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负七层的“认知过滤区”充斥着扭曲的光学现象,走廊两侧的墙壁如同老式电视机雪花屏般闪烁,偶尔浮现出被马赛克遮挡的档案片段。林舟的左手键盘纹路已蔓延至小臂,敲击空气时会迸发出实体化的关键词标签——这是上周对抗【网络杠精聚合体】时感染的【信息具象化综合症】新阶段。更麻烦的是,他看所有文字都会自动脑补出十万条弹幕,连食堂菜单上的“番茄炒蛋”都被弹幕覆盖成“档案馆指定色素套餐”。
“目标代号‘信息茧房编织者’。”技术部主任指着全息投影里不断收缩的多边形结构,某小区三栋居民楼被改造成巨型蜂巢状结构,每扇窗户都播放着不同版本的“事实新闻”,“它能将目标群体的认知固化在特定信息循环里,最新受害者是‘反谣言志愿者协会’——现在他们坚信档案馆地下藏着外星飞船。”
林舟注意到蜂巢核心区域闪着熟悉的数据签名,那是苏晓两年前参与的“认知防壁项目”废弃代码。当他调取居民档案时,视网膜上突然叠加了红色警告框:“检测到认知污染源与员工cx-007记忆碎片高度重合”。
小区入口已被扭曲成社交媒体界面,绿化带变成不断滚动的点赞图标,保安亭循环播放“权威认证”弹窗。【信息茧房编织者】悬浮在小区广场中央,外形如同由无数新闻标题编织的茧,每根丝线都链接着居民的后颈。被控制的居民如同提线木偶,用整齐划一的声音复读着矛盾的信息:“档案馆是保护神\/我们必须摧毁档案馆”。
林舟发动【逻辑悖论冲击】,却发现能力触须被茧房表层弹开——每个论点都像打在棉花上,反而被拆解成支持对方观点的“证据”。更糟糕的是,他的【信息具象化综合症】开始将战斗过程实时转播成“震惊!档案馆特工暴力执法”的短视频格式,在领域内自动传播。
“认知弑杀者血脉激活度23%” “新增副作用:【真相焦虑】(接触矛盾信息时会产生生理眩晕)”
当林舟险些被居民扔出的“假新闻标枪”击中时,茧房突然露出破绽——有片区域始终拒绝同步特定信息流。他玻璃化的右耳捕捉到微弱信号:“姐姐……代码第三序列……”这是苏晓的声音!林舟猛然意识到,妹妹残留的认知防壁代码正在本能地抵抗污染。
苏晴的紧急通讯切入干扰:“用认知污染反制认知污染!”林舟果断将键盘化左臂插入地面,把档案馆的《员工保密手册》转化成数据洪流注入茧房。两种矛盾信息在领域内激烈碰撞,居民们开始出现系统错误般的卡顿——有人同时喊着“保护档案馆”和“揭露真相”,就像故障的音响播放两盘磁带。
趁编织者修复逻辑裂缝时,林舟突入核心区。在由苏晓童年照片堆砌的防火墙后面,他看到了残酷的真相:这个畸变体竟是“认知防壁项目”的失败实验体,它吞噬了苏晓为防止妹妹被篡改记忆而埋设的防护代码,反而变成了扭曲现实的怪物。
当最后一根信息丝线被斩断时,编织者坍缩成布满裂痕的硬盘。恢复清醒的居民茫然四顾,而林舟在硬盘残片里发现了更令人不安的记录:三年前的同一天,魏明签署了“认知防壁项目”的终止令,理由是“防止员工产生不必要的怀疑精神”。
归途中的地铁车厢里,林舟的【真相焦虑】猛烈发作。他看到所有乘客头顶都漂浮着互相矛盾的标签:慈父\/虐童者、慈善家\/诈骗犯……当他对面乘客的报纸标题变成“档案馆长魏明荣获年度慈善奖”时,报纸角落的配图里,魏明的手表反射出一个被锁在数据牢笼里的蓝卫衣身影。
深夜的档案室,林舟调出“认知防壁项目”的废弃方案。视频里年轻的苏晓对着镜头演示防护代码:“当人们只能听到一种声音时,真相就死了。”在她身后实验舱的玻璃倒影中,魏明正将某个加密装置接入主系统——装置上的代号正是“织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