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出鞘
渤海之滨,晨雾锁港。
咸腥海风穿廊过栈,打湿毛文龙半旧戎装。四十出头的汉子立在船头,面庞黝黑如铁,唯有双眼亮得慑人,死死咬着晨曦中渐显的港口轮廓。
“将军,天津到了。”副将低声禀。
毛文龙指尖摩挲刀柄,沙哑下令:“下船,会京营三人。”
东江镇孤悬海外,粮饷皆缺。此番奉密诏而来,赌上身家性命,全押在三岁“护国智敏郡主”身上——眼底三分审视,藏不住。
天津行宫,朱徵妲靠在白虎皮软榻上,情报如流水汇拢。
“郡主,毛文龙与杜、麻、赵三位将军会面。”
“传四位,再加周遇吉、拜音达理。”
驿馆议事厅,炭火旺,驱不散凝重。
杜松按着火铳:“皮岛那个专捅建州腚眼子的?”
麻贵颔首:“用兵诡谲,搅得努尔哈赤不宁。郡主召他,必有深意。”
赵率教放下茶盏:“天津内患已除,关外大敌未灭——这把尖刀,该出鞘了。”
门帘掀开,寒气裹人闯入。
毛文龙目光如电,扫过三人,抱拳便拜:“末将毛文龙,见过三位。”
无寒暄,杜松直指舆图:“皮岛到赫图阿拉,多远?”
“水路三日,陆路绕关。”毛文龙指尖精准点落,“但我知三条秘道,直插老巢。”
麻贵眼中精光一闪:“细说。”
“郡主有言——”赵率教声平力透,“以堂堂之师,辅以奇兵,方能制胜!”
“郡主?”毛文龙浓眉猛挑,茶杯顿案,脆响刺耳,“三岁稚龄,也配谈兵?军中只信刀枪战功!”
“初闻我亦觉荒谬。”赵率教直视他,“但天津一夜,郡主卧病榻分派职责,诸将所长、各处要害,无一不晓。尤其对你东江镇,她说——毛帅如尖刀悬于建州腋下!”
毛文龙身子前倾,兴味陡生。
“不求攻城略地,只需叫他寝食难安,大军不敢远离巢穴,便是奇功!他日犁庭扫穴,东江镇当为奇兵之最!”
轰!
这话正中毛文龙心坎!他原以为京师只视他为牵制棋子,甚至猜忌养寇自重——没想到!
“好一个尖刀悬腋!”
毛文龙拍案而起,声震屋瓦:“某在皮岛浴血,可不是做摆设!”
麻贵抚须:“郡主识你价值,便是同道。需你插得更深!”
杜松收敛轻视:“我以火器营为援,你袭扰敌后,我正面强攻,叫努尔哈赤首尾不能相顾!”
毛文龙虎目圆睁,按上佩刀:“三位若同心,某率东江健儿直捣老巢!刀山火海,不辞!”
“好!”麻贵拍案,茶水飞溅,“便依郡主计策——堂堂之师压境,奇兵敌后破局!”
“郡主在行宫等候。”
京营精锐、边关老将、卫所整顿者、敌后游击者——大明四种军力,因三岁孩童的谋划,交汇天津,剑指建州!
行宫议政殿,晨光穿雕花长窗,投在金砖地面。
中央辽东沙盘栩栩如生,山川城池毕现。万历帝端坐主位,太子立侧,太孙牵着朱徵妲,太子妃与朱徵娟旁听。檀香混着墨香,更有肃杀之气。
殿门开启,六道身影鱼贯而入。抚顺关模型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毛文龙!”
“末将在!”
“统辖东江镇及水师,以皮岛为基,袭扰沿海,断其粮道,乱其后路!我要努尔哈赤睡觉都睁着一只眼!”
毛文龙眼中精光爆射:“末将领命!必让建州永无宁日!”
“周遇吉!”
“末将在!”
“率山东奇兵进驻抚顺关,三月内打造成铜墙铁壁!”
周遇吉面容坚毅:“不负重托!”
“拜音达理!”
首领抚胸行礼:“郡主请吩咐。”
“联络叶赫、乌拉、辉发残部——大明要盟友,不要奴才!合力抗敌,战后封赏,各部自治!”
拜音达理激动:“定说服各部,共抗建州!”
“麻贵!”
老将躬身:“老臣听令。”
“联络蒙古诸部,唇亡齿寒!建州灭海西,下一个便是蒙古!大明愿共享边贸,共御外敌!”
麻贵颔首:“老臣必不辱命。”
朱徵妲目光扫过四人,声线陡然拔高:
“周遇吉!”
朱徵妲声落,少年将军踏前半步,甲胄相撞脆响。
“你守城如铁!抚顺关要成铜墙,叫努尔哈赤望城胆裂,夜夜难安!”
“末将誓死!”周遇吉握拳,指节泛白。
“拜音达理!”
女真首领抚胸前倾,眼中燃火。
“你通女真虚实,做联结各部的铁纽带!聚散沙,抗建州!”
“必不负所托!”
“麻贵!”
