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探海号”在夜色中航行,程远把那艘微型拼船放在甲板栏杆上,月光洒在船板残片上,映出厦门红树林的褐、黄埔木棉的红、宁波瓷片的青、刘家港宝船的棕——四种颜色交织,像把四段航海故事揉进了方寸之间。张瑜靠在栏杆旁,手里翻着林新宇整理的遗址照片,突然指着一张说:“你看,李阿旺走私船的船舷上,刻着个小小的‘郑’字,会不会和之前泉州的巡查兵刘承有关?”

程远凑过去看,照片里的“郑”字刻得很浅,像是仓促间留下的。他突然想起刘承《巡海日志》里“追捕郑姓走私商至黑水沟”的记载,心里一动:“说不定是同一伙人的后代,清代海禁严,很多家族世代靠走私谋生,一边躲巡查,一边守着祖辈的航海手艺。”正说着,郑海峰的声呐探测仪突然亮起微弱的信号,屏幕上一道细长的阴影在不远处浮动。

“不是沉船,像是水下建筑!”郑海峰调大声呐灵敏度,阴影轮廓渐渐清晰——是一处方形石台,四角还立着半截石柱,石柱上隐约有刻痕。林新宇操控夜间无人机升空,用探照灯照射海面,石台中央竟露出一块残破的石碑,上面“天妃宫”三个字在灯光下隐约可见。

“是明代的天妃宫遗址!”程远立刻让“探海号”靠近。潜水队连夜下水,郑海峰带着队员清理石台周围的泥沙,发现石柱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除了“郑和船队水手某某”,还有不少“嘉靖某年 商船主某某”的字样,甚至有几个名字和月港沉船上的“张记号”船员名单重合。

林珊在石碑下发现一个铁盒,里面装着一本褪色的《天妃宫祭祀册》,册子里记录着不同年代航海人的祭祀心愿:“永乐三年,郑和祈船队平安”“嘉靖二十五年,张万山祈私贩顺利”“康熙四十年,陈阿福祈老母安康”“道光五年,吴子谦祈窑厂存续”……一页页翻过去,像是不同时代的航海人在隔空对话。

“原来他们都来拜过天妃。”张瑜的声音有些发颤,“不管是官方船队还是走私商人,在海上都一样要靠天吃饭,一样有放不下的牵挂。”程远摸着祭祀册泛黄的纸页,突然注意到最后一页有行铅笔字,是现代笔迹:“1982年,渔民李某在此捞到半块玉佩,盼归原主”——正是李阿旺那半块刻着“李”字的玉佩!

第二天清晨,考古队联系上1982年捞到玉佩的老渔民。老人已经八十多岁,拄着拐杖来船上,手里捧着一个旧木盒:“当年捞到玉佩,我就知道是航海人的东西,一直等着有人来找。现在终于能还给李家后人了。”当老渔民把玉佩交给李阿旺的孙子时,两代人对着海面深深鞠躬,晨光里,玉佩上的“李”字闪着温润的光。

“探海号”继续航行时,程远把《天妃宫祭祀册》放进文物箱,和陈阿福的账簿、吴子谦的日记、林景年的家书、王景弘的日志放在一起。张瑜看着箱子里的文物,突然说:“我们应该办个展览,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不只是文物,还有背后的人,背后的挣扎与希望。”

郑海峰立刻附和:“我举双手赞成!到时候我来当讲解员,把咱们在海底的经历都讲一遍,让大家知道这些文物是怎么来的!”林新宇和林珊也跟着点头,林珊还拿出平板,开始画展览布局图:“可以分‘永乐辉煌’‘嘉靖海禁’‘康熙开禁’‘道光私贩’四个展区,每个展区都放对应的文物和故事。”

程远望着身边兴奋的同伴,又看向远处的大海,突然觉得心里格外踏实。他拿出手机,给厦门、黄埔、宁波、刘家港的文物局发消息,提议联合举办“海禁下的航海魂”特展。没过多久,各地文物局都回复了“全力支持”,宁波文物局还特意提到,要把林景年的绢画放在展区c位,让更多人看到那个三岁孩子画里的期盼。

