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自青灵道人带着几分试探的调侃,林川淡淡回道。
“像道友这种人,还相信这人世间的男欢女爱?”
“不过是前尘往事,故人一场,随口一问罢了。”
“道友若是不想说,那便算了。”
“青天道符在哪儿,我这就前去参悟。”
青灵道人闻言,还想再次试探这些前尘故人在林川心中到底有几分份量。
但见林川面无表情的模样,便笑了笑,没有再问,只是领着林川进了自己闭关的密室。
密室之中,灵雾氤氲,如月华般的银色灵气在地上浅浅铺满如一汪灵池晃动。
而那承载着传说中的【仙术:罗天】的青天道符便悬浮于半空之中。
玄奥莫名,带着古朴苍老的道蕴,灵机流动之间,仿佛展开了一张玄之又玄的天罗地网。
于是天地间的一切便全都蕴藏其中。
“以你现在的修为应该是不可能真的参悟青天道符,把握到其中【仙术:罗天】的真正玄奥。”
“但吾依然让你前来参悟。”
“一来是为了证明吾之前与你的承诺不假。”
“二来你可以尝试记下青天道符上的种种符文玄奥,不求甚解,只求铭记于心中,化作你自身修行底蕴。”
“这样你日后修行,若有那福至心灵,机缘巧合时候,或许能一朝顿悟,参悟出部分仙术奥妙。”
青灵道人开口,对于林川立刻马上就能参悟掌握【仙术:罗天】不抱希望。
毕竟林川如今也只是化神二重而已。
想要参悟【仙术:罗天】,别说是化神二重了,就算是多少大乘二重,乃至于虚仙二重也难以悟得其中玄妙。
如果不是这样,那青云宗也不会几十万年来都难以有人参悟掌握【仙术:罗天】。
事实上林川也不认为自己现在能够参悟掌握【仙术:罗天】。
哪怕他此生乃是先天道体。
但先天道体也不够,远远不够。
他之前能够完整参悟掌【仙术:烛龙】,都得等到【万古形态】突破到千亿倍增幅之后。
现在自然也是一样。
没有【万古形态】对悟性的千亿倍增幅。
想要参悟掌握眼前这门【仙术:罗天】,林川也完全没有任何把握。
好在林川本来也没打算靠着这具他我之身,在能够参悟掌握【仙术:罗天】。
他要的只是能够记下【仙术:罗天】的全部内容。
至于参悟掌握,【万古形态】会给他答案。
“对了,你也不要妄想靠着这一次的参悟,就完整记下【仙术:罗天】的玄奥。”
“仙术无名亦无痕。”
“即使是像吾这样的大乘修士,只要没能彻底参悟掌握【仙术:罗天】,那么不管用任何方法,哪怕是将整个青天道符的一切细节模样都记忆在元神之中。”
“但最多一年半载,便会逐渐消失,只留下参悟出来的那部分玄奥。”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青云宗才能一直把持【仙术:罗天】三百余万年,不被泄露。”
“也就是我每隔一年就必须得再来参悟一次?”
林川闻言,停下记忆铭刻青天道符上符文脉络的行为,皱眉问道。
“怎么可能!你当吾是青云宗宗主吗?”
