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聊了一会儿,顾晓颖回来了。
李曼把江北大学给陈长河开的条件告诉了她,顾晓颖同样吓了一跳,连连感慨江北大学的校领导可真是把陈长河捧在手心里了。
好不容易把情绪平复下来后,她俩带着陈长河在清园大学参观。
期间遇到好几个学生,认出了陈长河。
他们都是从报纸上看到过关于陈长河的报道和照片,因为印象深刻而记住了陈长河的模样。
到了傍晚,陈长河邀请她们去附近的餐厅吃饭。
顾晓颖和李曼表示,他们是东道主,得让她们请。
“必须得让我来。”
陈长河笑道:“麦麦反复叮嘱我,一定要请你们吃顿饭,如果我完不成任务,回去后要挨批的。”
反复拉扯几次后,顾晓颖轻叹道:“好吧,那这次就你来请,但下次等你再来京城,必须让我们来请!”
李曼则说道:“下次你带着麦麦一块儿来,我们请你俩去吃只有本地人熟悉的小餐馆,带你们去爬长城、逛宫殿!”
陈长河笑呵呵地点头:“好。”
“你什么时候回云海市?”
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李曼问道。
“再过几天吧。”
陈长河说道:“麦麦说,有很多记者在等着采访我,我避避风头再回去。另外,我想在京城买几套房子,明天开始到处转转,看哪里有合适的房子。”
“嚯,来京城买房子,还一下子要买几套。”
顾晓颖笑道:“看来你现在很有钱啊……写小说挣的?”
别人不知道陈长河写小说的事,她们可是知道的。
毕竟,《甜蜜蜜》就是在她俩的见证下诞生的。
“差不多吧。”
陈长河点点头:“我打算在这里买几套房子,商铺、住宅房、四合院,都可以。
或是留着自己住,或是租出去挣租金,或是坐等升值。
你俩如果知道有什么地段比较好的新小区,亦或者正在转售的房子,可以推荐给我。”
“商铺和住宅房,我倒是不了解。”
顾晓颖想了想,道:“但离我和小曼家不远的玉井胡同,倒是有个四合院要转卖出去。”
“玉井胡同,四合院?”
陈长河一怔:“1991年……该不会是玉井胡同17号院吧?”
“对啊,就是17号院!”
顾晓颖惊讶道:“你怎么知道的?”
“在经济研究所开会聊天的时候,听别人随口提起的。”
陈长河笑道:“那院子我不考虑,如果有别的四合院在出售,我倒是可以去看看。”
前世的2007年,他来京城出差,顺手买了份报纸,看到过一则新闻报道。
说是在1991年,一对老夫妇将自己家的四合院,也就是玉井胡同17号院,以28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某国企。
双方签订了购销合同,随后国企付款,两位老人把房屋和房产证一并移交给了该国企。
然而,由于两位老人随后移居海外,房屋过户登记手续一直没有办理。
结果到了1998年,两位老人以房产证遗失为由,补办了新的房产证。
后来又到了2007年,两位老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国企搬离。
他们说,他们和该国企只有租赁关系,没有买卖关系,但又拿不出租赁协议和其他证据来佐证自己的说法。
双方对簿公堂的结果是,尽管国企提供了购销合同、付款证明、房产证,但最终还是败诉。
最根本的原因是,该国企属于事业单位,购买城市私有房屋需要经过政府批准,但该买卖并未经过批准,因此合同无效。
就这样,两位老人是钱也拿去花了,房子也要回来了。
那个国企嘴上喊冤,却也只能自认倒霉。
虽然他是重生回来的,有先知先觉的优势,可以避免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的问题,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别的幺蛾子呢?