“探海号”的船帆在风中猎猎作响,船身切开海浪,朝着下一个未知的海域驶去。程远站在甲板上,手里握着那本《天妃宫祭祀册》,心里想着:或许未来某一天,当人们在展览里看到陈阿福的账簿、吴子谦的日记时,能明白这片海不只是风景,更是无数普通人用生命写就的历史。

“探海号”抵达泉州湾时,恰逢当地举办“航海文化节”。程远站在码头,看着远处热气球上“海禁下的航海魂”特展宣传语,突然觉得像一场梦——几个月前还在海底打捞陈阿福的账簿,如今这些文物即将走进展厅,被更多人看见。张瑜手里拿着展览邀请函,封面印着那艘微型拼船的图案,笑着说:“林新宇把拼船做成了展览LoGo,昨天还收到厦门陈氏家族的消息,他们要带陈阿福的族谱来参展。”

郑海峰突然拍了拍程远的肩膀,指着不远处的人群:“看!是李阿旺的后人,还有吴子谦的曾孙,他们都来帮忙布置展厅了!”程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几位老人正小心翼翼地捧着文物复制品,年轻一辈则在挂展览海报,海报上“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的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特展开展当天,展厅里挤满了人。“永乐辉煌”展区前,郑和宝船的模型旁围满了孩子,讲解员正拿着《王景弘航海日志》复印件,讲述当年“云帆高张”的盛况;“嘉靖海禁”展区里,张万山的《航海日记》被放在防弹玻璃柜中,旁边的屏幕循环播放着月港遗址的发掘视频,不少观众对着“夜不敢燃灯”的字句轻声叹息。

最热闹的是“道光私贩”展区。林景年的绢画前,老人正给观众讲太爷爷为保窑厂冒险出海的故事;吴子谦的日记旁,放着他后人捐赠的绸缎庄老账本,账本里“道光五年,收湖丝十匹”的记录,与沉船上的丝绸碎片遥相呼应。程远站在角落,看着观众们驻足、倾听、拍照,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他们打捞的不只是文物,更是让这些沉默的故事,有了被诉说的机会。

展览过半时,一位白发老人拄着拐杖走进展厅,径直走到“天妃宫祭祀册”展柜前,指着其中一页说:“这是我爷爷的名字!他当年也是走私商,民国时还常说,要是早生几十年,说不定能和陈阿福他们搭伴出海。”老人的话引来了不少观众围听,程远趁机递上话筒,让老人讲起了祖辈的故事,展厅里的掌声此起彼伏。

特展闭展那天,考古队和所有文物捐赠者一起在展厅合影。陈阿福的后人捧着账簿复制品,吴子谦的曾孙抱着日记,林景年的家人举着绢画,李阿旺的孙子则把那半块玉佩挂在胸前——阳光透过展厅的玻璃窗,洒在每个人脸上,像给这段跨越百年的航海故事,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探海号”再次启航时,程远把特展的纪念册放在驾驶舱里。册子扉页上,是所有文物捐赠者的签名,还有一行小字:“献给所有在海禁中挣扎的航海人”。张瑜走到他身边,指着远处的海平面:“下一站,要不要去看看郑和下西洋的古里港?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和宝船有关的线索。”

郑海峰立刻转动舵轮,“探海号”的船帆在风中展开,朝着南海的方向驶去。程远望着辽阔的大海,突然想起《天妃宫祭祀册》里最后那句未写完的话:“愿海无禁,帆可自由……”

“探海号”穿越马六甲海峡时,海风里多了几分异域香料的气息。程远趴在船舷边,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郑和航海图》,图上“古里港”的标注用朱砂圈了三层,旁边还写着“永乐五年,赐印建碑”的小字。张瑜走过来,递上一杯冰镇椰子水,指尖划过图上的航线:“史料说古里港是郑和船队的重要补给站,当年这里‘番商云集,货栈林立’,不知道水下还能不能找到当年的痕迹。”

郑海峰的声呐探测仪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屏幕上一片密集的光点在水下二十米处铺开,像是撒在海底的星星。“程队!有大片遗址!不是沉船,像是货栈的地基,还有不少陶瓷碎片的信号!”林新宇立刻操控无人机升空,航拍画面里,水面下隐约能看到方形的石质结构,边缘还散落着几截带着雕花的木柱,木柱上的缠枝莲纹样和明代官造器物如出一辙。

“是古里港的番商货栈!”程远的眼睛瞬间亮了。他想起《瀛涯胜览》里的记载:“古里国设货栈十余处,专储中国瓷器、丝绸,以待番商交易。”林珊扛着便携式光谱仪跑过来,对着水下遗址方向检测:“仪器显示有大量‘永乐青花’的成分,还有丝绸的纤维残留——和郑和宝船遗址发现的文物完全匹配!”

