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往事如烟尘
第四章:古籍秘辛
栖霞阁内,灯火如豆。
云弈指尖抚过偏殿坍塌处残留的邪气痕迹,眉头紧锁。那青牛魔的力量远超预估,尤其是那串能弹开飞刀、增幅邪能的诡异金链,更是闻所未闻。结界破损处,丝丝缕缕的外界污浊之气正不断渗入,虽缓慢,却持续侵蚀着栖霞阁的灵脉。
他快步走入阁中藏书之所。那是一间四壁皆书的静室,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与淡淡墨香。居中一张紫檀木案(对应图片中的桌子),其上摊放着几卷未曾合上的竹简与线装古籍(对应图片中的书卷)。云弈于案前坐下,神情凝重,就着摇曳的灯火,开始飞速查阅。
他首先查找的是与结界构造、镇压符咒相关的典籍(可能对应图片中书卷上的文字)。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最终停留在一段晦涩的记载上:“……夫栖霞之枢,非止于地脉,尤系于一灵。上古有仙骑,青牛负圣,巡守四方,后镇邪灵于渊,其性通灵,其力可擎天……”
“仙骑?青牛?”云弈心中一动,立刻联想到那魔物的本体。他继续翻阅,在一本更古老的兽皮典籍中,找到了一段模糊的战役记录,提及一场上古大战,有圣兽因吞噬过多邪元而遭污染,心神迷失,狂性大发,最终被昔日主君舍身封印于灵地之下,其封印核心,似与一“至坚至纯之金精”有关。
线索逐渐串联——那青牛魔,恐怕并非寻常妖物,而是上古仙骑堕落所化!而那金链与金珠,极有可能便是记载中用于封印或安抚它的“金精”,如今却不知为何成了它怨力的源泉。一场古老的悲剧,正是今日灾劫的根源。
第五章:金珠溯源
是夜,云弈于静坐中神思恍惚。白日阅读的古籍文字仿佛活了过来,在他脑海中盘旋组合,交织成一幕幕模糊的幻象。
幻象中,青牛神骏非凡,周身清气缭绕,背负一位衣袂飘飘的仙君,巡游于云山雾海之间,受百灵敬仰。那仙君面容慈和,目光睿智,其形象竟与日间所见的光头老者有七八分相似!青牛脖颈上,那时便已戴着一条金链,链上的金珠光华温润,是护持心魄、宁神静气的仙家法宝。
画面陡然一转!天地变色,邪气弥漫。仙君与青牛深陷重围,与可怖邪灵鏖战。为护主,青牛吞噬了大量难以化解的秽恶邪元,虽击退强敌,自身却已被污染侵蚀,清明的眼眸逐渐被血色与疯狂占据。仙君不忍亲手诛杀爱骑,悲恸之下,试图借助金珠之力净化其魔性,却低估了邪元反噬之力……
幻象最后,是青牛彻底失控咆哮,仙君身受重创,不得已以最后神力,引动栖霞地脉,将堕落的青牛封印。而那颗本用于护持的金珠,在无尽的怨气与封印力量的扭曲下,竟吸收了青牛的痛苦与狂怒,化为了锁魂固怨的邪器!仙君的一缕残魂,或因愧疚,或因执念,也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云弈猛然惊醒,额角沁出细汗。幻象历历在目,那老者的身份已然清晰——他正是青牛昔日的主人,那位因一时不忍而酿成大祸的仙君。他的残魂徘徊不去,既想阻止青牛再造杀孽,又因昔日因果而无法狠心,其矛盾行为皆源于深沉的愧疚与赎罪之念。
第六章:灵蝶寻踪
次日清晨,云弈于红梅树下凝神作法。他取出一张沾染了青牛魔昨日留下气息的碎瓦,置于梅枝下。口中咒言轻诵,四周萦绕的红色灵蝶(对应图片中的红色蝴蝶)纷纷聚拢而来,环绕碎瓦翩跹数周,继而如得指令,成群结队地飞入山林云雾之中。
云弈闭目凝神,神识与灵蝶相连,共享视野。
透过灵蝶之眼,他看到青牛魔并未远遁,而是在栖霞山深处徘徊。它似乎并非盲目破坏,行动间带有一种奇异的目的性。它用巨大的牛角撞开某些古老的石壁,用蹄子刨开地面的积土,仿佛在疯狂地搜寻着什么。那脖颈上的金珠闪烁着不稳定的光芒,一股强烈的怨念脉冲从中散发,似乎在指引着它。
就在云弈试图追踪更精确的位置时,那位光头老者的虚影再次于雾气中凝结。他不再远远旁观,而是飘至一只灵蝶附近,目光哀伤地望向灵蝶,仿佛知道云弈能通过它们看到自己。他抬起手,指向一个方向——那并非是青牛此刻所在,而是山中另一处更为幽邃的谷地。他的嘴唇开合,没有声音,但通过残魂意念的微弱传递,云弈隐约感知到两个破碎的词汇:“……旧居……封印……”
云弈心中了然。老者是在提示他,青牛(或者说它体内的怨念)最终的目标,可能是它被封印前与仙君共同居住的洞府,或是封印本身的核心所在?那里或许有彻底了解这一切的关键,也可能是下一个破坏的目标。
老者的身影缓缓消散,那最后的凝望中,充满了恳求与无尽的悲凉。云弈彻底明白,这老者并非敌人,他的一切矛盾行为,皆源于那场古老悲剧所带来的、至今未能解脱的沉重枷锁。他想要的,或许并非单纯的镇压或毁灭,而是一个真正的解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