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弘扬考虑片刻,沉声说道:“我申明一下态度,食品厂肩负着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双重责任,应该展示出国营企业应有担当。侯明亮已经将方案报上来了,我看方案很具有操作价值,下一步重点考虑方案实施。”
他心中早有良方,只不过需要去落实,而当下他故意没有将事情说透,正是想要看清这件事情的背后是否存在阴谋诡计。
贾晨辉继续给镇长上压力:“资金情况怎么落实?”
“资金问题由我负责。”说完,苏弘扬看向其他人,不想继续纠结这个问题。
副镇长白广荣放下手中茶杯,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一缕烟雾,而后说道:“苏镇长,我分管镇里的文教卫,现有七个村小学房屋年久失修,村里校长多次找到我,希望镇里拨下一笔资金,用于修缮房屋。”
他年龄五十多岁,头发花白,身上穿的衣服与农民一般无二。从开会到现在不到半个小时,至少抽了五六支烟,十足的老烟枪。
倘若不是坐在镇政府会议室,就他这形象,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呢。
苏弘扬闻言,眉头蹙起,连带着敲击桌面的手指也停顿下来,严肃地问道:“教育事业是国之大计,人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省市两级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每年针对乡镇学校都有相应扶持政策。既然你已经知晓情况,为什么不尽快落实!”
他在安南市两办都工作过,深知市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年前市政府还召开会议,落实市里学校扩建计划。
而到了基层,政策就变了样,说到底,问题还是出现在人上,而不是政策上。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落实政策最终还是需要人来执行。
听到镇长严厉的语气,白广荣面色不改,他又点燃一支烟,缓缓说道:“这件事发生在去年的12月底,我收到消息后,已经立即上报,但领导一直没有答复。”
“上报给谁了?”
“史明远镇长!”白广荣看都不看史明远一眼,继续说道:“当时原镇长雷鸣已经被纪委审查,涉及到资金批复的问题需要史明远镇长同意,我早已将材料报给了他。”
苏弘扬转头看向史明远,严肃地问道:“明远同志,说说怎么回事吧。”
史明远慢悠悠的靠向座椅,缓缓说道:“苏镇长,去年年初,镇里落实市里下发的‘撤点并校’政策,镇中心小学接收了村里高年级学生,各村小学仅仅保留一到三年级学生,每个村有200到300个学生不等。”
说着,他装作叹气的模样:“哎......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镇里的资金有限,七个村小学的房屋修缮就需要十万元资金,这钱没必要花,高年级学生已经搬到镇中心小学,村里学校班级空出来一半,完全可以到没有问题的教室去上课嘛。”
无欲则无求!
白广荣临近退休,再加上他早已对史明远不满,此时他不再隐忍,将胸中闷气倾泻而出:“说的什么屁话,学校的房屋连成一排,一个教室有问题,其他教室还能有好?
再说了,你也不是没实地考察过,现在一个班级已经70多人,挤得满满当当,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上课?有种让你家孩子到那里上一学期,就当我说话是放屁!”
想到孩子们清澈无比的眼神,他觉得没有发泄过瘾,继续拍着桌子:“开学前问题要是不解决,我就向组织请辞,反正我这个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既没钱又没权,放屁都不响,还当个什么劲!”
白广荣一番激烈言辞,将矛头对准了史明远。
反观史明远则被呛的脸色通红,脖子上的青筋隐隐跳动,显然是被白广荣的话气的快要吐血。
他觉得常务副镇长的权威被严重蔑视,随即也开始拍桌子,咬牙说道:“白广荣同志,不要觉得你马上退休了,就不将别人放在眼里,只要你工作一天,就要尊重领导,尊重上级,政府不是你撒泼打野的地方!”
会议室里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室内仿佛被按上了停止键,陷入诡异的寂静之中,落针可闻。
苏弘扬皱眉旁观,心中暗想,到底是乡镇基层,一言不合就拍桌子。
转念一想,也不觉得此事稀奇,他在玉岩县工作的时候,听说过下面乡镇副镇长和镇长在会议室当众打架。
看来乡镇干部匪气重,传言不虚!
他立场鲜明的支持白广荣:“农村孩子生活不易,学习更不易,他们是一个家庭翻身的希望,要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才能放心、舒心、安心的读书学习。”
说完,他看向白广荣,递给他一个善意的眼神:“广荣同志,你一颗红心为孩子,这种精神值得表扬。会后,将材料报到我这一份,我来签字审批。”
感受到镇长释放的善意,白广荣勉强露出一丝微笑:“好的,镇长。”
苏弘扬不等其他人提出意见,说道:“我对镇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针对镇里、各村情况,初步拟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核心思想24个字,立足农业、发展工业、延伸链条、发展特色、对接市场、夯实基础。你们先看看方案,我们再做讨论。”
众人拿到资料后,开始“唰唰”的翻了起来。
十分钟过后,苏弘扬问道:“这份计划书共谋划六个项目,包括‘通达工程’、屠宰厂项目、粮米加工项目、温室大棚、生猪养殖以及‘稻蟹共生’生态养殖项目,各位有意见可以提出。”
其实是六个半项目,他故意漏下部分关键信息。
唐木林第一个表态:“镇长,您谋划的项目完全从镇里实际情况出发,不仅可以提高镇里经济发展,还能提高农民收入,我完全同意,全力支持。”
有人同意,自然有人反对,更何况,有些人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贾晨辉挑出一个看起来不太靠谱的方案,提出质疑:“‘稻蟹共生’生态养殖模式听起来高大上,实际的操作却不得而知,技术可行性是否得到验证?有没有风险?怎么预防?农民是否同意等等,都需要慎重考量一番。”
唐木林当即反驳:“种地有没有风险?遇到干旱、洪水不一样是颗粒无收?如果只懂得遵循守旧,永坪镇永远无法摘掉贫困镇的帽子。我们就是要大胆革新,只要事情有八分把握,我觉得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