潜水队下水时,当地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也乘快艇赶来,手里捧着一块残破的石碑:“这是十年前渔民捞上来的,上面刻着‘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赍敕书赏赐’,应该就是当年郑和在古里港立的碑!”话音刚落,水下机器人就传回震撼画面——货栈遗址中央,一尊青铜香炉静静躺着,炉身刻着“永乐五年,郑和船队敬造”的字样,炉底还残留着当年祭祀的香灰。

郑海峰在货栈的一个陶罐里发现了一本线装小册子,封面写着“古里贸易账册”。册子用汉文和波斯文双语书写,里面详细记录了郑和船队与番商的交易:“永乐六年,易瓷器百件、丝绸五十匹,得胡椒千斤、宝石二十颗”“永乐七年,番商求购青花碗,每只换象牙二斤”。程远翻到最后一页,突然看到一行熟悉的字迹——“嘉靖二十五年,张万山携私货至此,易胡椒三十斤,遇巡查船,弃货而逃”,正是张万山《航海日记》里没写完的片段!

“原来张万山当年逃到了古里港!”张瑜的声音带着激动。林珊对货栈旁的一具骸骨做dNA检测时,又有了意外发现:“程队!这具骸骨的基因和泉州张氏族谱匹配,是张万山的直系祖先!他应该是郑和船队的水手,后来留在了古里港,难怪张万山会冒险来这里走私!”

当张万山的后人捧着那本《古里贸易账册》时,老人的手止不住地抖:“没想到太爷爷当年真的到过这里!族谱里只说他去了‘番邦’,却没说他还留下了这么重要的东西。”程远看着老人激动的神情,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有了意义——从泉州湾的巡查船,到古里港的货栈,跨越国界的航海故事,终于被完整地串联了起来。

夕阳西下时,考古队在货栈遗址旁立起一座纪念碑,正面刻着“明永乐至嘉靖年间 古里港中国商栈遗址”,背面用汉文和波斯文写着同一句话:“大海无界,贸易有道”。当地番商的后人也赶来,捧着当年郑和赏赐的青瓷碗,与考古队一起对着海面鞠躬,海风里,不同语言的祈福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续写着百年前的航海传奇。

“探海号”驶离古里港时,夜色已经降临。程远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岸边的灯火,手里捧着那本《古里贸易账册》。张瑜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小小的青花瓷片,上面还留着“永乐年制”的款识:“这是从货栈遗址捡的,留作纪念吧。说不定下次我们还能找到更多和郑和船队有关的线索,比如他们当年停靠的其他港口。”

郑海峰在驾驶室里喊:“程队!下一站去哪?有人说斯里兰卡附近有郑和立的‘布施碑’,要不要去看看?”程远望着辽阔的印度洋,突然笑了:“去!只要还有航海故事没被发现,我们就继续走。”“探海号”的船帆在夜风中展开,船灯的光晕在海面上铺开,像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路。程远知道,他们的考古旅程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大海里藏着太多跨越时空的缘分,太多值得被铭记的航海魂。

“探海号”驶入斯里兰卡海域时,咸湿的海风里混着佛香的气息。程远站在甲板上,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郑和布施碑”拓片,拓片上梵文、汉文、泰米尔文三种文字的碑文隐约可见,其中“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昭告于佛世尊”的汉文句子,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张瑜捧着一本《西洋番国志》走过来,指尖落在“斯里兰卡国,郑和曾立碑布施,以表虔诚”的记载上:“听说这碑原本立在佛牙寺旁,后来被埋进了土中,直到上世纪才被发掘出来,不知道水下会不会有当年的碑座残件。”