老将出列,苍劲目光扫过殿宇。
“你镇边关,威服蒙古!晓以唇亡齿寒,断建州左臂!”
“老臣定叫草原与大明同心!”
“毛文龙!”
东江帅按刀而立,杀气冲顶。
“你扰敌如刃!袭沿海,断粮道,叫努尔哈赤首尾难顾!”
“末将必让建州后方永无宁日!”
朱徵妲转身,小手直指沙盘抚顺关,字字如刀:
“四人同组!毛帅袭扰,周将守城,拜音达理联络,麻帅稳蒙!抚顺关——便是插在建州心口的利刃,叫他进无可攻,退无可守!”
轰!
万历帝拍案而起,龙颜大悦:“好!此等布局,大明之幸!”
太子朱常洛眸光亮起,颔首不止:“辽东战局,自此扭转!”
四岁朱由校攥紧小拳,脆声喊:“打鞑子!打胜仗!”
太子妃与朱徵娟相视,眼中满是振奋。
众将热血沸腾——杜松按铳冷笑,赵率教颔首赞服,满殿杀气蒸腾,战意冲天!
四人齐声应诺,声震殿宇。
“杜松!”
“末将在!”
“总领京师防务,九门布防、火器配置,皆由你统筹!京师安危,系于你身!”
“人在城在!”
“赵率教!”
“末将在!”
“整顿河南卫所兵,半年之内,我要看到三万能拉得上战场的兵!
“臣,竭尽全力!”
朱徵妲小手在沙盘上移动,声音软糯却坚定:“清芷姐姐,查剩下的人到哪了?能打的、会阴的、跑得快的,都得来!”
她掰着手指:“贺世贤、尤世功、尤世威、刘綎、田乐、马林、童一元、李汝华、吴有性——尤氏兄弟勇猛,不可漏。”
“属下这就去查!”张清芷立刻吩咐雀儿卫。
官道之上,烟尘四起。
贺世贤挎鬼头刀,策马疾驰:“三岁娃娃懂兵事?京中贵人胡闹!但能砍建州鞑子,某便陪她玩玩!”
刘綎摩挲百斤镔铁大刀,沉默不语——党争倾轧已厌倦,只盼这不是闹剧。
田乐与童一元并辔:“郡主一夜除奸、逼退权宦,传闻若真,恐非凡人。但兵事,终究看沙场能耐。”
李汝华身为三边总督,一路谨慎揣摩:稳定西北,策应辽东,便是使命。
尤世威声如洪钟:“大哥,小女娃能打胜仗?”
尤世功瞪他:“噤声!圣意不可揣度!到天津,多看多听!”
半日之后,行宫情报更新。
张清芷轻声禀:“郡主,贺世贤过永平府,两日后抵津;刘綎不足百里,明日便到;田乐、童一元至河间府;李汝华行程过半;马林与尤氏兄弟最快,今夜便到!”
朱徵妲看着纸条,小小的嘴角勾起一抹尽在掌握的弧度。
“好。”
她爬下高脚椅,仰望着巨大舆图,目光扫过整个辽东——
尖刀已出鞘,而执刀的手,才刚刚握紧刀柄。
本章金句
1. 毛帅如尖刀悬于建州腋下!
——帝姬对毛文龙的精准定位
2. 抚顺关——便是插在建州心口的利刃!
——战略布局的点睛之笔
3. 能打的、会阴的、跑得快的,都得来!
——帝姬独特的用人标准
4. 尖刀已出鞘,而执刀的手,才刚刚握紧刀柄。
——充满诗意的收尾,预示更大风暴
小剧场
场景:行宫偏殿,点将之后
朱由校(兴奋地挥舞小铜锤):妹妹好厉害!那些大将军都听你的!
朱徵妲(慢悠悠喝参汤):太孙哥哥,不是他们听我的,是他们听道理的。
朱常洛(好奇):哦?什么道理?
朱徵妲:每个人都要在最适合的位置上。就像哥哥的铜锤,要握在会武功的人手里才有用。
万历帝(从门外走进,朗声大笑):说得好!朕的孙女,比满朝文武都懂用人之道!
朱徵妲(甜甜一笑):皇爷爷,这就像下棋——知道每个棋子该怎么走,才能赢呀。
朱由校(扯着朱徵妲衣袖):妹妹,为什么让毛将军去捅...捅那个地方呀?
朱徵妲(眨眨眼):太孙哥哥,你被蚊子咬了哪里最难受?
朱由校(挠挠胳膊):当然是够不着的地方最痒!
朱徵妲(甜甜一笑):是呀,努尔哈赤现在就是那只蚊子,我要让他浑身发痒,却挠不到最痒处。
万历帝(抚须大笑):好一个浑身发痒!朕这个孙女,是把努尔哈赤当蚊子打了!
朱常洛(忍俊不禁):父皇,儿臣看这蚊子,怕是要被痒死了。
下章预告:
看三岁帝姬如何运筹帷幄,
让大明全明星阵容打出完美配合!
这一局,我要让老努输得心服口服!
---
本章精髓:
· 帝姬点将,知人善任
· 四大核心,各司其职
· 猛将云集,气势如虹
· 战略布局,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