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夜色,如同浓稠的墨汁,彻底浸透了张家屯的天空。几颗寒星在遥远的天幕上微弱地闪烁,窥视着下方这片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变革的土地。村子里万籁俱寂,白日的喧嚣与惊心动魄早已沉淀下来,只剩下几声零星的犬吠和秋虫最后的悲鸣,更添几分深秋的萧瑟。

然而,在这片看似沉睡的寂静之下,一股潜流正在悄然涌动,改变着每一户茅屋土坯房里人们的心绪。张家院落那场惊世骇俗的接骨救治,其震撼力并未随着夜幕降临而消散,反而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一圈圈扩散,无声地冲刷着这个闭塞村庄固有的认知堤坝。

名声鹊起的过程,几乎是与夜幕同步降临的。救治结束时,夕阳尚有余晖,亲眼目睹了全过程的村民们,怀揣着满心的惊骇、困惑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如同被惊扰的蚁群,迅速散归各家。灶膛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张激动而又茫然的脸庞,饭桌上的交谈不再是往日的家长里短、田间收成,而是反复咀嚼、渲染着下午那不可思议的一幕。

“瞧见没?就那么几下!摸摸,捏捏,‘咔吧’一声,骨头就回去了!虎子立马就不嚎了!”

“王婆子跳了半天神,屁用没有!人家外乡郎中用的是真本事!”

“那手法,啧啧,轻巧得跟绣花似的,可就是管用!虎子那胳膊,直了!”

“听说……连烧酒都能用来洗伤口?说是能防‘邪毒’?”

“张老汉这回是遇上贵人了!要不是这郎中,虎子那胳膊肯定废了!”

这些窃窃私语,在昏暗的油灯下,在温暖的土炕上,迅速发酵、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细节在口耳相传中或许被夸张,但核心事实——外乡郎中凌云,以神奇手法接好了张老汉儿子断臂,且立竿见影——却如同野火燎原,一夜之间烧遍了张家屯的每一个角落。村民们的态度,经历了从最初极度的排斥、怀疑,到观望、好奇,再到此刻近乎180度的转变,化为了深深的敬畏。那种敬畏,不再是对王婆子那般虚无缥缈“神力”的迷信,而是对一种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超凡技艺”的折服。凌云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已然拔地而起,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耀眼的光环。

次日清晨,当初升的朝阳将第一缕金辉洒向张家屯的炊烟时,这种变化便直观地显现出来。当凌云推开张老汉家那间简陋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厢房门时,发现院门外已不像昨日那般空荡或充满敌意。几个起早的村民,或扛着锄头假装路过,或提着水桶在井边徘徊,目光却都不约而同地、带着几分怯怯的好奇,偷偷瞄向张家院子,瞄向那个刚刚起身的外乡人。见到凌云出来,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避之不及或指指点点,而是下意识地停下脚步,微微颔首,甚至有人笨拙地挤出一丝讨好的笑容,尽管那笑容里还带着几分拘谨和不安。无形的隔阂,正在迅速消融。

实质回报也紧随而至。张老汉一家几乎一夜未眠,既是照料虎子,更是沉浸在巨大的庆幸与感激之中。天刚蒙蒙亮,张老汉就催促婆娘将家里最好的东西翻找出来。当凌云检查完虎子伤势,伤口无明显红肿,体温正常,手指血运良好,一切迹象表明复位固定成功,且无早期感染征兆,并重新更换了敷料后,张老汉搓着粗糙的双手,神情庄重地将一个沉甸甸的粗布口袋和一个小布包捧到凌云面前。

“恩公,”张老汉的声音依旧有些哽咽,“俺家……没啥好东西。这点粟米,还有这块咸肉,您一定得收下!还有这些……是俺家攒下的几十个铜子儿,您别嫌少!”布袋里是足有半袋黄澄澄的粟米,颗粒饱满;另一块用荷叶包着的,是油光发亮、盐渍得恰到好处的咸肉,足有二三斤重;那个小布包里,则是几十枚磨损严重、却沉甸甸的铜钱。

凌云看着这些“礼物”,心中百感交集。这绝非简单的诊金。在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家中,半袋粟米可能是他们一两个月的主粮,一块咸肉或许是过年才舍得切一点的珍馐,几十个铜钱更是不知要积攒多久。这份酬谢,厚重得几乎烫手。它代表着张老汉最朴素的感恩,也标志着凌云真正意义上获得了在这个世界立足的第一桶金。这些物资,对于几乎山穷水尽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彻底解决了燃眉之急。他郑重地双手接过,没有虚伪的推辞,只是深深看了张老汉一眼,道:“老丈厚意,凌云铭记。虎子的伤,我会负责到底。”

初步业务的展开,比凌云预想的还要快。他“神医”的名声如同长了翅膀,不仅在本村传开,甚至可能已随风飘向了邻近的村落。就在他收下张老汉谢礼后不久,便开始有村民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敲开了张家的院门。

最先来的是一位中年汉子,手上长了个红肿胀痛的疖子,已经化脓,疼得他龇牙咧嘴。他拘谨地站在门口,不敢进来,讷讷地说听闻郎中手艺好,求给看看。凌云让他进屋,用温水和干净布清洗周围皮肤,然后用磨锋利的柴刀尖,在火上烧红冷却简易消毒轻轻挑破脓头,挤出脓液,再用蒲公英粉外敷包扎。整个过程简单,但凌云坚持的清洗和“器械消毒”步骤,让那汉子看得一愣一愣。

接着是一位在劈柴时被柴刀划伤手臂的农妇,伤口不深,但血流了不少。凌云同样坚持用烧开后又放温的水仔细清洗伤口,撒上止血的艾草炭灰,再用干净布包扎,并叮嘱她伤口不要沾水。

还有一位老人,扶着腰,说是陈年腰腿痛,阴雨天就加重。凌云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但仔细询问了症状,检查了局部,判断可能是寒湿痹症。他用手法为其轻轻按摩放松肌肉,又教了他几个简单的伸展动作,并建议他用艾叶煮水热敷。虽然没有药到病除,但凌云耐心细致的问诊和给出的建议,让老人觉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千恩万谢地走了。

一上午,凌云竟接连处理了四五例这样的常见病患。他始终秉持几个原则:强调清创消毒,对症使用草药,蒲公英消炎、艾草止血或温通,耐心解释病情,用最浅显的语言说明病因和注意事项。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卫生观念和对症下药的思路,与村民以往依赖符水、蛮干或硬扛的经验截然不同。效果是显着的,疼痛缓解了,伤口愈合加快了,患者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被科学对待的安心感。

消息传开,前来求医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张家院子门口,竟隐隐有了些“医摊”的模样。张老汉乐见其成,主动帮忙维持秩序,婆娘则烧了开水备用。凌云终于不再是无根浮萍,他凭借实实在在的医术,在张家屯初步站稳了脚跟。虽然前来求诊的多是穷苦人家,付不起铜钱,只能以几个鸡蛋、一把青菜、或是一小袋杂粮作为酬谢,但凌云来者不拒。他知道,积累口碑和人望,远比眼前的小利重要。

站在院中,看着那些带着期盼眼神前来、又带着满意神色离去的村民,凌云轻轻舒了口气。阳光照在身上,暖意融融。这第一桶金,不仅是解决了生存危机的物资,更是他在这陌生时代,用知识换取信任和立足之地的开端。波澜,已起;前路,虽漫,却终于有了方向。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