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景然求婚成功的第二天,林默的办公桌上就堆满了各大顶级婚庆公司送来的方案,精装烫金,厚得像砖头,封面无一例外地印着“世纪婚礼”、“浪漫典藏”、“极致奢华”之类的字眼。
林默随手翻开一本,扫了几眼流程:凌晨三点化妆、六点接亲堵门游戏、九点教堂仪式、十二点酒店迎宾、下午外景拍摄、晚上婚宴伴娘伴郎才艺表演、父母领导致辞、抽奖互动、切蛋糕倒香槟塔……密密麻麻,看得她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哪是结婚?这分明是赶场拍戏外加体能拉练。
陆景然凑过来,下巴搁在她肩上,手指点着其中一页:“这个‘爱的迷宫’环节好像挺有意思,新郎要突破重重关卡才能找到新娘……”
林默面无表情地合上方案:“陆总,有时间玩迷宫,不如想想下季度财报怎么突破重围。”
陆景然:“……老婆说得对。”
下午,陆景然精挑细选的一家顶级婚庆工作室的首席顾问团队战战兢兢地坐在林默对面。为首的顾问Lisa笑容甜美,正准备激情洋溢地介绍他们为陆氏继承人量身定制的梦幻方案。
林默抬手打断她,递过去一张A4纸:“这是我的初步需求,你们先看。”
Lisa保持职业微笑接过纸,低头一看,笑容瞬间凝固。
纸上只有寥寥几行字,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像一份项目需求简报:
1. 时间: 仪式+宴会,总时长控制在3小时内。下午举行,不耽误睡懒觉。
2. 地点: 室内,安静,交通便利。拒绝露天(怕晒怕下雨怕蚊子)。
3. 流程:
省略接亲堵门所有游戏环节(浪费时间,且尴尬)。
省略外景拍摄(已备婚纱照,无需重复劳动)。
仪式部分:入场、宣誓(重点)、交换戒指、亲吻。全程≤30分钟。
宴会部分:干饭。穿插少量必要环节(如父母简短祝福)。
拒绝所有互动游戏(如咬苹果、猜谜、才艺表演)、拒绝领导致辞、拒绝抽奖、拒绝蛋糕香槟塔等一切形式主义流程。
4. 着装: 婚纱礼服尽量轻便,不影响行动和干饭。
5. 核心要求: 高效、温馨、宾客体验佳(指能吃好喝好),拒绝一切不必要的内耗和尴尬。
Lisa和她的团队看得目瞪口呆,从业十几年,没见过这么……硬核的新娘。这哪是婚礼需求?这分明是项目上线 checklist!
“林…林小姐,”Lisa艰难地维持笑容,“这些流程…是不是太精简了?毕竟这是您和陆先生的人生大事,很多传统环节其实很有纪念意义,比如接亲游戏可以活跃气氛……”
“活跃气氛靠司仪,不靠折腾伴郎团和破坏门。”林默语气平静,“我的时间很宝贵,宾客的时间也是。重点是把事办了,不是演给别人看。”
陆景然在一旁憋笑憋得肩膀直抖,接收到Lisa求助的目光,他立刻板起脸,严肃点头:“林总说得对!一切听老板的!我们的宗旨就是:拒绝无效流程,主打一个高效甜蜜!你们就按这个方向,出个优化方案。”
Lisa:“……” 您管这叫优化?
林父被请来“参谋”时,看着那份被林默划满红叉的流程单,传统思维让他忍不住嘀咕:“默默啊,这…是不是太简单了?别人家嫁女儿都热热闹闹的,接亲、敬茶这些老规矩……”
“爸,”林默抬头看他,“你是想看我凌晨三点爬起来被折腾,还是想看我精神饱满、漂漂亮亮地站在你面前?”
林父瞬间倒戈:“那当然是精神饱满!漂亮!简单好!特别好!” 心里那点小遗憾立刻被“我女儿真有主见真厉害”的骄傲淹没了。
林薇薇则充当了“趣味性”的最后防线。她抢过方案,据理力争:“完全没游戏也太干了吧!起码保留一个!就一个!比如抛捧花!不然多没意思!姐妹们就等着这个环节沾喜气呢!”
林默想了想,点头:“可以。但不用抛,直接送。谁最近结婚需求最迫切,直接给她。避免现场争抢引发安全事故,也节省时间。”
林薇薇:“……” 行吧,也算是一种反套路的有趣。
于是,婚礼筹备就在林默这种“反内耗、反尴尬、反形式主义”的强势主导下,高效推进。她雷厉风行地选场地、定菜单、试婚纱(选了款行动方便的及踝礼服裙),所有决策快准狠,没一丝犹豫,看得婚庆团队眼花缭乱,私下感叹:这新娘结个婚,比我们做项目还利索!
陆景然全程扮演完美挂件和点赞机器:“好好好!买买买!听听听!” 唯一坚持的,是婚礼所有费用从他私人账户走,理由是“娶老婆的钱必须自己掏”。
这天晚上,林默窝在沙发里,对着平板电脑写写画画。陆景然蹭过去,发现她在设计婚礼誓词的环节。
“这个还要设计?”他好奇地问,“不是司仪说一句,我们跟着说‘我愿意’就行了吗?”
林默头也不抬:“流于形式。既然是最重要的环节,就要有意义。”
她屏幕上是简单的思维导图:
【誓词环节·核心原则】
摒弃模板化:拒绝“无论贫穷富贵”的通用款。
强调独特性:内容需贴合双方真实经历与情感模式。
平等与尊重:强调并肩作战,而非单方面承诺。
控制时长:每人发言不超过2分钟。
陆景然看着看着,眼神慢慢柔软下来。他伸手将她揽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好。都听你的。你写的,我都念。”
林默靠在他怀里,继续完善细节,指尖在平板上轻轻滑动。
窗外月色正好,室内只闻指尖轻触屏幕的细微声响和彼此平稳的呼吸。
最温柔的浪漫,莫过于有人懂你的特立独行,并愿与你一起,将世俗的流程,过成独一无二的注脚。
那枚戴在她左手无名指上的黑钻戒指,在屏幕微光的映衬下,沉静地闪烁着。而在她右手口袋里,那枚素银戒指,再次传来一阵微弱而持久的暖意,仿佛在无声地赞许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