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数据深渊
“灰烬密钥”带来的战略震撼,并未随着与杨建国通讯的中断而平息,反而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我心底持续掀起惊涛骇浪。“涅盘协议”的阴影,“佛爷”的疯狂本质,像两块沉重的烙铁,烫灼着我的神经。然而,杨建国下达的新指令,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三座必须攀登的险峰:确认“样本”,摸清“方舟”交互,探查“涅盘”。每一座都看似高不可攀,遍布荆棘。
右手掌心的旧伤,在那次极度耗神的通讯后,陷入了一种深沉的酸胀,不再尖锐疼痛,却像某种缓慢沉淀的毒素,提醒着我前路的艰险与身体濒临的极限。
回到分析室,阿木依旧像一尊沉默而怯懦的雕像,缩在角落。我重新坐在操作台前,屏幕上流动的、用于伪装的数据流,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和毫无意义。真正的战场,已经转移到了那更深、更黑暗的层面。
直接探查“摇篮”或“涅盘”无异于自杀。我的突破口,必须放在相对“安全”,且与我目前身份职责相关的领域——“方舟”系统与“摇篮”的数据交互。这是杨建国指明的方向,也是“账本”势力范围与“老康”技术核心的交汇点,或许,也是水最深、最容易隐藏秘密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天,我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赤道”系统那有限开放的数据海洋中。在阿木和潜在监视者看来,“猎隼”技术官正“兢兢业业”地分析着网络流量,优化着系统性能,偶尔还会为“反制黑隼”项目那后续无力的“成果”而“苦恼”和“寻找新的突破口”。
但在这表象之下,我的目标明确而坚定。我利用被恢复的只读权限,像一条耐心的水蛭,紧紧吸附在“赤道”系统与“方舟”财务系统对接的几条主要数据通道上。这些通道日常传输着海量的、经过加密和混淆的交易数据、账户信息、物流记录,浩如烟海,枯燥至极。
我的方法笨拙而谨慎。我不去触碰任何核心加密数据,那会立刻触发警报。我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元数据”上——数据包的大小、传输的频率、发起请求的源Ip地址(即使是内部伪造的)、时间戳的规律性,以及任何微小的、偏离正常模式的异常波动。
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近乎偏执的专注。我像一名考古学家,在无尽的沙粒中,筛选着可能存在的、异样的晶体。眼睛因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布满血丝,太阳穴针扎般跳动,但我不敢有丝毫松懈。我知道,“蝰蛇”和“老康”的眼睛从未真正离开过我,任何异常的专注方向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怀疑。
机会出现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深夜。基地大部分区域已经沉寂,只有巡逻队的脚步声偶尔打破宁静。我正例行扫描着一条连接“方舟”核心数据库与“赤道”某个次级运算节点的加密信道日志。这条信道流量稳定,主要用于同步一些基础的库存和资金流水数据,平日里毫不起眼。
然而,就在我将日志时间轴拉长,观察其历史波动模式时,一个极其微小的异常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最近三个月内,每隔大约十二到十五天,在Utc时间凌晨02:00至02:15这个绝对的低谷时段,这条信道都会出现一次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额外的数据包交换。数据量极小,每次传输不超过几Kb,持续时间不到十秒,随后便彻底消失,仿佛从未发生过。
这种异常,在平日海量的数据噪音中,如同沙漠里的一粒沙,根本不会被察觉。但在我这种带有明确目的性的、近乎显微镜式的观察下,它显得格外突兀。
为什么要在系统负载最低、人员最疲惫的深夜,进行如此短暂而规律的数据交换?传输的数据量如此之小,显然不是常规的财务或物流数据同步。这更像是一种……心跳验证?或者,是某种极其重要的、但体积微小的指令或状态信息的传递?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一种猎手接近猎物时的本能警觉,让我浑身的肌肉都微微绷紧。我小心翼翼地没有直接去探查这些数据包的内容——那无疑是自寻死路。我转变了思路,开始追踪这些异常传输的“上下文环境”。
我调取了同时段、与该次级运算节点有过交互的所有其他内部Ip地址的访问记录。经过层层筛选和比对,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模式浮现出来:
每一次那几Kb的异常数据包出现的前后一分钟内,总会有另一个特定的、权限极高的内部Ip地址,向“赤道”系统提交一次极其短暂的、针对某个特定加密数据库的“元数据查询”请求。这个查询请求不涉及具体数据内容,只是确认该数据库的“在线状态”和“最后修改时间戳”。
这个特定Ip地址,经过我小心翼翼的反向追踪和权限级别比对,最终指向了一个让我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的源头——它不是“账本”麾下的财务部门,也不是“老康”掌控的技术团队,更不是“山魈”旗下的任何作战单位。
它隶属于集团内部一个极其特殊、地位超然,直接向“佛爷”负责,名为“内务协调与审计办公室”的部门!这个部门平日里不参与任何具体业务,只负责内部纪律监督、人员背景审查以及……与外界某些“特殊渠道”的联络!
