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贾府的凄风苦雨、捉襟见肘,在年关的逼迫下愈发显得狼狈不堪相比。
镇国公府的的这个冬天,却仿佛被笼罩在一层温暖祥和的光晕之中。
显得格外充实、安宁,甚至带着几分欣欣向荣的生机。
长子秦铄的降生,无疑是府中最大的喜事。
为这座威严的府邸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与蓬勃朝气。
晴雯做了母亲之后,性情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以往的棱角与烈性被母性的温柔与沉静所取代。
她将大部分心神都倾注在了孩儿身上,照顾得无微不至。
那份因孕育和母爱而生发的安宁与满足。
让她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柔和的光辉。
与平儿、香菱的相处也愈发自然融洽。
后院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和谐景象。
平儿作为实际上的内当家,将府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纹丝不乱。
年节的各项准备,从祭祀祖先到宴请僚属,从府内装饰到下人赏赐,皆已安排妥当
既丰厚体面,彰显国公府的气派。
又不至于奢靡逾制,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她甚至在百忙之中,还抽空亲自为秦铄缝制了几件用料柔软、做工精致的小棉袄和虎头帽。
针脚细密,样式可爱,显足了身为“姨娘”对长子的关爱与心意。
香菱更是整日里欢天喜地。
觉得府里多了个软乎乎、会哭会笑的小娃娃,顿时热闹有趣了许多。
她不是围着厨房转,研究各种适合晴雯产后滋补调理的汤水药膳。
就是琢磨着给小小的秦铄准备些什么既营养又易于克化的糊糊、羹汤,忙得不亦乐乎。
圆圆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单纯而满足的笑容,仿佛照顾这小生命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秦易身处其间,看着这后院和睦、子嗣安康、井井有条的景象。
心中那份因朝堂争斗、权力倾轧而生的冷硬与疲惫,也悄然被这家庭的温暖所融化,感到了难得的放松与慰藉。
这温馨安稳的后宅,是他在这诡谲莫测的权力场中拼搏、应对惊涛骇浪时。
最坚实可靠的避风港和最温暖的力量源泉。
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有丝毫松懈,沉溺于这短暂的安宁。
韩铮的到来,如同在他精心编织的信息网络上,打开了一扇新的、通往军中更深层秘密的窗户。
通过韩铮的引荐和暗中考察。
秦易陆续接触到了更多对旧勋集团把持军权、贪墨军饷、排挤异己等行为深感不满。
或是在军中郁郁不得志、渴望建功立业的低中级将领。
这些人职位或许不高,但分布广泛。
遍布京营、边军乃至各地卫所,消息灵通,且因身处底层或受打压,对旧勋的弊端了解得更为透彻。
秦易不动声色,暗中分批接见这些人,仔细甄别其能力、品性与投效的真诚度。
谨慎而有序地吸纳其中可靠者,将他编织的那张旨在掌控军权、洞察先机的大网,延伸到了更隐蔽、更关键、更基础的角落。
他知道,与盘根错节的旧勋集团,乃至与那高坐九重心思如海,对他猜忌日深的雍和帝,迟早会有一场决定生死命运的正面碰撞。
他必须在此之前,积蓄足够颠覆格局的力量,掌握足以自保乃至反击的筹码。
这一日,书房内的炭火烧得正旺,他却接到了一封来自宫中眼线的密报。
密报称,旧勋集团的核心人物,如理国公柳彪、缮国公石光珠等人,近日暗中往来频繁。
似乎在串联酝酿,准备在年后的某个大朝会上,再次对他发动雷霆一击。
拟议的罪名很可能是“结交边将、私募勇士、图谋不轨”。
这显然是指他暗中渗透边军、招揽韩铮等军中旧部的行为,已被对方察觉到了蛛丝马迹,准备借此大做文章。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条来自龙禁卫内部心腹的密报也送达案头。
雍和帝近日似乎对龙禁卫,尤其是秦易直接统辖的部队的调动、将领的任免情况,询问得格外仔细。
其身边的大太监戴权也几次旁敲侧击地打听秦易近日都与哪些军中将领有过接触。
帝心深处那猜忌的毒芽,已然生长,昭然若揭。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秦易屏退左右,独自站在书房中央那巨大的、标注着京城布防与各方势力范围的军事沙盘前。
目光锐利如鹰隼,缓缓扫过沙盘上那些代表不同势力的标识。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惊惶或惧色,只有一种历经沙场与朝堂淬炼而成的、近乎冷酷的平静。
以及一种猎豹般蓄势待发的锐利与警觉。
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在寂静的书房中清晰回响。
“周仓。”
“末将在!”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门外的周仓应声而入,甲胄轻微作响。
“传令下去,让我们在京畿各营、五城兵马司,乃至宫中的眼线,都动起来。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给我盯死理国公府、缮国公府,还有……皇宫各门的异常出入人员。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是!末将遵命!”
周仓抱拳,领命欲去。
“且慢。”
秦易叫住他,手指在沙盘上代表北疆的区域轻轻一点。
“另外,启用三号密道,以最快速度给北疆榆林镇的刘参将去信,内容按我们之前议定的第二套应急方案行事。告诉他,稳住自身,静观其变,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举妄动,但需做好一切准备。”
“明白!公爷放心!”
周仓神色肃然,重重点头,随即转身,大步流星而去,脚步声迅速消失在走廊尽头。
一道道指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漾开涟漪,迅速传向各方。
镇国公府表面上的温暖祥和之下。
一股强大的、对抗外部风暴的力量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调动、集结。
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澎湃,已呈奔腾之势。
这个冬天,对许多人而言是难熬的年关,对秦易而言,却是决定命运的巨大风暴来临前,最后的准备与蛰伏。
他修长的手指缓缓抚过沙盘冰冷的边缘,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即将到来的、足以席卷一切的惊涛骇浪。
而他,必将在这滔天巨浪之中,劈波斩浪,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