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的风刚带着晨雾掠过寨门,探马小郑就浑身湿透地从码头奔来,裤腿滴着水,水珠顺着裤脚在石板上积成小水洼。他手里的船桨断成两截,桨头还沾着水草和淤泥,显然是在水里挣扎过。刚扑到聚义厅前,他就喘着粗气喊:“宋头领!不好了!方腊的人用碗口粗的铁链锁了水寨航道,还在水面撒了尖木刺,咱们的运粮船根本出不去!再这么下去,陈家庄的粮草运不过来,咱们的存粮只够吃五天了!”
“什么?锁了航道?” 宋江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手里的青瓷茶杯 “哐当” 砸在桌角,茶水溅湿了刚制定好的 “防御分工表”,把 “搬运组”“高空组” 的字迹晕成了模糊的墨团。他快步走到沙盘旁,手指在水泊航道的标记上用力划过:“水寨是咱们的命脉,没了航道,粮草进不来,伤员也送不出去,这不是要断咱们的活路吗?”
吴用扇着羽扇的手突然顿在半空,眉头拧成死结,眼神里满是凝重:“航道窄,最窄的地方只有两丈宽,铁链横锁在那儿,硬砍肯定不行 —— 方腊的人肯定在两岸设了弩手,咱们的人一靠近,就会被射成筛子。而且水面上的尖木刺,削得比刀还锋利,连木船的底板都能扎破,更别说小筏子了,根本没法靠近。”
李逵扛着板斧从外面冲进来,粗布褂子上还沾着早上搬运石头的尘土,板斧往地上狠狠一顿,震得地面的尘土飞扬:“俺去砍断那破铁链!俺力气大,一斧就能把它劈成两段!让那些龟孙看看俺黑旋风的厉害,看他们还敢不敢锁航道!” 说着就要往码头跑,林冲赶紧伸手拽住他的胳膊,铠甲的铁片摩擦声在紧张的气氛里格外刺耳:“别冲动!你没看见小郑的样子?航道两岸全是弩手,你还没靠近铁链,就被箭射穿了,不仅砍不断铁链,还得白白送命!”
我蹲在沙盘旁,目光落在水泊航道西侧的一条细线上 —— 那是之前勘察地形时发现的隐蔽支流,窄得只能容一艘小筏子通过,支流尽头离方腊锁航道的铁链只有三里地,而且支流两岸长满了茂密的芦苇和槐树,刚好能藏人,方腊的人肯定没注意到这条不起眼的支流。007 蹲在我旁边,顺着我的目光看去,眼睛突然亮了,像发现了宝藏:“你是想从支流走?用轻便的木筏载弟兄过去,绕到铁链后面偷袭?这样就能避开水面的尖木刺和两岸的弩手,出其不意!”
我点点头,拿起炭笔在沙盘上勾勒支流的路线,线条画得格外清晰:“支流窄,水流慢,方腊的人肯定没设防,觉得这么窄的地方没法藏人运兵。咱们用轻便的木筏,载上擅长近战的弟兄,从支流绕过去,先悄悄解决两岸的弩手,再砍断铁链,这样既能避开尖木刺,又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不会有太大伤亡。”
宋江凑过来看沙盘上的支流路线,手指轻轻划过炭笔线条,语气里满是期待:“这法子好!既隐蔽又能出奇制胜!可木筏怎么造?谁来掌舵?谁去解决弩手?这些都得安排妥当,一步错了,整个计划就全乱了,还会暴露咱们的意图。”
“俺来造木筏!” 李逵立刻拍着胸脯,粗声粗气地说,眼神里满是急切,之前想帮着砍铁链却被拦,现在终于有能发挥长处的活,他显然不想错过,“俺以前在老家帮人扎过木排,最擅长这个!选粗点的杨木,用藤条绑结实,再铺层防水布,保证扎得又快又稳,每艘能载十个人还不沉,在水里泡一天都没事!”
“俺来掌舵!” 时迁从门外跳进来,动作像只灵活的猴子,手里还拿着刚修好的短刀,刀身磨得发亮。他往腰间缠了根结实的麻绳,还在口袋里装了些闪光粉,得意地拍了拍口袋:“俺水性好,小时候在河边长大,撑筏子比走路还稳!支流窄,俺能把木筏撑得悄无声息,连水花都溅不起来,不会被方腊的人发现!要是遇到危险,俺还能用闪光粉晃他们的眼,趁机脱身!”
