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便做!”
李德语气坚定,“臣立即下令,收集老韧毛竹,劈成粗细均匀的竹片,再编织成一张张大小合适的竹网。铺路时,先是将路基反复夯打坚实平整,随后将预制好的竹网铺设其上,彼此连接,形成一体,最后再将搅拌好的石粉、沙、碎石混合浆料浇筑在竹网之上,摊平压实。”
“千余名工匠、民夫齐心协力,忙碌了十余日,终将这五里道路修筑好。又经过十余日的自然阴干养护,路面彻底凝固坚固。臣立即带人前往查验。”
他描述验收时的情景,带着明显的兴奋:“臣命人用重达数十斤的大铁锤,奋力锤击路面。结果令人惊喜!除被铁锤直接猛力击打之处出现破裂、碎石飞溅外,其余大部路面完好无损,未见明显裂纹延伸。”
“随后,又让工人推着满载石块的独轮车反复碾压,组织牛车、马车载着重物往返奔跑。结果令人惊喜,此路异常平坦坚固,车行其上,颠簸大减,比之以往任何泥路、碎石路都更为省力。牛马驾车,果然如大王所言,载得多,跑得快。更妙的是,无论晴雨,路面再无泥泞陷车之虞,可全天通行,极大提升了运力。”
“好,好,好!”波彦闻言,连说三个“好”字,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赞赏之色。
他深知,这水泥的成功,意义绝非仅仅在于一条路、一座桥。
它将彻底改变明国的各处,改善道路,极大地曾强朝堂对地方的控制力,政令、军报的传递,兵马钱粮的调集转运,都将因道路的畅通与高效而变得前所未有的快捷。
更进一步,若大军能实现骡马化,驰骋于纵横交错的水泥路上,其调兵与战略投送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足以在战场上抢占先机,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强烈的期待促使波彦迫不及待地想要亲眼看一看这新生的石粉与新道,亲眼见证其烧制过程与实际效果。
波彦朗声赞道:“石粉能初步烧制成功,已是天大之喜!更难得李卿竟能想到铺设五里长路以验证其实效,且能举一反三,创新使用竹片为网增强路面韧性,足见李卿做事不仅认真严谨,更能灵活思变,善于从日常中汲取智慧,化寻常为神奇。此等务实创新之精神,百官该多向李卿学学!”
随即,波彦吩咐道:“来人,速去殿外查看,雪是否已停?天气是否适宜出行?孤心急切,今日便欲亲往造桥司之地,一睹那新铺道路之风采,并亲眼看看这石粉究竟是如何从窑火中涅盘而生!石粉之成,意味着明国即将迎来一个四通八达、货畅其流的新时代,孤必须亲眼见证,方能安心,亦能更清晰地筹划其未来之用。”
波彦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声音洪亮,描绘着未来:“方才李卿所言,深得孤心。若能以此石粉筑路,自中原区域,铺设数条坚固大道,向北直入草原腹地,依托这些道路,在草原战略要冲修筑坚固城池,城中屯驻精锐,城外兴办牧场、农庄,并广设学堂,推行教化。”
“同时,依靠这些道路,将中原富庶之地的粮秣、布匹、茶叶源源不断输往草原,再将草原盛产的牛羊、马匹、乳酪、皮毛输入中原。如此,两地互补,血脉相通,文脉融合,不出数十年,草原与中原必将融为一体,不复有彼此之分,昔日边患,将永绝后患。”
波彦的目光似乎投向了更遥远的西方:“对待西域,亦可沿用此策。自长安始,一路向西,修筑坚实大道,出玉门,直抵西域深处。以道路保障后勤,支撑大军经略,逐步削平不服,设立郡县,实施管辖。届时,明国之疆域,将远迈秦汉,成就前所未有之盛世。”
说到运输,波彦的思绪又飘向了更宏大想法,语气中带着一丝向往:“孤常常思虑,如今钱粮等物转运,多赖人力肩挑背扛,牛马车辆驮运,运力低下,耗费民力甚巨。若能造出一种器械,或一种车具,一次便能拉动数千石,乃至数万石之粮食,那该多好!”
“果真如此,日后征战四方,便无需征发数十万民夫转运粮草,致使田园荒芜,百姓疲于奔命。只需驾驭此等神器,便能轻松将巨额粮饷军械运抵前线,保障将士无后顾之忧。则吾明国大军,将真正再无粮道之危,可纵横天下,所向披靡。”
下方,刚从东海郡督办完救灾善后事宜返回阳翟不久的工部尚书刘晔,听着波彦这番关于运输神器的话,心中不由一动,暗忖:“原来大王亦有此等奇思妙想,与臣昔日之构想,竟有不谋而合之处。”
刘晔不禁回忆起自己以往的思考:“每每视察江河,见那千帆竞渡,无论船只大小,皆能凭借水流之力,轻松载运无数货物顺流而下。”
“那一江一河之水,奔流不息,其蕴含之力道,磅礴无尽,远非人力、畜力所能企及。曾想,若能将这舟船之形、水力之便,移至陆上,造一陆上之舟,亦设车轮,再寻得一种堪比江河奔流之力的外力来推动此舟,岂非就能在陆上也能轻松运送千石、万石之货?然则,这替代水流之外力,究竟何在?天地之间,除风水之力,似再无如此绵长巨力者,思之多年,仍觉渺茫,难寻其门啊……”
这时,奉命出殿查看天气的太史令张鲁返回殿中,恭敬禀报:“回禀大王,雪已停,云层渐薄,依臣观测,未来数日应无再降大雪之虞,天气虽寒,但出行无碍。”
“好!”波彦闻言,更是高兴,“如此甚好!来人,即刻安排午膳,稍事休息后,众卿皆随孤一同出城,前往造桥司。孤要与众卿一同看看这石粉之妙,新道之坚,也好好检视一番造桥司上下之勤勉成果。孤投入了如此巨额钱粮于此,去亲眼见见成果,才方觉物有所值,心中也能甚慰!”
“诺!”殿内群臣齐声应和,气氛热烈,皆对即将的视察充满了期待。他们都明白,大王口中的石粉,或许将真正成为一个改变国运的奇迹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