一个负责内部审计和“特殊”外联的部门,为何会与一条连接“方舟”财务系统的信道,存在如此隐秘、规律且同步的互动?!
一个可怕的猜想,如同破冰的利刃,猛地刺穿了我的思绪!
保护伞!
杨建国和后方一直怀疑,“狮王”集团能在边境地区如此根深蒂固、屡打不绝,其背后必然有更高层面的保护势力在提供庇护和信息!这个“内务协调与审计办公室”,很可能就是集团与外部保护伞进行秘密联络和利益输送的关键节点!
而那几Kb的异常数据包,以及紧随其后的数据库状态查询,极有可能就是一种极其隐蔽的“安全握手”和“信息确认”机制!通过“方舟”系统这条看似纯粹的财务通道,传递着无法通过常规渠道交流的敏感信息,或是确认某些指令是否已经下达、某些资金是否已经安全转移!
这个发现,比找到“摇篮”的样本更让我感到心惊肉跳!“摇篮”是集团的核心技术,是“佛爷”的野心。但保护伞,是笼罩在整个边境地区,甚至可能渗透到我们内部的一张大网!是让无数缉毒警血洒疆场却难以根除毒瘤的根本原因!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颤抖的手指离开了键盘,深吸了几口冰冷的空气。不能慌!必须确认!必须找到更确凿的证据链!
我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个特定Ip的查询请求上。它查询的那个特定加密数据库,名称是一串毫无意义的代码。我尝试利用现有的、有限的权限去探查这个数据库的属性,结果不出所料——权限不足,访问被拒绝。
但这难不倒我。我换了一种思路,开始在全网日志中搜索与这个加密数据库相关的所有操作记录,哪怕是失败的操作。经过几个小时的挖掘,我终于找到了一些被系统自动记录下来的、因权限不足而失败的访问尝试日志碎片。
从这些碎片中,我拼凑出了一些关键信息:这个加密数据库的创建者,赫然是“账本”本人!而除了“账本”和那个“内务办公室”的特定Ip之外,仅有极少数几个拥有最高权限的Id曾成功访问过它,其中一个Id的代号,经过我的反复确认,指向的正是深居简出、神秘莫测的“老康”!
“账本”创建,“老康”有权访问,“内务办公室”定期查询确认状态!
一条清晰的、连接着财务(账本)、技术(老康)和外部保护伞(内务办公室)的三角关系链,如同黑暗中浮现的幽灵轮廓,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
这个加密数据库,就是他们三方,或者说,是“佛爷”用以协调内部核心运作与外部保护伞关系的“黑匣子”!那几Kb的异常数据,很可能就是通过“方舟”系统伪装过的、与保护伞之间的通信指令或确认信号!
这个发现,太重大了!它不仅证实了保护伞的存在,更揭示了其与集团核心运作的深度耦合方式!
我立刻将所有的发现——异常数据传输的模式、时间规律、涉及的Ip地址、加密数据库的信息以及我推断出的三角关系链——全部记录下来,用最高强度的加密方式保存。这份情报,必须尽快送出去!这关系到能否斩断“狮王”集团赖以生存的外部根基!
