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顾言澈和苏念晴收到了来自“戈登研究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GRc)的正式邀请函,邀请他们在即将于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系统生物学与网络建模”专题会议上作口头报告。GRc是学术圈内享誉盛名的顶级闭门会议,以其前瞻性的议题、激烈的学术讨论和高效的交流氛围而着称。受邀报告者均是该领域内活跃的、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对于刚刚开启独立生涯的年轻研究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极高的荣誉和重要的亮相机会。
这次邀请,直接源于他们那篇刚刚发表在《自然·方法》上的独立通讯作者工作。会议主席在邀请信中提到,他们的研究“为理解细胞通讯网络提供了新颖强大的工具,并展示了令人信服的生物学应用”,希望他们能到会分享。这不仅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学界对其独立研究能力的一次重要背书。
收到邀请后,E-707办公室进入了新一轮的备战状态。GRc的报告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会议,它更注重深入的、启发性的讨论,而非简单的成果展示。报告时间通常更长(有时可达40分钟),提问和讨论环节也更为活跃和关键。他们需要准备一份能充分展现工作深度、激发学术思辨的演讲。
报告的准备工作细致而富有挑战性。他们反复推敲报告的逻辑主线:如何从领域内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切入,引出他们方法的必要性;如何清晰阐释算法的核心创新和优势;如何用最有力的数据展示其生物学价值;最后,如何展望未来的应用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每一部分幻灯片的设计、图表的呈现方式、甚至措辞的语气,都经过精心打磨。
顾言澈负责确保理论部分的准确性和深度,苏念晴则致力于让生物学故事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他们进行了数十次的模拟演练,互相充当最苛刻的听众,严格控制时间,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尖锐问题,并准备好应对策略。他们追求的不是完美的表演,而是有效的思想交流。
会议日期临近,他们驱车前往新罕布什尔州郊区的会议地点。GRc的会场通常设在远离城市的安静场所,旨在让学者们能完全沉浸于学术交流。湖光山色,环境清幽,但会场内的学术浓度却极高。
报告被安排在会议第二天的上午。会场里坐满了该领域的顶尖专家,其中不少是他们在论文上经常看到名字的“大牛”。气氛严肃而专注。当会议主席介绍到他们的工作和背景时,不少与会者投来了感兴趣的目光。
顾言澈首先上台。他身着合体的西装,沉稳冷静,用清晰严谨的语言介绍了他们开发的新算法框架,逻辑严密,深入浅出,将复杂的数学原理阐述得明白易懂。接着,苏念晴接棒上台,她自信从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精美的数据可视化,展示了该方法在解决具体生物学问题上的强大能力,并阐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两人的报告衔接流畅,相得益彰,理论深度与生物学洞察力完美结合。
报告结束,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提问环节异常活跃。多位资深学者提出了深刻的问题,有的关注算法的理论基础和局限性,有的询问技术细节,有的则对未来的应用场景充满兴趣。顾言澈和苏念晴沉着应对,分工合作,从不同角度给予了清晰而有说服力的回答。他们不仅展示了优秀的工作,更展现了作为独立学者的思辨能力和专业素养。
报告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茶歇和午餐时间,许多学者主动前来与他们交流,交换名片,表达合作意向。他们从容地与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学术前辈平等对话,介绍自己的工作,探讨未来的可能性。这次会议,让他们真正融入了领域的核心学术圈,建立了宝贵的人脉。
载誉归来,回到波士顿,两人在查尔斯河畔散步。晚风拂面,心情舒畅。
“感觉我们真的被这个圈子接纳了。”苏念晴感慨道。
“嗯。这是一个新的开始。”顾言澈望向远处mIt和harvard的灯火,“接下来,要靠我们自己去定义新的方向了。”
戈登会议上的成功报告,是他们独立研究生涯的一次完美“成人礼”。它标志着他们不再仅仅是“有潜力的年轻学者”,而是已经凭借扎实的工作获得了学界认可的、冉冉升起的独立力量。E-707办公室的灯光,将继续见证他们向更广阔的科学未知领域进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