“而且就算是青云宗宗主青元老儿也不可能每年参悟一次青天道符。”
“更何况吾这个灵云峰峰主。”
“十,嗯,五年吧。”
“吾尽量每隔五年便申请一次机会,让你能够参悟青天道符。”
青灵道人的回答让林川有些不太满意。
但转念一想。
林川只需要在结束这次转生前,再完整参悟一次青天道符,那么应该就能完整的将其中记载的【仙术:罗天】带回去。
到时候以【万古形态】增幅下的恐怖悟性,一年之内参悟掌握【仙术:罗天】应该问题不大。
毕竟这一次转生若是一切顺利的话。
那么或许直接突破到虚仙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样的话,【万古形态】的增幅倍数只怕会飙升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想到此,林川的心态越发平和起来,默默记忆着眼前青天道符上的一切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丝微小纹路。
一遍之后又一遍,直到青灵道人开口打断,收走了青天道符。
“到时间了。”
“吾得将青天道符还回去了。”
“你暂且留在这里,巩固一下这次的参悟。”
“吾去去就回。”
青灵道人收起青天道符,转身就走。
林川没有在意,盘膝坐地,闭上眼,在元神之中一遍遍的勾勒着青天道符的完整模样。
不知道过了多久,青灵道人去而复返,将林川唤醒。
“先别记了。”
“趁着还有时间,你在修行上可有疑惑,不妨说出来。”
“吾为你指点释疑。”
“对了,说起来吾一直忘了问,你到底修炼的是何种功法?品级如何?能否直指大道?”
“若是功法一般,那吾也好替你寻找合适的功法,抓紧时间借法重修。”
青灵道人说话间,脸上透露出几分好奇。
他不只是好奇林川到底修炼的是什么功法,更好奇林川的功法到底是从何而来。
面对青灵道人的询问,林川稍作沉吟,并没有隐瞒,直接道。
“我修炼的功法名曰:《紫霄仙经》。”
“品阶不清楚,但却是与我伴生而降的功法,天生便藏于我脑海之中。”
“竟然真有人先天知之,功法伴生而来。啧,青云宗果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青灵道人感慨,虽然也并未全信,但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顿解。
同时也让他不自觉的提高了对林川的期待。
毕竟林川此话若真的不掺假。
那能从娘胎里带出功法来,嘶,这家伙不会是仙界哪位仙人转世吧?
青灵道人思考中,忍不住想要打探林川口中的《紫霄仙经》内容。
本以为林川会藏着掖着,但没想到林川却极为大方,直接将功法和盘托出,搞得青灵道人都有些心生愧疚。
多好的孩子啊。
狗日的青元,你他妈的不会算,就不要瞎鸡儿算嘛。
好好的一个我青云宗中兴之主,就被傻逼青元生生弄成了敌人。
现在还得费尽心思算计。
青灵道人心中忿忿,决定等回头找机会就去把青元道人打一顿。
林川不知他所想,在将《紫霄仙经》告知后,便迫不及待道,“还请道友不吝指点。”
没错。
林川之所以将《紫霄仙经》的内容毫无保留的告知青灵道人。
除了是想更好的取信青灵道人,从而获得青灵道人不遗余力的托举之外。
更是希望青灵道人能以大乘修士的修行眼界,高屋建瓴的指点他更好的掌握《紫霄仙经》后续内容。
虽然他之前早已经在【万古形态】加持下的千亿倍悟性下将包括《元磁感应》、《紫霄仙经》等他所获得的诸多上古功法一一参悟掌握。
但他的修为眼界其实终究只到返虚为止。
上一次在妖神大宇宙里虽然最终突破到了合体境一重。
但那一次的修为完全是靠着曦月天君她们不惜本源消耗给堆上去的。
他根本没能完整的沉淀掌握返虚境后的修行。
因此即使他自负此前已经悟透了《紫霄仙经》的全部功法内容。
可纸上得来终觉浅。
更别说很多修行关隘,本就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任你再如何天资无双,但有些事情非得要自己亲自遇见才能知晓该如何解决。
凡事如此,修行亦是如此。
所以若能够得到青灵道人这位大乘修士不遗余力的指点,那么对于林川接下来的修行必然会大有裨益。
如此情况下,区区一门早已经在仙道大宇宙淘汰掉的上古仙经,便也不值一提了。
而青灵道人不知林川心中底蕴,只见林川竟然真的将一门直指大道的仙经毫无保留的告诉自己。