郑海峰突然调大声呐探测仪的音量,屏幕上一道规整的石质阴影在佛牙寺附近海域浮现,边缘还嵌着几块带铭文的碎石。“程队!水下有石结构!像是碑座的形状,而且碎石上有‘大明’的字样!”林新宇立刻操控无人机升空,航拍画面里,水面下隐约能看到方形石台的轮廓,石台一角露出半截石碑残片,上面的梵文刻痕与布施碑拓片完全吻合。

“是布施碑的原始碑座!”程远立刻让“探海号”锚定。潜水队下水时,当地考古学家带着佛牙寺的僧人赶来,僧人手里捧着一尊小型铜佛:“这是当年郑和船队捐赠的佛像复制品,寺里还保存着原版,据说和水下遗址可能有关联。”话音未落,水下机器人就传回画面——碑座中央的凹槽里,躺着一枚青铜印章,印章上“郑和之宝”四个字的篆体清晰可辨。

郑海峰在碑座旁的泥沙里,挖出一本裹着防水油布的小册子,封面写着“郑和布施记录”。册子用汉文书写,详细记录了永乐七年郑和在此的布施清单:“金一千钱,银五千钱,丝五十匹,瓷器百件,以供奉佛世尊”,最后一页还附着一行小字:“船队水手张某,愿留此地修行,以报佛恩”。程远盯着“张某”二字,突然想起古里港发现的张万山祖先骸骨,连忙让林珊做基因比对。

半小时后,林珊拿着检测报告跑过来,声音都在发颤:“程队!匹配上了!这册子上的‘张某’,就是张万山的直系祖先!他当年没跟着船队回国,留在了斯里兰卡,难怪张万山后来会沿着郑和的航线去古里港走私——是在追寻祖辈的足迹!”张万山的后人恰好跟着考古队一起来到斯里兰卡,当他捧着那本《郑和布施记录》时,泪水瞬间涌出:“没想到我们张家和郑和船队还有这么深的缘分,太爷爷冒险出海,原来不只是为了生计,更是在找祖辈的根。”

佛牙寺的僧人看着检测报告,双手合十:“这是跨越六百年的缘分,当年郑和布施是为了和平,如今你们打捞遗址,是为了传承历史。”他提议在碑座遗址旁举行一场祈福仪式,当地百姓和考古队员一起,将鲜花和蜡烛放入海中,海面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像是在呼应着六百年前郑和船队在此的虔诚。

离开斯里兰卡前,考古队将“郑和之宝”印章和《郑和布施记录》的复制品,捐赠给了佛牙寺博物馆。博物馆特意开辟了“郑和与斯里兰卡”展区,将这些文物与原版布施碑并列展出,旁边还放着张万山的《航海日记》复制品——六百年前的官方船队与六百年后的民间走私商,他们的故事在此相遇,成了跨越时空的航海对话。

“探海号”驶离斯里兰卡海域时,程远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渐渐模糊的佛牙寺塔尖。张瑜走过来,递给他一枚从碑座遗址捡来的小石子,石子上还留着淡淡的佛香:“这算是我们这段旅程的纪念吧,从泉州湾到斯里兰卡,从陈阿福、吴子谦到张万山,我们把散落在海里的故事,一点点拼在了一起。”

郑海峰在驾驶室里喊:“程队!下一站去哪?有人说东非肯尼亚有郑和船队的后裔,要不要去看看?”程远望着辽阔的印度洋,突然笑了:“去!只要大海还在,航海故事就不会结束,我们就继续打捞这些被遗忘的缘分。”“探海号”的船帆在风中展开,船身切开海浪,朝着东非的方向驶去。

“探海号”抵达肯尼亚马林迪港时,印度洋的阳光格外炽烈。程远站在甲板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郑和航海图》,图上“麻林地”(马林迪古称)的标注旁,画着一艘小小的宝船,旁边注着“永乐十三年,船队在此补给”。张瑜拿着刚打印的资料走过来,指尖划过“当地帕泰岛有郑和船队后裔,保留着明代瓷器与造船技艺”的字句:“你看,这里不仅有历史记载,还有活着的传承,说不定能找到比石碑更鲜活的故事。”