林冲也跟着点头,手里的长枪往肩上一扛,枪尖泛着冷光,眼神里满是自信:“俺来带弟兄解决弩手!俺们练枪的,最擅长近战,只要能靠近弩手,保证一枪一个,不会让他们放箭报警,也不会让他们喊出声,绝对能悄无声息地把人解决掉!” 他说着,还在沙盘上比划了一下突袭的路线,显然已经在心里规划好了每一步。
“那咱们就分工行动,各司其职!” 宋江拍了拍桌子,声音里满是决断,没有丝毫犹豫,“李逵,你带搬运组的五个弟兄,去后山树林里砍粗杨木,半个时辰内必须扎好三艘木筏,每艘至少能载七个人,还要保证稳固;时迁,你去准备筏桨和防水布,再去支流探路,确认里面没有埋伏,标记好浅滩和暗礁的位置;林冲,你从步兵里选二十个擅长近战的弟兄,准备好短刀和藤牌,再教他们几个快速制敌的招式,别让弩手有机会反抗;西西,你和 007 留在码头,算好木筏的出发时间和行驶速度,确保偷袭万无一失,还要安排弟兄在码头接应,一旦得手,立刻让运粮船通过航道。”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没有丝毫耽搁。李逵带着弟兄们扛着斧头往后山树林跑,斧头砍在杨木上的 “咚咚” 声,在清晨的风里传得很远,像在为这次突袭加油;时迁往腰间缠了两层防水布,还在筏桨上涂了层油脂,说是 “划水时声音小”;林冲则在码头的空地上挑选弟兄,教他们 “怎么从背后绕到弩手身后,用刀砍膝盖,让他们站不起来,没法放箭也没法喊人”,每个动作都教得格外认真。
我和 007 留在码头,手里拿着折叠尺,蹲在草纸上计算木筏的载重和行驶时间:“杨木的浮力是每立方尺能载五十斤,每艘木筏用六根两丈长的粗杨木,载重不能超过八百斤,每艘载七个人最合适,加上短刀、藤牌这些武器,刚好能保持平衡,不会侧翻;支流水流慢,每秒大概走三尺,从码头到铁链锁的位置有三里地,撑筏子过去需要半个时辰,咱们得在辰时(上午八点)出发,那时晨雾还没散,能隐蔽木筏的身影,不会被方腊的人发现。”007 在旁边记录,还在草纸上画了木筏的结构图,用红笔标注了 “中心位置” 和 “隐蔽要点”:“木筏两边要绑上芦苇和树枝,这样从远处看,就像漂浮在水面的灌木丛,就算方腊的人往支流方向看,也不会起疑心。”
半个时辰后,李逵带着弟兄们扎好了三艘木筏,粗杨木用结实的藤条绑得整整齐齐,筏底铺了厚厚的防水布,连木缝都用融化的沥青封好了,不会漏水。他跳上其中一艘木筏,用力晃了晃,木筏稳得连水都没溅上来,他得意地喊:“俺试过了!这木筏能载七个人,在水里泡一天都不沉,就算遇到小风浪也没事!” 周围的弟兄们都忍不住鼓掌,连平时严肃的林冲都露出了笑容。
时迁也从支流探路回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手里还拿着几根水草:“支流里没埋伏!方腊的人根本没注意这条小支流,两岸连个放哨的都没有!离铁链锁三里地的地方有片芦苇丛,咱们能在那儿藏木筏,等天黑再动手,那时弩手肯定放松警惕,更容易偷袭!”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张画得密密麻麻的图,上面用炭笔标着支流的浅滩和暗礁位置,还写了 “此处水深三尺,小心搁浅”“此处有暗礁,绕左侧走” 的提示,显然是花了心思勘察的。
天黑透后,三艘木筏悄悄驶进支流,木筏上的弟兄们都屏住呼吸,连说话都不敢大声。时迁站在最前面的木筏上,手里的筏桨轻轻划着水,动作又轻又稳,几乎没发出声音;林冲带着弟兄们蹲在木筏中间,手里的短刀藏在身后,藤牌靠在腿边,眼睛警惕地盯着两岸,生怕有意外;李逵则坐在最后面的木筏上,手里握着板斧,肌肉紧绷,像头蓄势待发的猛虎,只要发现动静,就准备随时动手。
我和 007 站在码头,手里拿着从山下郎中那儿借的望远镜,盯着支流方向,心里满是忐忑 —— 要是木筏在支流里搁浅,要是被方腊的人发现,要是偷袭失败,不仅铁链砍不断,还会折损二十多个弟兄,梁山的粮草就真的没指望了,到时候别说守梁山,连弟兄们吃饭都成问题。007 看出我的紧张,悄悄伸手碰了碰我的胳膊,声音放得很轻:“别慌,李逵的木筏扎得稳,不会搁浅;时迁的水性好,撑筏子又稳又轻,不会被发现;林冲的近战技巧好,肯定能解决掉弩手,他们都是按自己擅长的来,肯定能成功,咱们要相信他们。”
三更时分,支流方向突然传来一道微弱的绿光 —— 那是时迁约定的 “偷袭成功信号”!我心里一松,赶紧让守在码头的弟兄们准备接应,还让人把运粮船开到航道口,只要铁链一砍断,就立刻让运粮船通过。没过多久,就看见三艘木筏顺着航道飘回来,时迁站在筏头,手里举着一段砍断的铁链,兴奋地大喊:“铁链砍断了!弩手也解决了!咱们赢了!”
