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阳市的夏夜,闷热得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空气沉重地压在每一寸皮肤上,连风都吝啬得不肯施舍一丝清凉。
市委大楼的灯光,在浓稠的夜色里显得格外孤寂而明亮,像几颗不肯熄灭的星子,固执地钉在权力的棋盘上。
袁天独自坐在常务副市长的办公室里,窗外是城市模糊的轮廓,灯火勾勒出钢铁森林的筋骨。
桌上摊开的,正是那份关于赤阳港东区疏港铁路专用线工程资金拨付的最终审核报告。
财政局的签章赫然在目,数字精准,流程完美。然而,指尖划过纸面,那份由审计部门秘密提交的附件,却冰冷地揭示了完美表皮下的溃烂——资金流向的异常曲折,几笔大额款项在几个空壳公司间幽灵般流转,最终消失在监管的盲区,而源头,直指财政局局长郭淮,那是钟晓亮经营多年、针插不水的钱袋子核心。
他合上报告,金属打火机在指间发出清脆的“咔哒”声,幽蓝的火苗短暂地照亮他沉静如水的眉眼。证据链已经闭环,铁证如山。
这份报告连同前期搜集的关于钟晓亮系统在多个重大项目中涉嫌滥用职权、利益输送的详实材料,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市委书记田诺和市纪委书记闫家祥的保密柜里。风暴,已在无声中酝酿到了爆发的临界点。
……
三天后,一场罕见的暴雨毫无征兆地席卷了赤阳。豆大的雨点疯狂地砸在市委大院的水泥地上,溅起浑浊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哗响,仿佛要将整个城市彻底冲刷一遍。
市委大礼堂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正在进行。
主席台上,钟晓亮正襟危坐,对着麦克风侃侃而谈,主题是“加强廉政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脸上是惯常的、掌控一切的自信。
他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袁天坐在前排靠边的位置,平静地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划下几笔,神情专注,看不出任何波澜。
坐在他斜后方的姜如烟,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掠过他的侧脸,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这段时间,围绕袁天的匿名举报信和所谓的“核查”并未完全停歇,暗流始终在涌动。
钟晓亮的讲话接近尾声,他提高了声调,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度:“……同志们,我们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对任何腐败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要……”
话音未落,大礼堂厚重的大门被无声地推开。几道穿着深色夹克的身影,如同从雨幕中切割出来的阴影,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
为首一人面容严肃,目光锐利如鹰隼,肩头还带着未干的雨痕。
整个会场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几个不速之客身上。
钟晓亮的声音戛然而止,他脸上的自信如同潮水般退去,只留下猝不及防的僵硬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惶。
为首那人径直走上主席台,在钟晓亮面前站定,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礼堂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钟晓亮同志,根据上级纪委决定,请你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 他出示了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
时间仿佛凝固了。钟晓亮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一个字也没能发出。
他下意识地扶了一下面前的讲台,指尖微微颤抖。台下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只有窗外暴雨的轰鸣声更加清晰地传来,像是天地在为这场骤变擂鼓。
两名工作人员上前一步,一左一右,动作带着职业性的克制,却透出不容抗拒的力量。钟晓亮像一个被抽掉了脊梁的木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带离了主席台。
他脚步虚浮,经过袁天身边时,那双曾经充满算计和傲慢的眼睛,死死地盯了袁天一眼,那目光里混杂着难以置信、怨毒,还有一丝彻底崩塌的绝望。
整个会场依旧鸦雀无声,直到那几道深色身影押着钟晓亮消失在侧门,沉重的关门声如同惊雷般在每个人心头炸响。
随即,低沉的、压抑的议论声如同水波般迅速蔓延开来。
“郭淮、李长河、孙立伟……”台上,省纪委的同志继续宣读着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赤阳官场一个曾经显赫的位置。被点到的人,面如死灰,在同样肃穆的“请配合调查”声中,被一一带离。会场的气氛降到了冰点,震惊、恐惧、茫然,种种情绪在空气中无声地碰撞。
田诺书记面色严峻,缓缓站起身,走到麦克风前。
他的声音带着沉痛,也带着一种拨乱反正的坚定:“同志们,刚才的一幕,触目惊心!这再次证明,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市委坚决拥护上级决定!
赤阳的天,塌不下来!我们要以案为鉴,深刻反思,同时,更要稳住心神,确保全市各项工作,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不受影响,平稳推进!”
袁天坐在台下,清晰地感受到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射到自己身上。
有敬畏,有探究,也有残余的、来自钟晓亮旧部那阴冷的、带着恨意的窥视。他微微挺直了脊背,目光沉静地迎向主席台,仿佛刚才那场惊天动地的风暴,只是窗外掠过的一道稍纵即逝的闪电。
……
钟晓亮及其核心圈子的轰然倒塌,如同在赤阳政坛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余波震荡,久久不息。
权力的真空瞬间形成,而填补这个真空的角逐,也悄然拉开了序幕。
市长位置空缺,按照惯例和干部任用条例,作为常务副市长的袁天和分管党务、人事、政法的市委副书记姜安正,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两位人选。
市委小会议室里,气氛微妙。田诺书记主持碰头会,几位核心常委都在。
组织部长率先发言,语调平稳地分析:“姜安正同志,老成持重,在赤阳工作多年,熟悉全面情况,根基深厚,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是稳健的选择。”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袁天,“袁天同志,虽然担任常务副市长的时间不算长,但能力突出,成绩斐然,尤其是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为赤阳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锐气十足,代表了发展的活力。两位同志,各有优势。”
会议室里短暂沉默。田诺书记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在袁天和姜安正脸上掠过,带着深思。
姜安正端起茶杯,慢慢呷了一口,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只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志在必得的沉稳。
袁天则一如既往地坐姿端正,目光清澈,仿佛讨论的并非关乎自身前途的大事。
“嗯,”田诺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两位同志都是赤阳的栋梁。省委对赤阳的班子配备高度重视,也要求我们充分酝酿,提出成熟意见。大家再思考思考,我们下次常委会再深入讨论。”
他巧妙地按下了暂停键,将最终的决定权留给了时间和更高层面,也留给了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默契或博弈。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赤阳的权力走廊里流传。袁天回到办公室,手机便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姜如烟”的名字。
“喂?”袁天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你…还好吗?”姜如烟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和关切,“我刚听说常委会的情况了。现在外面,说什么的都有。” 她指的是那些关于市长位置的议论和揣测。
“我没事。”袁天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被雨水冲刷后显得格外清新的城市,“该来的总会来。你呢?没受什么影响吧?” 他更关心她是否会因为父亲和自己的关系而被卷入旋涡。
“我?我能有什么事。”姜如烟的语气轻松了些,带着一丝嗔怪,“就是……有点担心你。我爸那边……” 她欲言又止。
“放心。”袁天打断她,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我心里有数。晚上一起吃饭?老地方?”
“嗯,好。”姜如烟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点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