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开启时浮现的古老警告文字,如同冰水般浇熄了初获突破的兴奋,给整个“寻踪者”行动队蒙上了一层凝重的阴影。林凡安全返回岸边后,营地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反而立刻进入了更高级别的戒备和更深入的分析状态。
临时指挥中心帐篷内,气氛严肃。中央的大屏幕上,分屏显示着水下高清摄像机从石门缝隙内拍摄到的甬道入口影像、声呐扫描的初步结构图、以及吴教授正在紧急破译的那些古老文字的放大照片。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紧张的气息。
“甬道初段约十米,呈向下倾斜十五度,砌石工艺精湛,接缝严密,与拱门风格一致,属于同一时期建造。”地质学家指着声呐图分析道,“但十米后,声波信号出现严重衰减和扭曲,无法有效探测。有两种可能:一是结构发生转折或进入开阔空间;二是……存在强烈的能量干扰场。”
沈博士的能量监测数据支持第二种可能:“石门开启后,门内空间的背景能量辐射值比门外湖水高出两个数量级,而且频谱极其复杂,包含大量无法识别的低频脉冲和高频谐波。这种环境对电子设备是严峻考验,对人体也可能产生未知影响。”
众人的目光聚焦到吴教授身上。他戴着老花镜,伏在案前,对照着几本厚厚的古籍和电子词典,仔细研究那些由乳白色光晕构成的文字照片。
“文字体系……非常古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但带有明显的祭祀和契约特征。”吴教授的声音带着发现的激动,“我只能结合上下文和象形部分推测大意:‘血脉已得认可,汝为传承者,可入此门’……‘然,核心封印未至解时,深处沉睡着大恐怖’……‘务必谨慎,务必谨慎’。”
他抬起头,神色无比凝重:“这不仅仅是警告,更像是一种……来自远古守门人的忠告。门后封印的东西,连建造者都视为极大的威胁。”
“传承者……”林凡轻声重复着这个词,感受着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这似乎进一步印证了他与“共鸣者”之间的特殊联系。
“林顾问,”山猫看向林凡,语气严肃,“根据目前情况,我建议暂缓深入探索。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抗干扰探测设备、针对性的防护服,以及应对未知生物或能量威胁的预案。贸然进入,风险不可控。”
苏晚晴也担忧地看着林凡,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已说明一切。
林凡沉默了片刻。他理解大家的顾虑,石门后的未知确实令人畏惧。但一种强烈的直觉,混合着【星核共鸣】对门内深处某种存在的微弱感应,告诉他停滞不前可能意味着错失良机,甚至可能让“青云会”抢先一步。那“深处的大恐怖”,是否也与“心钥”有关?是否是“青云会”的目标?
“山猫说的有道理,准备必须充分。”林凡最终开口,目光扫过众人,“但我们不能无限期等待。我建议,制定一个分阶段探索计划。”
他走到屏幕前,指着甬道入口的影像:“第一阶段,先对甬道入口十米内的安全区域进行详细勘察。使用加装抗干扰屏蔽的遥控机器人,采集空气、墙壁样本,尽可能获取更多关于这个遗迹建造者、年代和用途的信息。同时,后方加紧调配深地探测设备和专业防护装备。”
“第二阶段,待装备到位后,组织精干小队,佩戴最强防护,进入甬道,逐步推进,建立前进基地,实时监测环境变化。一旦发现不可控风险,立即撤退。”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确认‘心钥’是否存在、状态如何、以及‘青云会’是否已经触及。而不是盲目地解开所有封印。”
这个务实而谨慎的计划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周明远司长在远程连线中也表示了认可,并承诺会以最快速度调集所需资源。
行动计划确定后,营地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山猫负责安全警戒的升级和应急预案的细化;技术团队开始调试现有的、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的履带式侦察机器人;吴教授和沈博士则继续深入研究那些警告文字和已获取的数据,试图找到更多关于“封印”和“大恐怖”的线索。
林凡没有休息,他再次来到湖边,独自坐在一块岩石上,远眺着墨蓝色的湖面。开启石门的经历,让他对自身的能力和使命有了更深的思考。那种血脉共鸣的感觉如此真实,仿佛某种沉睡的基因被唤醒。系统、共鸣者、远古遗迹、心钥……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线索,似乎正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
他尝试更深入地感知石门后的空间,但那股强大的能量干扰如同厚厚的帷幕,阻挡了他的探知。只能隐约感觉到一种极其庞大、古老且……悲伤的能量底蕴,沉在极深的地下。
几个小时后,加装了额外屏蔽层的侦察机器人准备就绪。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机器人被缓缓放入水中,在“水鬼”的远程操控下,再次潜向湖底石门。
指挥帐篷内,屏幕上的画面随着机器人的下潜而晃动。由于能量干扰,画面不时出现雪花和抖动,但基本能看清周围环境。
机器人灵巧地穿过敞开的石门缝隙,进入了那条向下倾斜的甬道。
甬道内部比想象中要宽敞,地面和墙壁都是由巨大的青色石块砌成,打磨得十分光滑,刻满了与石门外类似的、但更加复杂和精细的图案。机器人头顶的探灯照亮前方,光线在幽深的通道中显得微不足道。
“空气成分分析:氮氧比例正常,但含有微量未知惰性气体,浓度对人体无害。无有毒物质或放射性异常。”沈博士报告着传回的数据。
“墙壁样本初步扫描:石材为本地特有的青金石,但密度和晶体结构有异常,似乎经过某种能量处理。”地质学家补充道。
机器人沿着甬道缓缓前行,摄像头顶部旋转,仔细记录着墙壁上的图案。随着深入,图案的内容逐渐清晰起来。
起初是简单的星辰、山脉和河流,象征着自然。接着,出现了模糊的人形轮廓,似乎在进行某种祭祀或朝拜活动,对象是一些抽象的光团或符号。然后,画面开始变得令人心惊!
