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之上,一座古老的寺庙静立其间,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寺庙的屋檐角悬挂着风铃,微风拂过,发出清脆而低沉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我沿着蜿蜒的石阶缓缓而上,每一步都似乎能感受到这座古寺的历史沉淀。突然,眼前一亮,一方澄澈的小潭宛如大地捧出的一枚玉镜,横卧在殿前。潭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天空中的云彩和周围的山峦,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
潭边,一位老僧正低头清扫着落叶。他手持竹帚,轻轻拂过青石地面,发出簌簌的声音。这声音虽然轻微,却仿佛能穿透时光的帷幕,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悠远。老僧的动作不紧不慢,似乎与这天地间的一切都融为一体,他的每一次拂扫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自然的对话。
我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就在这时,一片孤云从谷底悄然升起。它轻盈而舒展,宛如仙人的素袖在天空中舒卷。这片孤云飘过深林,掠过古刹的檐角,没有丝毫的停留,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云影如轻纱般悠悠地滑过潭面,仿佛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随着云影的移动,水底那方天空也像被微风轻拂的湖面一样,微微地摇曳着。然而,潭水本身却宛如一位沉稳的老者,对这一切变化都无动于衷。它只是静静地倒映着天空中的云卷云舒,忠实地呈现着每一刻的变化。
这片潭水既不挽留那片孤独的云影,也不拒绝它的离去。它就像一个超脱尘世的旁观者,默默地见证着云影的来来去去、聚散离合。对于它来说,这些都不过是光阴长河中的一道清浅的涟漪罢了,转瞬即逝,微不足道。
突然,山雨像被惊扰的蜂群一样,骤然袭来。雨脚如密集的鼓点般急速坠落,狠狠地砸在潭面上。刹那间,潭面像是被击碎的镜子一般,裂成了千万片。那原本朗照天宇的玉镜,此刻只剩下满池跳跃的碎银和喧嚣的雨声。
雨水裹挟着枯枝败叶,如同一群被驱逐的难民,纷纷坠入潭心。它们在潭水中肆意搅动,搅起了团团浊浪,水面的倒影也在这混乱中失去了原本的形状,变得模糊不清。
然而,就在雨势稍歇,风消云散的瞬间,潭水却展现出了它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它像是一位宽容的母亲,默默地包容着这一切的混乱和喧嚣。潭水悄然沉淀,将泥沙过滤,重新恢复了它的澄明。那雨后的碧空,在潭水中显得更加清润,仿佛被雨水洗净了一般。
这方静水,何曾因骤雨而惊惶失措?又何曾为浮尘所沾染?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真,默默地呈现着朗朗乾坤的本来面目。
我心头豁然开朗:那孤云去留无迹,如人放下执念,行止皆由本心;这潭镜静躁不干,似心葆有明净,任你浮世喧哗,我自朗照无偏。原来真正的自在,原非身居幽谷或心向红尘之别,而在于是否修得一方如镜心台。此心如潭,映得万千世界却不随波逐流;此心如云,行遍千山万壑却无一丝滞碍。
老僧扫至潭边,积水浸湿了他的芒鞋。他步履未停,只轻轻拂去水面最后几片落叶,便转身离去。潭中云影依旧从容来去,天空的隐者挥一挥素袖,未染纤尘,亦不留微痕。原来万物皆有其自在行藏,而我们心境若得清明,便也能如这潭水与云朵一般,在尘世纷扰中,守住无系无染、静躁不干的自适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