然而,就在我准备开始筹划如何传递这份比“灰烬密钥”更敏感、更致命的情报时,分析室的门,毫无预兆地被推开了。
没有敲门,直接推开。
我的心猛地沉到谷底,几乎是本能地,手指在键盘上敲下预设的快捷键,屏幕瞬间切换到了伪装的反制“黑隼”工作界面。
我抬起头,看向门口。
站在那里的是“蝰蛇”。他依旧是一身笔挺的西装,金丝眼镜反射着分析室里冰冷的灯光,嘴角挂着那抹万年不变的、冰冷的讥诮。但这一次,他的眼神不再仅仅是审视和嘲弄,而是多了一种……仿佛嗅到了血腥味的、毒蛇般的锐利。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倚在门框上,目光慢悠悠地扫过整个分析室,最后,定格在我那刚刚切换了界面的屏幕上,然后又缓缓移到我脸上。
“猎隼先生,”他开口,声音依旧悦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猫捉老鼠般的玩味,“真是……敬业啊。这么晚了,还在为集团的‘网络安全’殚精竭虑?”
我强迫自己迎上他的目光,脸上维持着被打扰的不悦和一丝疲惫:“‘黑隼’那边似乎有新的动向,不敢松懈。蝰蛇先生这么晚过来,是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蝰蛇”迈步走了进来,皮鞋踩在金属地板上,发出清晰而压迫的声响。他走到我的操作台旁,修长的手指若无其事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我屏幕上那些虚假的数据流,以及……旁边一份我刚刚用来记录推算过程的、未来得及完全收好的草稿纸。
那上面,有几个我随手写下的、关于数据时间戳规律的演算数字!
我的心脏瞬间停止了跳动!
“只是路过,看到灯还亮着,”“蝰蛇”的视线在那张草稿纸上停留了不到半秒,便若无其事地移开,仿佛只是随意一瞥,但他嘴角那抹讥诮的弧度,似乎加深了那么一丝丝,“看来,‘猎隼’先生不仅擅长攻击,对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也很有心得?”
他的语气轻描淡写,但每一个字都像冰锥,扎在我的神经上。
他看到了吗?他起疑了吗?
我强作镇定,淡淡回应:“技术工作,本就离不开数据分析。尤其是寻找对手的漏洞,更需要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
“说得很好。”“蝰蛇”点了点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深邃得令人不安,“发现规律……确实是关键。希望‘猎隼’先生发现的,都是对集团有益的‘规律’。”
他意味深长地说完,不再停留,转身向门外走去。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没有回头,只是轻飘飘地丢下一句话:
“哦,对了,忘了通知你。根据‘老康’大师的建议,从明天开始,集团内部所有核心数据库的访问日志,包括元数据查询记录,将纳入‘赤道’系统的实时安全审计范畴。任何异常访问模式,都会触发最高级别的警报。希望大家……都能遵守新的安全规范。”
说完,他径直离开,轻轻带上了门。
分析室里,只剩下我,以及那令人窒息的、死一般的寂静。
我瘫坐在椅子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冷汗,如同冰冷的蛇,顺着我的脊椎缓缓爬下。
“蝰蛇”最后那段话,绝不仅仅是通知!那是一个警告!一个赤裸裸的警告!他很可能已经察觉到了我在暗中探查数据模式的行为,甚至……可能已经怀疑上了我的动机!
新的安全审计……这意味着,我刚刚找到的这条探查保护伞的路径,很可能已经被彻底堵死!甚至,我之前的所有操作,都可能已经被记录在案,只是他们暂时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对我动手!
危机,如同无声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头顶。
我刚发现的、足以撼动“狮王”集团根基的重大线索,难道就要这样断掉?而我自己,是否也已经暴露在了聚光灯下,成为了“蝰蛇”和“老康”下一个要清除的目标?
右手掌心的旧伤,在那极致的心理压力下,再次传来了熟悉的、灼热的刺痛,仿佛在哀鸣,又像是在发出最后的、急促的警报。
前路,似乎在一瞬间,重新被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与致命的杀机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