因此,明知道是浑水,没必要去趟。
京城房子多的是,干嘛非得买那一套。
“我上次回家的时候,倒是听我妈说过,南锣鼓巷那边有个四合院要出售。”
李曼说道:“是我妈同事的邻居,做跨国贸易赚了点钱,想把四合院卖了,全家移民到欧洲生活。
那个四合院面积不是很大,大概300平米的二进院,他们开价120万,两个月了还没卖出去。
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待会儿往家里打个电话,问问详细地址,明天早上我带你过去。”
“300平米,120万,确实贵了点。”
陈长河说道。
玉井胡同那个四合院,600平米,才卖28万美元,按照当前汇率还不到150万。
算下来,每平米也就2500块钱。
虽说南锣鼓巷的地理位置比玉井胡同好点,但也不是天差地别,300平米就要卖120万,属实有点高。
“不过,可以去看看。”他又说道。
现在投资四合院,确实很划算。
眼下,大家都在追求住楼房,嫌弃破旧落后的四合院。
其实。
四合院这种房子,住着真谈不上什么舒服,有许多不方便之处。
但架不住,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四合院价格的未来上涨空间会非常非常大。
现如今,京城的平均房价达到了每平米1400元,部分地段好的小区房价达到了每平米2000以上。
而四合院的房价,大部分也就是每平米两三千元。
现在买入一套住宅楼房,二十年后的价格可能会涨十几倍。
但现在买入一套四合院,尤其是靠近宫殿、地段位置好的四合院,未来价格会是现在的上百倍。
因此,他打算去看看这套四合院,合适的话就砍砍价,然后买下来。
有其他合适的四合院,也可以买。
自己不住,就纯当投资了。
李曼很给力。
吃完饭就往家里打了个电话,托她妈妈打听到了那个四合院的位置。
次日一早,李曼带着陈长河找到这个四合院,便匆匆回去上课了,留下陈长河自己与这四合院的主人交涉。
交涉的过程既愉快又不愉快。
愉快是因为,陈长河不介意稍微多花点“冤枉钱”,砍价没有砍太狠,最后双方以108万的价格成交了这套面积为330平米的四合院,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不愉快是因为,在此过程中,原房主一直在批判国内、吹捧国外,认为国内迟早要完,还劝陈长河将来如果有机会,也要移民到欧洲。
这个年代的这种人有很多,陈长河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了,倒也不奇怪。
可是这家伙太能叨叨了,从见面叨叨到签合同,从银行叨叨到房屋管理部门,像个苍蝇似地嗡嗡嗡叫个不停。
直到所有手续办完,二人互道再见,陈长河的耳朵才彻底清净。
接下来三天。
陈长河自己在京城四处溜达,又在什刹海旁买了两套四合院。
一套200平米的小四合院,位置很好,出门便是路,路对过便是什刹海。
还有一套500多平米的大四合院,与那套小四合院相距两条胡同。
这两套四合院加起来,花了210万,没花冤枉钱。
另外,他还在西二环旁新建的福临园小区,买下了2号楼1单元的3楼2户。
这两套房子的面积都是一百多平的大户型。
陈长河打算把这两套房子用来自家居住,正好这个位置距离国家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不远,以后如果有需要和经济研究所合作的科研项目,来这里出差时也就不用去住酒店了。
这两套房子花了他55万。
加上三套四合院,一共花了373万。
沈麦麦汇给他的钱,只花了一半多点。
但由于该返回云海市了。
他也就收手了。
次日,22号。
陈长河先把自己这段时间撰写的论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十六字方针”》直接交给了程宗源。
在程宗源的介绍下,找了个虽然价格有点贵,但口碑很好的装修公司。
在与装修公司沟通过福临园小区两套房子的装修方案,并付了一笔前期装修资金后,将钥匙交给了他们。
然后他去买了些京城特产。
比如稻香村的糕点、六必居的酱菜,以及当下比较有名的京城果脯。
带回去分一分。
傍晚,他背着书包、拎着一行李箱的特产,来到火车站。
买了张硬卧票,打道回府。
一位穿着衬衫西裤、腰带外扎、带着公文包、老板派头的中年男子,和他一块儿上了火车,并和他和铺位对着——都是下铺。
到了火车上,这位中年男子坐在自己的铺位上,时不时就盯着他瞅几眼。
终于,在火车驶出京城后,这位中年男子试探着问道:“小兄弟,你是不是姓陈?”
“嗯。”陈长河应了声。
“陈……长河?”
“是我。”
陈长河点点头。
他这几天在京城逛,也遇到过几个把他认出来的人,因此并没有觉得很意外。
“真是你啊!”
中年男子突然大叫一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砰!
他的头撞到了中铺的床上,发出一声闷响。
“嘶——”
他倒吸一口凉气,摸了摸头。
然后他顾不得疼痛,激动万分地向陈长河伸出双手:“排队检票的时候我就看到你了,当时就觉得你和报纸上的陈长河长得可像了!
上车之后,越看越像,这才问了一嘴。
没想到,真的是你!
陈天才,我可以和你握个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