郑海峰的声呐探测仪突然有了反应,屏幕上一片分散的光点沿着帕泰岛海岸线分布,其中一处光点格外密集。“程队!这里有沉船残骸!还有大量瓷器信号,像是明代官窑的样式!”林新宇立刻操控无人机升空,航拍画面里,水下隐约能看到木质船骸的轮廓,边缘还飘着几片青白色瓷片,瓷片上“永乐年制”的款识在阳光下隐约可见。

潜水队很快下水。郑海峰带着队员清理沉船周围的泥沙时,突然摸到一个坚硬的物体——是一个完整的青花瓷碗,碗身绘着缠枝莲纹,和郑和宝船遗址发现的瓷器一模一样。“是明代的‘赏赐瓷’!”他举着瓷碗浮出水面,声音里满是兴奋,“这船肯定是郑和船队的补给船,说不定当年在这里遇到了风暴!”

当地村落的长老听说考古队来了,带着几位村民划着独木舟赶来。长老手里捧着一个磨损的青花罐,罐身上的裂痕用铜丝修补过:“这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说当年有‘中国大船’在这里沉没,祖辈救了船上的人,他们留下了这个罐子。”程远接过青花罐,发现罐底的款识与沉船上的瓷碗完全一致,心里猛地一震:“这是郑和船队的物品!你们的祖辈,很可能就是船队的后裔!”

林珊立刻对长老和几位村民做dNA检测。当检测报告出来时,所有人都沸腾了——村民的基因里,竟含有中国南方汉族特有的Y染色体标记,与泉州明代水手的基因高度吻合!“我们真的是中国人的后代!”一位年轻村民激动地握着程远的手,眼眶通红,“小时候听长老说,我们的祖先会造‘带龙骨的大船’,还会写‘奇怪的文字’,原来都是真的!”

考古队在村落附近的沙滩上,发现了一处明代的造船遗址。遗址里散落着几截带榫卯结构的木梁,木梁的工艺与郑和宝船的构件完全相同,旁边还埋着一把生锈的铜斧,斧身上刻着“大明工部造”的字样。长老指着遗址旁的一口古井说:“这是‘中国井’,祖辈说,祖先就是在这里取水造船,想等着船队回来接他们,可最后也没等到……”

程远在遗址深处,发现了一个埋在沙里的木盒。打开木盒,里面装着一本残破的《航海手札》,纸页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永乐十四年,随船队至麻林地,遇风暴,船毁。与三名同伴幸存,留居于此,盼船队归来。每日造船,不敢忘祖……”落款是“水手 王某”。林新宇立刻查阅郑和船队的水手名单,果然在“永乐十三年第七次下西洋”的名单里,找到了“水手 王贵”的名字。

当考古队把《航海手札》的复制品交给村民时,长老捧着复制品,对着古井深深鞠躬:“祖先,我们终于知道你的故事了,你没有被忘记!”村民们还拿出祖辈传下来的明代布料、铜钱,与考古队一起在遗址旁立起了纪念碑,正面刻着“明永乐年间 郑和船队水手王贵及后裔居住地”,背面用中文和斯瓦希里文写着:“跨越山海,不忘归途”。

“探海号”驶离马林迪港时,村民们划着独木舟,举着用青花罐碎片拼成的小旗,在船旁送行。程远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帕泰岛,手里握着那片从沉船上捡来的瓷片。张瑜走到他身边,轻声说:“从中国到斯里兰卡,再到东非,我们不仅打捞了文物,更找到了跨越六百年的缘分。”

郑海峰在驾驶室里喊:“程队!下一站去哪?有人说红海沿岸有郑和船队停靠的痕迹,要不要去看看?”程远望着辽阔的印度洋,笑着摇头:“先回中国吧,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等下次,我们再带着村民的期盼,去寻找更多航海人的足迹。”

“探海号”的船帆在风中展开,朝着中国的方向驶去。程远知道,这段考古旅程暂时告一段落,但大海里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陈阿福的账簿、吴子谦的日记、张万山的日志、王贵的手札,还有无数未被发现的航海故事,都在等着他们。而只要“探海号”还能航行,他们就会一直打捞下去,让那些被遗忘的生命与梦想,永远留在人间。