心中顿时不免有些感动,原本还想暗中卡林川修行突破的想法不由得消失。
在细细研读过《紫霄仙经》,确定林川应该没有隐瞒重点后。
青灵道人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轻声道,“你这孩子,根本功法岂能轻易示人,日后不要这样了。至于指点之事。”
“这样好了,你先回去修行。”
“待吾仔细参悟这门《紫霄仙经》后,再重头替你梳理指点其中关隘。”
林川想了想,点点头。
反正返虚之前,他也不太需要青灵道人指点。
于是也不拖沓,直接告辞走人。
时光匆匆,弹指便是五年。
五年过后,林川已经成功突破到了化神七重。
一年一重天的修行速度,自然又是让青灵道人震惊不已。
但如今的青灵道人对于林川已经是欣赏多过于算计。
因为这五年来,他也没有闲着,仔细研究参悟了《紫霄仙经》。
发现这是一门毫不逊色于青云宗根本大法的绝世仙经。
特别是其中某些关于紫薇星宿之力的运转妙用,更是极为契合【仙术:罗天】中的部分玄奥。
这让青灵道人越发确定林川的的确确就是他们青云宗苦等数十万年的中兴之主。
虽然因为青元这个蠢货导致彼此之间有了那么一点世俗间的隔阂仇恨。
但终究只是小事罢了。
他有信心能让林川顺应天命,成为让青云宗再次伟大三百万年的那个人。
因此等到林川照例参悟记忆了青天道符后。
他没有再公事公办,急着指点林川接下来的修行,而是笑着道。
“上一次你不是问吾那沈幼娘出了何事吗?”
“吾已经打听过了,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只是听闻你加入了逆云盟,所以跑去求她师尊青妙道人出手,想要让你迷途知返。”
“当然,青妙道人已经拒绝了。”
“而那沈幼娘在被青妙道人拒绝后,便偷偷离开了青云宗,跑去乱妖海寻你。”
“不过你放心,吾已经派人暗中保护她,她不会有事的。”
“那便多谢道友了。”
林川拱手道谢,青灵道人便笑着摆摆手,“些许小事罢了。不提这些,现在你最要紧的事情便是尽快修行,早日突破大乘。”
“到时候自然便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话落,青灵道人神色一肃,张口开始为林川讲解《紫霄仙经》中关于返虚境的种种需要注意的关隘、要点。
其中很多并不是《紫霄仙经》的原本记载内容。
而是青灵道人根据自身修行的经验,配合《紫霄仙经》所总结出来的。
对于林川而言大有裨益。
如此过了一月有余,青灵道人停下讲道。
“贪多嚼不烂。”
“这次讲道便先到这里吧。”
“待你突破返虚之后,吾再与你讲解合体境的修行要点。”
听到青灵道人的解释,林川点点头,意犹未尽的起身道谢后,便返回药园,再次陷入修行之中。
如此过了五年又五年。
弹指之间,林川跟随青灵道人来到这青云宗修行已经过去了甲子岁月。
六十年修行,林川一步一个脚印。
自身修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有生以来的最高境界,合体一重。
这样的修行速度,放在青天界简直是震古烁今。
便是传说中那位只是靠着余荫便能缔造青云宗三百余万年辉煌的青天道祖也远远不及。
但对于林川而言,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罢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将返虚境的修行彻底摸透,摸清楚。
为自己他我回归后的修行做铺垫,林川其实早在二十年前便能突破合体境。
可就是这样已经刻意放慢了修行速度的情况下。
青灵道人依然是喜忧参半,对林川道,“你突破得太快了。所以在合体境的修行务必要放缓一些,多沉淀沉淀,不然等你到了渡劫境。”
“面对渡劫境的三灾九劫,只怕难以渡过。”
“敢问道友何谓:三灾九劫?”
林川心中一动,连忙问道。
“三灾指的乃是人灾、地灾、天灾。”
“而每一灾共有三劫,因此到了渡劫境,便是一重一灾劫。”
“这些灾劫乃是天地赐下的阻道杀劫。”
“若能渡过,便可大乘飞升有望。”
“若是渡不过,那便是身死道消,就此恢恢。”
“其中的人灾三劫,便是来自于人发杀机,大道争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