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齐磊位于东艺大教师公寓的临时直播间内,气氛火热得几乎要透过屏幕溢出来。
这是他直播生涯的第二场教学,然而人气与昨天首播的情况已不可同日而语。
得益于前一天与女网红连线pK时,那一段惊世骇俗的“肌肉金轮”舞步病毒式传播。
他今晚开播时,在线人数便以十万为起点,堪称恐怖。
直播到现在已经进行一个多小时了,这个数字非但没有回落,反而一路攀升,稳稳突破了十五万大关!
弹幕滚动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各种礼物特效此起彼伏。
齐磊刚结束了一段关于“肢体语言情感传递”的深入讲解,课程主体内容告一段落。
他稍作停顿,正准备与网友进行日常互动答疑,一条被大量点赞顶到前列的提问,瞬间抓住了他的眼球,也成功引爆了直播间新一轮的议论热潮。
提问者Id叫“轻舞飞扬”,她写道:“齐老师,我已经练舞7年了,基本功自觉还算扎实,但是却一直不懂怎么进行独立的舞蹈编排,感觉很迷茫,请问您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思路可以指点一下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声共鸣钟响,瞬间唤起了直播间里无数练习生、业余舞者乃至一些初入行舞者的共同困惑。
齐磊看着这条提问,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习惯性地引导思考,反问了所有网友: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很有代表性。”他声音平稳,带着引导的意味,“在回答‘轻舞飞扬’同学之前,我想先问问直播间的各位,你们认为,现代编舞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最终目标又应该是什么?”
问题抛出,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滴入清水,瞬间炸开!
公屏上的回答五花八门,汹涌而来:
“是表达情感!”
“是讲一个故事!”
“是创造好看、新颖的动作!”
“是完美配合音乐!”
“是为了在比赛里拿奖,证明自己!”
“是为了炸场子,让观众觉得牛逼!”
看着评论区里这些真诚又略显朴素的回答,齐磊心中既感满足,又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满足的是,他初步实现了回国后的第一个目标——凭借真才实学,在公众心中烙下了“实力派学院舞者”的深刻印记,这为他未来可能涉足更广阔的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另一方面,他体内那个自穿越归来后就一直沉寂、毫无动静的“老六系统”,也让他偶尔会感到一丝隐忧和期待,不知它何时才会苏醒,带来新的变数。
不过,眼前这群热情而好学的粉丝,很快驱散了他那点思绪。
他收敛心神,脸上重新挂上专业的微笑,开始切入正题:
“好了,同学们,安静一下。”他拍了拍手,将大家的注意力拉回来,“感谢‘轻舞飞扬’同学的提问,也感谢大家的踊跃思考。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她的问题。”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精准而务实:“在给出编舞思路之前,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件事——你的最终舞台,究竟是偏向哪个方向的?”
他竖起两根手指,清晰地划分出两条路径:
“是像桃园杯、专业舞蹈大赛那样的艺术竞技舞台?还是面向市场、观众买单的商业演出舞台?”
他刻意停顿,让这个概念深入人心,然后详细剖析道:
“注意,这两个方向的编舞,几乎是不同的两个极端!”
“艺术竞技舞台,”他语气郑重,“更偏向于艺术创造的极致追求。它要求舞者和编舞者不断挑战技术极限,探索身体语言的边界,作品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见解和精湛的技艺支撑。评判标准往往来自舞蹈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和评委,所以这类作品追求的是在艺术成就上的突破和认可。”
“而商业演出舞台,”他语气一变,带上了些许市场化的敏锐:“则更偏向于个人或团体的事业发展。它讲究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制造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名场面或大场面。最终目的,是让观众觉得‘这票买得值!’‘看得真过瘾!’,从而记住你,喜欢你,为你未来的商业价值铺路。它的评判标准,直接来自于市场和普通观众的反应。”
这一番清晰透彻的划分,让直播间的许多网友茅塞顿开。
弹幕上顿时飘过无数字幕……
“原来如此!”
“懂了懂了!”
