟认为那里有些观点‘颇具启发性’,但也没多评价。”
“查这个‘心源斋’。”
陆珩立刻下令,
“还有,核实周雨的不在场证明。大前天下午五点之后,以及整个周末,她的行踪。”
“明白!”
周雨的出现,像一颗投入迷雾中的石子,激起了一圈涟漪。
她看似无关紧要,却在不经意间,将一条新的、若隐若现的线索,牵到了警方面前。
她那真实的悲伤与那一闪而逝的异样,让她本身,也成了一个需要解开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