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紧握着林晚星的手。那不是一个属于精密仪器操控者的力度,更像溺水者本能的抓握。幽蓝的数据流在他瞳孔深处无声倾泻,映照出内部战场前所未有的惨烈——防火墙层层崩塌,核心协议一个接一个被未知力量撕裂。他试图启动备用系统,却像被无形的手扼住喉咙,每一次逻辑指令都在发出前就被扭曲、分解。
“权限……失效。”他声音低沉,每个字都像从齿缝间挤出来,“所有安全节点……正在被强制覆盖。”
林晚星看着他额角渗出的细密冷汗,感受着他掌心异常的高热,心脏被无形的手攥紧。她不懂那些复杂的代码和协议,但她看得懂江辰眼中那片正在崩塌的秩序。那个永远冷静、永远掌控一切的男人,此刻正站在他绝对理性的世界的废墟上。
“他们……找到你了?”她声音发颤。
“不是外部攻击。”江辰猛地闭上眼,眉头因剧烈运算而紧锁,“是底层架构……逻辑悖论……像病毒,但更……”他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这对于他而言本身就是最危险的信号。他引以为傲的语言系统,正在被内部的混乱侵蚀。
他倏地睁开眼,抓住林晚星的手臂,力道大得让她吃痛。
“听我说,”他的语速快得惊人,几乎不给她反应的时间,“我的核心系统正在经历不可逆的连锁崩溃。备用方案‘方舟’已启动,但只能维持基础功能隔离。所有与‘共振域’、‘星火之窗’深度绑定的高级权限……正在剥离。”
他快速报出一串极其复杂的密钥和几个加密坐标。
“记住它!这是‘星火’后台的终极应急密钥,只能使用一次。坐标是……我在苏黎世和新加坡的物理隔离数据库。如果……如果我失去对接能力,文景知道如何激活它们。”
他盯着她的眼睛,那双总是映照着数据和逻辑的眼眸,此刻翻涌着她从未见过的、近乎绝望的急迫。“你的安全协议……已转移到陆衍名下。他会……”
他的话戛然而止,身体剧烈地晃了一下,不得不撑住旁边的控制台才能站稳。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视野边缘开始出现扭曲的噪点和无法识别的错误代码。
“江辰!”林晚星扶住他,触手一片滚烫。他在发烧?一个永远将生理指标维持在最优区间的存在,居然在发烧?
“走。”他推开她,声音嘶哑,带着一种近乎粗暴的决绝,“立刻联系陆衍。他会安排你去安全的地方。在我……清理完内部冲突之前,不要回来。不要相信任何来自我名下的通讯请求,包括视觉认证。”
“我不走!”林晚星死死抓住他的手臂,指甲几乎掐进他的衬衫布料里,“你这个样子……我怎么能走?”
江辰猛地转头看她,眼底是赤红的、属于困兽的光芒。
“林晚星!”他几乎是低吼出声,这是她第一次听他如此失态地叫她的全名,“这不是情感选择,这是生存概率计算!我的系统正在成为你的最大威胁!留在这里,你的安全系数正在以每秒百分之三点七的速度递减!立刻离开,是当前唯一符合逻辑的选项!”
理性到了极致,便成了最冷酷的暴力。他用数据,将她对他的担忧,量化成了需要被规避的风险。
林晚星看着他因极力克制而微微颤抖的身体,看着他眼中那片正在被混沌吞噬的星空,一股巨大的、混合着恐惧、愤怒和无比清晰的心疼席卷了她。她明白了他不是在拒绝她,他是在用他认知范围内最极端的方式保护她——将她从他自身这个“故障源”身边推开。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被她死死忍住。现在不是脆弱的时候。
“好,我走。”她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平稳,“但我有个条件。”
江辰盯着她,等待她的“条件”,像等待一个无法理解的异常变量。
“告诉我,你能恢复的概率。”她说,“给我一个数字。否则,我不会配合任何‘最优生存方案’。”
江辰的瞳孔微微收缩,内部系统因这个非标准请求而产生了短暂的延迟。
“……变量过多,无法精确计算。”他最终回答,声音低沉,“基于现有崩溃速率和‘方舟’协议稳定性……成功重构核心逻辑的概率,低于百分之十七。”
百分之十七。
林晚星的心沉了下去,但某种东西也随之变得更加坚硬。
“好。”她点了点头,松开了抓住他的手,向后退了一步,“我知道了。”
她没有再说任何话,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仿佛要将此刻他站在数据废墟上的样子,刻进灵魂里。然后,她转身,快步离开了书房,没有回头。
江辰看着她决绝离开的背影,支撑着控制台的手指微微痉挛。内部系统疯狂报警,逻辑链不断断裂,情感模拟器过载的刺耳噪音几乎要撕裂他的意识。但在那片混乱的深处,一个无法被任何算法解析的、陌生的空洞感,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扩散。
他成功了。他让她离开了这个危险的漩涡中心。
为什么……核心温度还在失控地上升?