“我去,就一个小小的编舞动作,就已经那么讲究的吗?”
“厉害克拉丝!”
这时,齐磊直接@了“轻舞飞扬”:“所以,‘轻舞飞扬’同学,你能更具体地说说你的情况吗?你目前面临的编舞困境,是针对哪种舞台?遇到了什么具体问题?”
在齐磊的引导和无数网友的期待下,“轻舞飞扬”很快回复了,语气带着一丝焦急:
“齐老师!是这样的!我最近接了一个挺重要的商演,是一个大型主题乐园的开幕演出。我们团队已经提交了三版编舞方案给主办方,但都被打回来了!对方总是说‘感觉不对’、‘不够炸’、‘没有记忆点’……我们都快愁死了!明明技术动作都很符合主题和舞台表现也不差,可就是达不到对方的要求!”
“看!典型的商业舞台需求!”齐磊立刻抓住了关键,对着镜头说,“同学们,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感觉不对’、‘不够炸’、‘没有记忆点’——这些看似模糊的评价,恰恰是商业演出的核心要求!”
他随即对“轻舞飞扬”说:“别急,同学。你把你们被否掉的一版编舞,最核心的片段,或者大概的构思,简单描述一下。不用太详细,就说一下开头、高潮部分的设计和结尾。”
“轻舞飞扬”迅速回复:“我们有一版是想体现‘梦幻’和‘飞翔’的主题。开头是比较舒缓的波浪动作模拟云海,高潮部分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多人托举和旋转,想表现冲破云霄,结尾是所有人分散开,做飞鸟展翅的定格。”
齐磊听完,微微蹙眉,随即了然地点点头:
“问题大概找到了。同学,你们的构思在艺术性上没问题,很美。但在商业演出的舞台上,它可能犯了几个常见的错误。”
他条分缕析地解释道:
“第一,开场过于缓慢。商演观众不是评委,他们没有耐心慢慢进入状态。你需要在前15-30秒内,就用一个强有力的动作或队形变化,瞬间抓住他们的眼球!”
“第二,高潮部分的设计,‘复杂’不等于‘炸’。复杂的托举和旋转,内行看门道,但外行可能只觉得眼花缭乱,却找不到一个最核心、最直观的视觉冲击点。你需要一个极具辨识度的‘pose’或‘画面’,作为这个高潮的‘记忆锚点’。”
“第三,结尾过于分散。商业演出讲究的是收束和满足感。分散的飞鸟展翅,力量感就弱了。不如考虑一个集体性的、充满力量和朝气的ending pose,让观众能报以热烈掌声的那种。”
他语速不快,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轻舞飞扬”在那边沉默了几秒,然后激动地回复:
“齐老师!您这么一说,我好像明白了!我们之前光想着怎么把动作编得美、编得难,完全没考虑观众怎么看!那……那具体该怎么改呢?”
齐磊笑了笑,从容不迫地说:“很简单,围绕‘炸’和‘记忆点’来重构。比如,开场不要云海了,直接上一个整齐划一、充满力量感的集体‘破空’出场!高潮部分的托举可以保留,但在最高点,设计一个所有人都看向同一方向,手臂做出强烈穿刺感的造型,音乐正好在那个点有一个重音鼓点!结尾,所有人迅速收拢,形成一个如利剑般指向天空或者如同太阳般放射状的集体造型,灯光打亮,定格!这样,开场抓人,高潮有爆点,结尾够满足。你们试试看,跟主办方这样沟通一下思路。”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简单比划着动作的力度和构图。
“轻舞飞扬”那边似乎茅塞顿开,连发了好几个感叹号:“谢谢齐老师!!!我懂了!!!我们马上按照您的思路重新调整!!!太感谢了!!!”
而直播间里,此时看到齐磊的这波现场教学效果那么好。
瞬间公屏上的弹幕便被一系列的“学到了!”“齐老师一针见血!”“这就是专业!”刷屏。
一场困扰一个团队许久的商演编舞难题,在齐磊抽丝剥茧的分析和精准的方向指导下,似乎迎来了解决的曙光。