码头上的弟兄们立刻欢呼起来,李逵扛着板斧跳上岸,脸上满是得意:“俺一斧就劈断了那铁链!比劈木头还容易!那些弩手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林教头的弟兄解决了,一个都没跑掉!” 林冲也带着弟兄们上岸,虽然身上沾着些血迹,却笑得格外爽朗:“多亏了时迁把木筏撑得稳,没被发现,咱们靠近弩手时,他们还在烤火聊天,没等他们拿起弩箭,就被咱们解决了,没放一箭,也没让他们喊出声。”
第二天一早,运粮船顺利通过航道,一艘艘装满粮草的船驶进梁山码头,陈家庄的村民还跟着船来送粮,船上装满了麦饼、红薯和草药。王大叔看着满船的粮草,激动得直抹眼泪:“这下好了!咱们有粮了!再也不用怕方腊断咱们的补给,能安心守梁山了!”
聚义厅前,弟兄们围着木筏,有的在夸赞李逵的手艺,有的在听时迁讲撑筏子的趣事,有的在向林冲请教近战技巧,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笑容,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焦虑和紧张。宋江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许:“这次能破方腊的航道封锁,全靠你提出的‘木筏奇袭’计划,还能让大家各展所长,合力成事。以前俺总觉得,奇袭靠的是运气,现在才知道,靠的是识团队、会分工,靠的是大家的信任和合力,缺了任何一个人都不行。”
我看着弟兄们热闹的样子,心里突然明白:真正的 “合力”,不是所有人都去干同一件事,而是每个人都干自己擅长的事,像拼拼图一样,把各自的长处拼在一起,就能拼成最坚固的 “盾牌”,就能闯过最难的难关。李逵的木筏、时迁的掌舵、林冲的近战,还有我和 007 的路线规划,少了任何一个,这次奇袭都成不了。
007 走过来,递过来一块刚烤好的红薯,是从运粮船上拿的,还冒着热气,甜香扑鼻:“你看,这就是合力的好处,一个人想不出这么周全的计划,一群人却能破万难。以后咱们再遇到困难,就多想想大家的长处,多靠靠团队的力量,肯定能越来越强,再也不用怕方腊的阴谋诡计。”
我点点头,咬了一口红薯,甜丝丝的味道顺着喉咙往下滑,暖了整个胸口。远处的水泊航道上,运粮船来来往往,像一条金色的带子,连接着梁山和陈家庄,船上的村民和弟兄们互相挥手,满是欢喜;支流两岸的芦苇和槐树郁郁葱葱,像一群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条 “救命航道”;码头上的三艘木筏还停在岸边,像一座小小的纪念碑,记录着这次 “合力破局” 的胜利。
下午,我和 007 一起把 “木筏奇袭” 的方案整理成 “水战战术手册”,上面详细写了木筏的制作方法、支流的航行要点、近战的突袭技巧,还画了木筏的结构图和支流的路线图,旁边还加了 “团队分工建议”:“造筏找力气大、有经验的,掌舵找水性好、动作轻的,近战找枪法准、擅长隐蔽的,规划找懂地形、会计算的,这样分工合作,才能事半功倍,减少伤亡。”
时迁凑过来看 “水战战术手册”,指着 “掌舵要点” 笑得眼睛都眯了:“这个写得好!以后再撑筏子偷袭,就能按这个来,再也不用担心搁浅,也不用担心被敌人发现!” 李逵也凑过来,看着 “木筏制作方法” 连连点头:“俺以后扎木筏,就按这个尺寸和方法来,保证扎得又快又稳,还能多载两个人,帮着运更多东西!”
夕阳西下时,我站在码头,看着水泊上的晚霞,红色、橙色、紫色的云彩映在水面上,像一幅五彩的画。手里的 “水战战术手册” 被风吹得哗哗响,上面的字迹虽然简单,却满是团队的智慧和信任。我知道,这次 “木筏载奇兵”,不仅破了方腊的航道封锁,解决了梁山的粮草危机,更让团队的信任和合力又进了一步 —— 在 “战场残酷?信任渐生” 的路上,我们不再是各自为战的 “好汉”,而是能互相依靠、互相支持、合力破局的 “一家人”。
月光洒在码头上,洒在木筏上,洒在弟兄们温暖的笑容上。我握紧手里的手册,心里满是踏实和坚定 —— 以后不管遇到多强的敌人,不管面对多难的困境,只要我们能保持这份合力,能信任彼此的长处,能按擅长的分工合作,就能一起闯过去,一起守护好梁山,守护好这个家。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合力无穷,这份 “合力”,才是梁山最强大的 “武器”,才是我们能在残酷战场中不断成长、不断前行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