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超标的危机,在韩立春的紧急处置和后续几天精心调理下,终于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水质指标逐渐稳定下来,鱼群恢复了活力,不再出现异常漂浮的死鱼。但这次事件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鱼塘的管理变得更加精细甚至有些苛刻。韩立春和水生几乎以塘为家,王龙飞也每天必到塘边查看情况,紧绷的神经并未因危机的解除而真正放松。
这天下午,天气晴好,王龙飞正和韩立春在塘埂上讨论是否需要再补充一次益生菌以巩固水体环境,张小梅带着一个陌生的年轻姑娘走了过来。
“飞哥,韩技术员,”张小梅笑着介绍,“这位是李静,农大水产养殖专业的硕士,刚毕业。她是咱们的忠实粉丝,看了咱们关于鱼塘的系列视频,特别感兴趣,趁着毕业前的空档,想来咱们这儿实习实践一段时间。”
王龙飞和韩立春都愣了一下,打量起眼前的姑娘。李静看起来二十三四岁,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扎着利落的马尾,穿着简单的运动装,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眼神清澈,带着几分学生气的腼腆和见到“偶像”的兴奋。
“王老板,韩技术员,你们好!我特别喜欢‘本味农庄’的理念和视频!”李静有些紧张地开口,声音清脆,“尤其是鱼塘这块,从改造到放苗,再到应对氨氮超标,我都跟着视频学了好多!我们课堂上讲的都是理论,特别想来实地看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工资都行!”
王龙飞看着这个充满朝气和求知欲的年轻人,又瞥了一眼身边因为连日操劳而眼带血丝的韩立春,心中一动。这正是农庄急需的新鲜血液和专业补充。
“欢迎欢迎!”王龙飞脸上露出笑容,“我们这儿条件简陋,就怕委屈了你这样的高材生。不要工资可不行,按实习标准给。立春正好缺个帮手,你来了正好!”
韩立春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伸出手:“李静同学,欢迎!我正愁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了,很多数据监测和实验就可以更系统地开展了。”
李静的到来,像一股清泉注入了略显沉闷的鱼塘管理工作中。她不仅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也很强,而且对农庄的运营模式非常认同,充满了干劲。她不像个客人,第二天一早就换上水鞋,跟着韩立春和水生一起巡塘、测水、记录数据。
更让韩立春惊喜的是,李静对水体微生物生态有着深入的研究。在查看了近期所有的水质记录后,她提出了一个建议:“韩哥,目前水质指标虽然稳定了,但硝化系统还不够强壮,抵抗波动能力差。我建议,除了定期补充硝化细菌,还可以尝试投放一些复合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它们能更有效地分解底层有机物,减少氨氮的产生源头,同时能抑制有害菌群,形成一个更稳定的微生态平衡。”
这个建议让韩立春眼前一亮。他擅长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理,但在更前沿的微生物生态调控方面,确实是李静更专业。“太好了!就按你说的方案试试!需要什么菌种,我去联系购买!”
“我导师实验室有现成的优良菌种,我可以申请一点过来,算是合作课题!”李静兴奋地说。
有了李静的加入,鱼塘的管理工作顿时变得有条不紊而又充满探索性。两人一个经验丰富,一个理论新颖,配合默契。李静还帮着韩立春将之前零散的数据进行了系统化整理和分析,试图找出水质变化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塘边时常能看到他们热烈讨论的身影,水生也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看到鱼塘在李静和韩立春的共同打理下日渐稳定,甚至比之前更加科学规范,王龙飞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慢慢放回了肚子里。笼罩在农庄上空的那片关于鱼塘的阴云,似乎真的开始消散了。
周五晚上,王龙飞特意让春燕和秋菊多做了几个菜,搞了个简单的聚餐,算是欢迎李静的加入,也让大家紧绷已久的神经稍微放松一下。
饭菜就摆在院子里的大桌子上,虽然都是农家菜,但分量十足,香气扑鼻。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
“来,静丫头,别客气,就当自己家!”李强热情地给李静夹了个大鸡腿,“这段时间可把立春累坏了,你来了真好,我看他今天都能笑出声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韩立春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但脸上的疲惫确实消散了不少。
李静捧着碗,感动地说:“谢谢强哥!谢谢大家!我真的太开心了,能来到我一直关注的农庄实习,还能跟韩哥学到这么多实用的东西!我感觉这几天学的比在学校一学期还多!”
“实践出真知嘛!”赵大虎接话道,“我们这都是土办法摸爬滚打出来的,有你这样科班出身的高材生加入,正好理论结合实际!”
王龙飞看着眼前这一幕:技术骨干韩立春找到了得力助手,团队增添了新的活力,最大的风险点鱼塘也逐渐步入正轨,心里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和欣慰。他举起盛着沙棘汁的杯子:“来,大家一起碰一个!欢迎李静的加入!也感谢这段时间每个人的辛苦付出!鱼塘稳定了,咱们的心也能定一定了。接下来,沙棘、大枣、蔬菜,各个板块都要加把劲!今年的好光景,还在后头呢!”
“干杯!”大家都举起杯子,欢声笑语在夜空中飘荡。连平日里最沉稳的赵大虎,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饭后,李静主动帮着收拾碗筷,然后便拉着韩立春又去讨论她设想的一个关于利用水生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的方案了。看着她充满干劲的背影,王龙飞对身边的李强和赵大虎感慨道:“看到没有?这就是年轻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咱们农庄,要想走得远,就得不断吸收这样的新鲜血液。”
李强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飞哥,这丫头一来,感觉立春都有魂了,鱼塘那边咱们总算能少操点心了。”
夜色渐深,农庄恢复了宁静。鱼塘的增氧机依然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发出均匀的嗡鸣。但与之前那种象征着紧张和不确定的噪音不同,此刻这声音,听在王龙飞耳中,却像是一首平稳而充满希望的催眠曲。
静水流深。鱼塘的危机化解了,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前路似乎清晰了一些。但王龙飞知道,农业的路上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短暂的放松是为了积蓄力量,迎接下一阶段的成长与挑战。他相信,只要这个团队的心在一起,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