CC读书推荐阅读:绝世医仙从洪荒开始于诸般无敌杀我全家,我认贼作父灭你满族花昭叶深天女商妃震惊!我的女徒是无情剑帝仙子,我有一座九龙鼎神罚之上飞升之后,反派大宗师重修开局召唤大帝我靠充钱当武帝举族飞升,我方族长有亿点强青叶事务所邪魅校草:魔尊是女生仙武模拟,人间无敌镇守禁地五百年,叛离宗门成魔修修仙世界你拿出超能力什么鬼?一代狂君择天记仙骨为引,我以凡躯证道长生不死从九龙夺嫡开始萧尘之逆袭天尊玄灵神尊我们中,出了一群开挂的穿越者玄幻:我要这极致的美貌有何用!圣女未婚妻出轨?摊牌了,都得死赤羽天灵之记忆小可爱有点拽天逆我跟你说,斩三尸不是这么斩的开局抽到沙奈朵和天女兽不死天帝悖论纪元:我篡改物理法则成圣永镇仙魔团宠神君太凶残了宇宙至高神途最强嫡妃,王爷乖莫闹!开局就长生,可我咋是奴隶啊吞噬大帝尸体之后,我无敌了!洪荒:我是杨戬他大伯开局变成一颗蛋,出世即无敌我才三岁,逆袭系统早来两百年我的异次元书娘重生后,天才医妃她恃宠而娇宝莲灯之瑶姬归来无限进化之老子是蚂蚁诸天万界典当系统隔壁仙界的你等等妃医天下凡人开道
CC读书搜藏榜:天下第一之结心记御魂我的魂伴是病娇女武神被团宠后咸鱼王妃翻身了恨骨爱难安斗罗:霍雨浩重生,让神界飞从完美世界开始吃遍诸天重生神医归来拾取:被迫加入组织,苟到至尊百星我的穿越有点偏长夜君主武极通天我夺舍宇智波带土宠溺他,治愈她天圆大陆史1苍天夺遗穿越修真:乱天穹将门废材天命逆途,逆命团宠神君太凶残了鸿蒙修罗帝漫威世界的血族绝世唐门之本体公主复仇记腹黑狂后别惹大小姐穿越之两个互坑系统这个副作用太棒了震惊!我的女徒是无情剑帝为美好世界带来粮食我的不死外挂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我在西游界当团宠后宅惊心之嫡女荣华九叔:加入聊天群的我,无敌了!这只妖怪有点怪万界无敌王者系统万尾妖王的影新书环星纪事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传奇杰克苟在御兽宗养马我能无限刷属性点御仙龙帝玄幻:开局绑定气运系统,打造大夏不朽神朝师父让我下山历练异界科技先锋时序之龙长生:我有一颗科技星球仙武成双玄幻:这个炉鼎太逆天莽荒主宰我真不想当海王天师林宇
CC读书最新小说:入宗选择水灵根,总跟师姐们鬼混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囚禁我的魔主天天想喂我玄灵异界主宰收徒,我,咸鱼师尊,徒弟皆逆天凡尘神只剑狱苍穹:杨玄御兽:我的合成不科学逆潮之主玄幻:我的情绪银行满级帝女归来,开局觉醒昆仑灵最强系统传承萧凛:禹洲问道纪诸天万界之大主宰希望城主考古浮海记讨封失败?没事,我能模拟重开!从F是ma开始修仙分身互相传功,我只管破境!以身为狱:炼化万物,镇压诸天代码与魔咒变身猫娘,被萝莉控领主收养逆袭传说:大妖王天道严选,开局契约五个夫郎贴地武夫,谁教他炼剑起飞的?全家皆大佬,团宠小凤凰撩遍绝色开局核聚变词条,圣女要吸干我?灵修逆途乘风破浪攻略仙尊报错后我改嫁天道之子杀手重生之毒妃传仙君,您的坟我挖错了!剑傲川灵如意请我去修真原始人?不!我将进化为帝!全职业满级的我怎么是个牧师萝莉修仙吗?社死那种无题岁岁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手持天道穿越,点化苍生就可无敌【凤临墨庭】我的灵根是混沌!收徒万倍返还师傅我超厉害风云际会:杨仪传山海少年遥碎月接骨道恒师星际来客!只有我不在卷的世界半藏神从一人开始闯荡诸天极武神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