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在办公室做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后期的规划的时候,徐若溪最后耐不住性子,还是出院了。
出院当天晚上,徐若溪就找了个粤菜馆,请了刘梦和孙浩大吃了一顿。同时包了个1万块钱的感谢红包。感谢救命之恩。
饭桌上,徐若溪问道:“刘梦,安排的事情办好了吗?”
刘梦急忙把菜咽了下去后说道:“嗯,已经办好了,明天早上10点,在香江的警察总署的大厅,举行捐赠仪式。警察的行政部门对我们这次的捐款很重视,当时候,牺牲警员的家属也会参加,另外警察方面问,对这100万有什么有什么具体的安排,如果没有,那么他们就自行处理,如果有,就按照我们的安排处理。”
徐若溪想了想说道:“避免麻烦,资金的使用,我们直接给安排吧,牺牲的2名警员,一人给30万,做抚慰金也好,奖励他们的勇敢也罢。1名重伤的,奖励10万,剩下的4人轻伤的,一人奖励5万,这样最后剩下的10万,就给警察总署吧,是给大家发下午茶还是充进安保基金,让警方自己决定吧!”
刘梦和孙浩点点头,表示这么安排没有问题。
吃过饭,徐若溪想起来,自己没有素净的衣服,所以特意买了一套黑色的西服和黑色的衬衫。虽然明天去捐款,但是也要哀悼,必定是救自己,牺牲了,穿的花枝招展的,不太好。
次日一早,徐若溪早早的起来了,昨晚就睡觉前,看了一眼行情,整体的价格已经跌倒130以下了,还有继续下的可能。
只不过目前没有时间处理这个事情,三人穿了3身全黑的衣服,拿上银行做的捐款用的支票板子,开车前往香江的警察总署。
此时的警察总署,也忙碌非常,一个台子已经搭建了起来,讲话台,音响也准备妥当,去接牺牲警员的家属的车,也早就出发,在回来的路上。
一些警察总署邀请的媒体,也陆续到来,开始安放机位,准备拍摄。
这个媒体,一开始徐若溪是准备安排的,最后在孙浩的劝解下,就放弃了。孙浩的说法是,刚逃离虎口,就这么高调,不太好。
所以,刘梦去警察总署联系的时候,只是说了捐款,并且表示,希望可以见一下牺牲警员的家属,表示慰问,同时也表明,这个捐款,是为他们而捐的。
只不过警方的想法是,自己功绩做出来了,人家来捐款,人家没有安排媒体,自己这边在装聋作哑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就邀请了大大小小的主流媒体,进行报道。
9点40,孙浩开着车,驶进了警察总署的大门,随后就一名穿着白衬衫的警察小姐姐亲自接待,然后从侧门迎进了休息室。
9点45,两名牺牲警员的家属,也赶到了现场,坐在主席台下面,立刻有警员送上茶水,并且一对一陪在身边安抚。
9点55,警察总署的处长,许其安,推开了休息室的大门,跟徐若溪进行了简单交谈,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往大厅走去。
踏入大厅,无处不在的闪光灯就闪烁了起来。
许其安,率先走上主席台,对3天前的绑架事情进行了通报,并且说出了警队的伤亡,对牺牲警员进行哀悼。
讲话进行了大概十来分钟,许其安才简单的介绍,这一次举办这一次的发布会的原因,那是因为受害者对警方,尤其是牺牲警员进行慰问。
随后徐若溪在刘梦和孙浩一左一右的保护下,站到了主席台,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感谢。这次徐若溪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许其安已经带着大家哀悼过了,那么就是表达感谢。
随后徐若溪在警方的安排下,和牺牲警员家属进行握手和拥抱,那场面,不是一般的感人,徐若溪自己也掉下了眼泪。
最后,孙浩将准备好的道具支票板拿了上来,徐若溪郑重的将支票板交给了许其安,然后一人拿着一边,站在主席台上,接受媒体的拍照。
随后徐若溪对这100万的资金,进行了安排,迎来了主席台下的媒体和牺牲警员家属,和警察的热烈掌声。
许其安对这一次的捐款也很重视,要不然也不会需要他这个处长下来接受这个捐款。其实这次的捐款,象征性的意义,大于金钱本身的意义。
这一次的捐款,次日就上了香江各个报纸的头版头条,就连以报道花边新闻的一些报纸,也罕见的正常了一次。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叫政治正确,平时你们咋花都没问题,但是这次涉及到内地的女富豪,绑架,警员牺牲,受害者感谢捐款等敏感词条,如果还不能摆正态度,那么很快就会有警员进行光顾的!
徐若溪捐款结束,也没有立刻离开,在警方人员的带领下,买了花和果篮,对受伤的警员进行探望和感谢。这一幕幕都被记者拍下。
最后徐若溪又等了2天,参加了牺牲警员的葬礼,并且恭敬的鞠躬感谢,再次被记者记录下来。
徐若溪的事情,很快就被内地的报纸进行转载了。最先转载的就是彭城,毕竟离的太近,又是带有吸引眼球的标题,不想转载都不行。
随着彭城转载,后面的Rm日报也进行了转载,只不过这一次香江媒体为了安全起见,没有把徐若溪的正面照片放进去,放的是徐若溪弯腰鞠躬的背景照。所以日报转载的也只是没有正脸的报道,这比较稀奇。
只不过不知道这一举动是香江的警察总署打了招呼,还是良心发现。
我是在一周以后,无聊翻看报纸,我才看到日报的标题:“内地企业家,香江被绑架,警方勇敢出动,获救企业家乐捐100万鹰元感谢!”
当时我看到,差点被气笑了,还真是嫌自己不够壮,等着别人帮她养肥了,在宰是吧?不过后来想想,以香江现在的媒体疯狂程度,也不奇怪了。
在徐若溪没回来这几天,我只干了一件事,在财务室,跟苏晚晴嘀咕了半天,然后跟他一起起草了一份投资协议。
当然,这一份只是草板,准备先写个大差不差,然后在拿给专业的律师看看,最后在确定一些细节。
另外我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到底要不要公开这一次的投资入股。各有利弊,公开,等于是给肥城的政府带来了亮眼的业绩,必竟这个时候,5000万鹰元的投资,不是小数目。弊端,那就是将默默无闻的公司,推到了前台,还是在这个泡沫破灭的时候。
我仔细的思考了3天,最后还是决定,推到前台。时间不等人,彭城哪位还没有死心,是时候,给华夏的互联网打一针强心剂了。
随后,我给徐若溪打了一个电话,嘀咕了半个多小时,才将这一次的事情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