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鼓励工商令》推行一年有余,其势如春风化雨,浸润北疆沃土。镇海堡内外,处处可见新政带来的蓬勃生机,昔日边陲重镇,如今已成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的繁华之地。
晨曦初露,城东市集已是人声鼎沸。来自天南地北的商队络绎不绝,各色货物堆积如山。江南的绸缎在晨光中泛着柔光,景德镇的瓷器在摊位上熠熠生辉,闽地的茶叶散发着清香,与北疆自产的玉脂皂、改良铁器、优质皮革相映成趣。商务局衙门前,等候办理路引的商贩排成长龙,新设立的公示栏上张贴着最新的税则与商事条例,字迹清晰,条款分明。
这北疆,当真与别处不同。一个初来乍到的江南布商望着井然有序的市集,不禁感叹。他指着不远处正在巡逻的一队士兵,这一路上,税吏态度和善,税银明码标价,更难得的是,竟无一处关卡刁难。
旁边一个常年往来北疆的山西煤商抚须笑道:老弟是第一次来吧?在这里做生意,只要守法经营,就无需打点各方。若运送的是粮食、铁料等物资,还能获得补贴。他压低声音,你瞧见那些骑兵佩戴的徽记没有?若商队在险要地段遇险,燃起特制的求救烟火,不出一炷香时间必有援兵。
在城西新辟的匠作区,叮当锤响与机杼声从黎明持续到黄昏。老铁匠胡老三的铺子如今已挂上官授技官胡记铁铺的鎏金牌匾,作坊从一间扩至三间,七名学徒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炉火映红了他们专注的面庞。
师父,军工司新下的订单,五百套标准螺栓,要求十日内交货。大徒弟捧着订单快步走来,额上还带着汗珠。
胡老三接过订单细看,粗糙的手指抚过上面的规格要求,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去仓库清点铁料,让二徒弟去商务局申请原料采购凭证。记住,他的声音突然严肃,规格尺寸务必严格按照图纸,毫厘不能差,这可是要给水师新式战船用的。
一年前,胡老三还只是个默默无名的铁匠,因改良犁头工艺获得头衔后,不仅社会地位提升,更获得了军工司稳定的外包订单。如今他见官不拜,月领俸禄,俨然成了匠作区的楷模。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抚摸着那枚象征身份的铜质腰牌,感慨万千。
港口区,第二艘怒涛级战列舰已初具雏形。巨大的船体在朝阳下泛着桐油的光泽,工人们正在甲板上安装新式舵轮。泊位上,来自南洋的香料船与运送西洋书籍的商船比邻而泊,码头上搬运工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与海浪拍岸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
王爷请看,商务局主事孙文瀚指着账册向巡视的林枫汇报,本月商税较去年同期增长三倍,其中玉脂皂的专利费就占了总收入的两成。如今北疆玉脂的名号,在江南可谓家喻户晓,就连京师贵妇也以使用我们的产品为荣。
林枫微微颔首,目光却越过繁华的码头,落在港口一角新设的常平仓粮价如何?
回王爷,上月有三支大型商队同时抵达,粮价一度上涨两成。常平仓及时开仓放粮,现已平稳。孙文瀚答道,随即补充,按王爷吩咐,我们已在各地增设常平仓十二处,储粮足够北疆百姓半年之用。
侍立一旁的赵清雪轻声道:商贸繁荣固然可喜,然则往来人员复杂,难免鱼龙混杂。近日城中就发生了两起商队纠纷,虽经商务局调解平息,但长此以往恐生事端。
正说话间,市集东头忽然传来喧哗声。只见一队臂缠商务局袖标的调解员迅速赶到,原来是两支商队因争抢泊位发生冲突。调解员查验路引、核对到港时间后,依据《北疆商船停泊条例》做出裁决。不过半炷香时间,纠纷化解,码头秩序恢复如常。
立规矩易,守规矩难。林枫望着井然有序的码头,意味深长地说,要让商贾们明白,在北疆,守规矩比耍手段更能获利。这不仅是经商之道,更是立身之本。
孙文瀚躬身称是,正要继续汇报,却见一骑快马疾驰而来。马上骑士翻身下鞍,将一封密信呈给林枫。林枫拆信阅览,面色虽未变,眼神却骤然转冷。
今日就到这里。他淡淡吩咐,随即转向赵清雪,清雪,随我回府。
回到王府书房,林枫将密信置于案上。赵清雪见状轻声问道:王爷,可是出了什么事?
林枫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繁华街景:我们在东南沿海的三艘商船遭袭,货物尽失,船员无一幸免。
赵清雪倒吸一口凉气:又是倭寇?
表面看来是倭寇,林枫转身,目光如炬,但陈影查证,这些海盗船速极快,使用的火器也非比寻常。更可疑的是,每次袭击都选在官军巡逻间隙,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王爷的意思是......
树欲静而风不止。林枫缓缓道,传令水师,即日起加强商路巡逻。再令格物院,新式战船的研发要再快一些。
夜色渐深,镇海堡依旧灯火通明,笙歌隐隐。但在这一片欣欣向荣之下,一场风暴正在远方海平面上悄然凝聚。商队依旧往来不绝,工坊依旧炉火不熄,但敏锐的人已经察觉到,北疆的空气里,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王府,林枫已经站在了望楼上。他俯瞰着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目光坚定如钢。
传令各部,他对身后的侍卫长道,即日起,北疆进入二级战备。记住,要外松内紧,不可惊扰百姓。
侍卫长领命而去。林枫独自站在高处,望着远方海天相接之处。在那里,看不见的敌人正在暗中窥视,但他知道,北疆已经做好了准备。这片他亲手浇灌的沃土,绝不会轻易让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