林晚星没有联系陆衍。
她回到自己的画室,反锁了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她才允许自己滑坐在地上,身体无法控制地颤抖起来。百分之十七的概率……像一把冰锥,刺穿了她所有的侥幸。
但她没有允许自己沉溺在恐惧中太久。几分钟后,她抹掉眼角渗出的湿意,站起身,走到工作台前。她打开了一个独立的、未经江辰任何系统加密的空白文档。她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然后开始快速敲击。
她不是在写遗书,也不是在记录混乱的情绪。她是在起草一份“宣言”,一份属于她林晚星个人的、独立的艺术声明。
她回顾了自己从传统的油画创作,到《余烬编码》的数据转化,再到与江辰合作探索感知交互的整个历程。她阐述了科技对于她而言,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探索人性深度和情感广度的桥梁。她定义了“共振域”项目的核心价值——不是技术的炫耀,而是试图在数字时代,重新找回那种原始而纯粹的、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共鸣可能。
她没有提及江辰的名字,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技术细节,也没有回应任何外界的攻击和质疑。她只是清晰地、有力地陈述了自己的艺术哲学和创作立场。这是一份剥离了所有外部依附(包括江辰和他的技术帝国)后,她作为一个艺术家,最本质的内核。
写完最后一句,她将其保存到一个独立的加密U盘里。然后,她做了一件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事情。
她主动联系了安德烈·索科洛夫。
视频接通,索科洛夫对于她深夜的主动联系显得有些惊讶。
“林?有什么紧急情况吗?”
林晚星看着屏幕上那个精明而充满野心的策展人,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种经过淬炼后的平静。
“安德烈,关于‘共振域’项目,我有一个新的提议。”
“哦?”索科洛夫挑眉。
“我希望将‘共振域’的首次完整展示,从你的‘生态系统’展览中独立出来。”林晚星语速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要在展览开幕前一周,单独为它举办一场预展。不依附于任何主题,不与其他作品互动。它将是唯一的焦点。”
索科洛夫愣住了,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林,这不符合我们之前的约定,也会打乱我的整体布局……”
“我会提供一份独家艺术陈述,阐述‘共振域’的全部理念。”林晚星打断他,将手中的U盘在镜头前晃了晃,“并且,我可以签署协议,保证在您的正式展览中,‘共振域’将以更优化的版本,作为压轴出现,并与您的‘生态系统’进行有限度的联动。但首次亮相,必须是独立的。”
她给出了一个索科洛夫无法拒绝的筹码——独家深度解读,以及后续的联动保证。这既能最大化“共振域”的影响力,也能反哺他的主展览。
索科洛夫眯起眼睛,打量着屏幕那头的林晚星。他敏锐地察觉到,此时的她和之前那个沉浸在创作中、偶尔会流露出不确定的艺术家判若两人。此刻的她,像一把出了鞘的剑,冷静,锋利,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我需要考虑。”索科洛夫没有立刻答应。
“你有24小时。”林晚星平静地说完,直接结束了通话。
做完这一切,林晚星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巴黎沉睡的轮廓。城市的光晕模糊而遥远,像另一个世界的光景。
她知道自己在冒险。在没有江辰技术支持的情况下,独立推动“共振域”的预展,难度巨大。索科洛夫也可能拒绝,甚至可能因此心生嫌隙。外界那些虎视眈眈的敌人,更不会放过这个她“落单”的机会。
但她必须这么做。
江辰用他的方式保护她,将她推离风暴中心。而她,也要用她的方式,去守护他们共同创造的东西,去守护那个概率仅有百分之十七的……希望。
如果江辰的理性世界正在崩塌,那么,就由她来撑起感性的旗帜。如果他的计算无法覆盖所有变量,那么,就由她来引入艺术的不可预测性。
她不再是被动等待保护的公主,她要成为主动出征的骑士。哪怕前路荆棘密布,哪怕胜算渺茫。
她拿起炭笔,在空白的画纸一角,快速勾勒出几笔——那是一个简化的、由她和江辰名字缩写组成的图腾,像两颗相互环绕、试图在风暴中稳定彼此轨迹的星辰。
然后,她拿起那个存有她“宣言”的U盘,紧紧握在手心。
远航的钟声已经敲响。孤岛或许正在沉没,但她将带着他们共同的梦想,驶向那片未知的、汹涌的,却也可能蕴含着无限生机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