墙壁上出现了巨大的、形似章鱼或水母、却长着无数眼睛和触手的恐怖生物图案,与人类形象发生激烈冲突的场面!人类使用着发出光芒的武器(类似长矛或权杖),与这些怪物战斗,场景惨烈。
“这些……是什么东西?”苏晚晴看着屏幕上那些扭曲诡异的图案,感到一阵不适。
吴教授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这……这像是记载了一场远古战争!对抗的不是已知的任何生物!难道……这就是警告中提到的‘大恐怖’的源头?”
机器人继续前进,壁画的内容再次变化。战争似乎结束了,那些恐怖生物被击败、封印的图案出现。人类形象变得更加高大和神圣,他们围绕着一些发光的、类似晶体或符文的东西,似乎在举行某种仪式,将那些怪物的残余力量封印到地底深处。最后几幅壁画,描绘的是巨大的、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很像石门和甬道)被建立起来,作为封印的守护设施,而一些被选中的、身上散发着微光的人(“共鸣者”?)负责世代守护。
壁画的末尾,是一幅巨大的、由无数符文构成的圆形图案,图案中心是一个空缺,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来填补。
“封印仪式……守护者……最后的图案,很可能就是‘心钥’的封印核心!”吴教授激动地指着最后的圆形图案,“那个空缺,就是插入‘钥匙’的地方!”
所有人都被这跨越时空的叙事震撼了。这个水下遗迹,竟然记载了一场关乎人类存亡的远古秘辛!而“心钥”,很可能就是封印那些恐怖存在的关键!
就在这时,机器人已经抵达了声呐探测的极限距离,大约深入甬道十米左右。前方是一个向右的直角转弯。
“转弯后情况不明,信号干扰增强。是否继续前进?”操控员请示。
林凡沉吟一下:“释放一个微型固定摄像头在转角处,监控前方情况。然后机器人撤回,我们需要分析已获取的信息。”
“明白。”
一个香烟盒大小的防水摄像头被机器人安置在转角墙壁上。随后,机器人开始后撤。
就在机器人转身的瞬间,安置好的摄像头捕捉到了转角另一侧的短暂画面——那似乎是一个更加开阔的空间入口,地面上散落着一些东西!没等看清,画面就因为干扰而彻底变成了雪花。
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那个开阔空间和地上的杂物,无疑预示着甬道之后别有洞天!
机器人安全返回,带回了宝贵的壁画影像和样本数据。整个团队都沉浸在巨大的发现带来的兴奋和思索中。这些壁画不仅证实了遗迹的古老和重要性,更揭示了“心钥”可能背负的沉重使命——它不仅仅是力量之源,更可能是镇压“大恐怖”的封印之钥!
然而,新的发现也带来了新的担忧。如果“心钥”是封印的核心,那么“青云会”试图掌控它的目的,就不仅仅是获得力量那么简单了!他们难道想……释放那些被封印的远古恐怖?!
这个可能性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夜幕降临,营地的灯光在高原寒风中摇曳。分析工作仍在继续。林凡站在帐篷外,看着星空下深邃的湖面,心情无比复杂。远古的警告、神秘的壁画、沉重的使命、以及虎视眈眈的敌人……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更加宏大且危险的真相。
他知道,接下来的探索,将不再是简单的寻宝或技术较量,而是一场关乎未来命运的抗争。
“林凡,”苏晚晴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热水,“后方传来消息,周司长协调的第一批特种深地探测设备和防护服,最快明天下午能空运到位。”
林凡接过水杯,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暖,点了点头。“告诉周司长,我们还需要关于那些远古生物和封印仪式的一切相关资料。另外,加强对外围的监控,我担心‘青云会’不会坐视我们在这里慢慢探索。”
“已经安排了。山猫加强了所有岗哨,无人机巡逻范围也扩大了。”苏晚晴轻声说,目光中充满担忧,“你……一定要小心。”
林凡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放心,我们不仅是在完成任务,更是在阻止一场可能的灾难。我不会鲁莽行事的。”
就在这时,林凡腕上的观测站特制手表再次传来轻微的震动。他心中一凛,走到僻静处查看。
一条新的加密信息:
**【警报级别:中】
【来源:深渊观测站-外围动向监控】
【内容:检测到不明身份的小型高速飞行器(疑似隐身无人机)在“寂灭之湖”盆地东南方向50公里处空域短暂出现后消失。飞行轨迹分析显示其可能对盆地进行了高空侦察。能量特征无法完全识别,但存在低概率与“青云会”已知技术特征吻合。】
【建议:提高警惕,对方可能已察觉到此处异常活动。】**
消息不长,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敌人果然已经嗅到了味道!他们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林凡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眼神变得锐利。必须加快步伐了。在敌人采取更大动作之前,他必须率先揭开石门后的秘密,掌握主动权。
远古的壁画揭示了过去的战争,而新的线索则预示着未来的冲突即将升级。湖底深处的秘密,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将所有人卷入其中。林凡知道,真正的考验,马上就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